艾浪 王永超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日益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食品方面不再只滿足于吃飽,而是變得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近年來,隨著肉類養殖規模的擴大,更加規模化、規范化和集約化的舍飼已經成為肉羊養殖的主要模式之一。為了促進榆林市橫山地區肉羊的高效健康發展,本文將圍繞如何建立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展開論述,希望可以為舍飼肉羊養殖場提高生產效益,促使其生產出安全優質健康的橫山羊肉。
關鍵詞: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措施
新常態下,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滿足大眾對肉類食品的需求,相應地對肉羊養殖防疫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舍飼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飼養密度也隨之增加,為有效的防止疫病傳播,必須要嚴格要求舍飼肉羊的養殖環境,建立科學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切實將肉羊防疫工作落實到實處。所以說,橫山區肉羊養殖戶應結合養殖場本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養殖防疫體系,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橫山羊肉。
一、導致舍飼肉不能高效健康生長的主要原因
(一)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新引進肉羊的數量
橫山羊肉具有肉質鮮美、肥瘦相間、高蛋白、低脂肪等風味獨特的特點,在羊肉中獨具特色。隨著橫山區肉羊養殖戶數量的不斷擴大,飼養密度的不斷增加,舍飼肉羊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新引進的肉羊數量需求也越來越多。所以,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刻不容緩。
(二)新入行的肉羊養殖員越來越多
由于政府方面對舍飼肉羊養殖項目的大力支持,加上因為養殖場規模以及養殖密度的擴大,造成養殖肉羊方面急缺肉羊飼養員的情況,導致新入行的肉羊養殖員急劇增多,很多養殖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動物免疫和防疫知識培訓。而且,由于獸醫人數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滿足所有舍飼肉羊養殖場的防疫需求[1]。
(三)有關部門監管不力
由于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推廣,動物疫病發生新的變化,動物傳染病以及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的現象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動物防疫監管部門監管不力,在出現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等流行病病羊時沒有嚴格遵循防疫規定進行消毒并未能及時隔離;對各養殖場防疫檢疫記錄不完全;對于人獸共患病并沒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定期抽檢;養殖場內產出或引進肉羊沒有按要求完成相關的程序等[2]。
(四)養殖場內外部環境設計不夠合理
有很多使用時間較長的養殖場圈舍設計較不合理,出現病羊時沒有提前準備專門隔離病羊與羊群的圈舍;在母羊即將待產時,沒有供母羊生產的專用圈舍等。有一些養殖基地地理環境上選擇不正確,有的圈舍冬季陰冷潮濕、夏季干燥多塵;有的圈舍擁擠且空氣不流通、光線不足等。這些養殖場內部環境或是外部環境所存在的問題,很容易滋生大量細菌,加劇病菌的傳染速度,增大病羊的死亡率。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養殖防疫體系
(一)選擇自繁自育或從外界引進種羊的配種方法
由于舍飼肉羊在養殖時采用圈養的方法,羊群密度很大,所以舍飼肉羊養殖場應該采用自繁自育或從外界引入優良種羊的配種方法。如果選擇從外界引入優秀種羊,就必須依據《防疫法》做好對引進種羊的檢測,如果檢查疏忽大意,讓外界帶病種羊進入羊舍,輕則舍內肉羊染上病菌,重則肉羊大量死亡,這樣只會給肉羊養殖場帶來更大的損失。所以不管是在自己羊群內挑選種羊還是從外界引進種羊時,都需要將種羊先與羊群進行隔離飼養,觀察半個月,經獸醫進行相關疾病檢測無誤后方可引入舍內進行配種[3]。
