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時代腳步快速向前邁進,社會經濟也處在飛速上升的趨勢中,隨之而來的便是電能依賴程度愈發嚴重,電網系統整體負荷不斷攀升。由于長時間的投入使用,電網各部分環節都會出現一定的電能損失,也就是常說的電網線損。其中配電環節的損失會直接影響到電力公司的正常運轉以及最終的經濟收益,為了保證電力公司穩定發展,逐步提升運行效率,必須要最大化的控制線損,構建起細致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10kV;配電網線損;精細化管理
城市電力系統是保證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條件,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10KV及以下電力網絡,直接決定著社會的穩定性,并影響各個領域的發展。我國一直以來都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標準,因此對于配電網線損要給予充分關注。從本質來看,線損主要指電力系統在實際投入使用后具體出現的全部電能損耗,重點涵蓋著管理方面以及技術方面。就當前的現狀來講,10KV及以下電網出現的線損占比超過了一半。由此可見,必須要合理的解決這項問題。
1、 10KV及以下電網線損現狀分析
1.1技術線損
其中技術方面的線損主要指電力系統中各項器件出現電能損失的總和,也被稱作是理論線損,主要存在下述幾個方面:
(1)電路電阻。其是技術線損之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實際之中某些電力公
司的配電網分布較為散亂同時維護技術水平不足,這就會造成技術線損升高,特別是在一些偏僻地區或者鄉鎮區域中,會產生電源中心同負荷之間的距離較大,低壓輸電線路直徑無法滿足要求以及電壓不足等問題,電阻線損所占比重超過60%。(2)變壓器損耗。相較于輸電線路來說,該方面損耗也與電壓情況有直接關聯,電壓等級越低就會提升損耗,在10KV及以下的配電網中,由變壓器引起的損耗接近40%,特別是一些使用年限過長的裝置,損耗較為嚴重,應該有效解決。(3)無功損耗。電力系統之中存在的感性器件會給電網帶來無功功率,這樣就提高了電網器件之中的電流總值,也會提高有功損耗。如果無功補償難以滿足需要,功率因素便會降低,導致電壓波動,引起不必要的電能損失,這一方面的損耗大多存在于長距離有功傳輸之中。
1.2管理線損
對于管理方面的線損來說,主要是由于計量裝置精度不足、管理體系難以落實等問題造成電力裝置出現漏電問題,從而引起電能損失,這方面的損耗較為雜亂,難以實際測定,基本上均是由操作不當所導致的。
(1)例行抄表工作失誤。在某些電力公司之中承擔抄表業務的職員責任感較差,就會出現抄表讀數偏差或者遺漏等問題,最終引起抄表參數同實際參數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導致線損數據真實度較差,也會影響到后期的損耗分析以及制定有關方針措施。(2)竊電。這一問題長期存在于實際生活之中,也是造成電力公司損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這部分由于竊電行為造成的電能損耗最終會劃入到線損之中,也就引起線損參數出現偏差,就目前的發展來看,竊電活動逐步朝著隱蔽性以及技術化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電力公司給予足夠重視。(3)表計誤差。社會中人們電能依賴程度愈發嚴重,用電量攀升