(二)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防治結合”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明確指出,養殖戶或者企業應該切實負責管理好動物防疫工作,履行自己或者企業應盡的動物免疫義務。在日常養殖橫山肉羊的過程中,養殖人員應該根據本場疫病發生發展規律,制定可以有效、迅速應對這些疫病的措施。未出現疫情的情況下,需要做好本圈舍動物的防疫接種工作,當出現病羊時,一定要立刻將病羊轉移至隔離舍治療疫病,若在病羊中出現了病死羊的現象,應對病死羊進行無毒化處理,并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時刻遵循“預防為主,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
(三)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時,養殖人員需要結合本場肉羊的實際情況,并考慮本場肉羊的繁育因素,同時在獸醫的幫助下了解本場肉羊的健康情況,再綜合其它檢測結果才能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購買疫苗時,需根據當季流行疫病趨勢有選擇的購買疫苗,堅持到動物疫苗指定購買點購買疫苗,堅決不買“三無疫苗”,購買疫苗時還需看好疫苗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嚴格遵循疫苗購買安全原則。
(四)落實日常防疫管理工作
在對養殖場內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管理好圈舍內環境,經常給圈舍通風,保持圈舍內空氣流通,同時需要降低圈舍的濕度,保持干燥,防止細菌病毒滋生,避免造成病菌在羊群中傳播;對圈內的污染物需要及時處理,防止其堆積,滋養病毒;在羊圈入口處設立消毒室,進入羊圈的飼養員要先更換衣物方可入內,外來人員要是進入圈舍也要如此;做好對外來人員、車輛的登記,不將其他動物帶入羊舍,避免病毒進入圈舍;對羊圈內也要定期的消毒,使用消毒液對圈內地面和圍墻進行定期消毒,一周一次即可,保證圈舍的清潔,防止羊群染病[4]。
(五)強制性免疫接種
要防患于未然,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亡羊補牢不如曲突徙薪,事后治療遠不如提早預防。在舍飼肉羊養殖場的防疫體系中,需要定期給羊群強制性接種疫苗,尤其是針對本地區所流行的傳染病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依據檢疫站公布的疾病來接種有關疫苗,但是需要檢查好疫苗的生產日期,并做好疫苗的保存工作,不能貪圖小便宜而購買“三無疫苗”,切實落實防疫工作,避免疫病在羊群中的擴散,確保養殖橫山肉羊過程中的安全性。
(六)著重培養養殖高技術人才
養殖場要注意養殖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可以定期開展對舍飼肉羊養殖防疫知識的培訓學習班,提高養殖員的飼養技術水平。養殖場還可以建立一套屬于本場的人員管理制度,定期對本場員工的肉羊養殖工作成績進行評估測定,對于表現優秀員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進行肯定和褒獎,并提供升職加薪、節假日福利、年末旅游等獎勵,既能為養殖場留下肉羊養殖技術的人才,還能提高養殖場管理質量。
(七)嚴格執行肉羊治療休藥期制度
我國獸藥管理條例以及獸藥使用準則都明確指出,在選擇對動物使用藥物時,要注意動物的休藥期,切記不能在動物的休藥期使用違禁藥物品[5]。在舍飼肉羊養殖場防疫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圍繞以上管理條例和使用準則,嚴格執行舍飼肉羊治療休藥期制度,獸醫防疫監管機構也應該定期進行抽測檢疫,切實保證防疫工作的進行,確保舍飼肉羊質量健康安全,避免疫病的傳播造成經濟利益上的損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舍飼肉羊養殖場防疫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該注意免疫細節,根據養殖場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做好選址工作,嚴格遵循動物疫苗接種要求到指定的疫苗購買點購買疫苗,注意日常的免疫工作,制定出更合理完善的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以及養殖場防疫人員管理制度,提高免疫質量,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肉類制品為目的,為人民大眾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管剛.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的主要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1):122.
[2]王彩霞.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重點分析[J].鄉村科技,2017,11(下):73-74.
[3]劉洪濤.舍飼肉羊養殖防疫體系的主要措施[J].中國畜牧種業,2016,3(3):132.
[4]張國堂.舍飼肉羊高效健康養殖防疫體系的構建[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109.
[5]劉可為. 規模化舍飼肉羊場的生物安全體系構建[J]. 農業與技術, 2017, 37(4):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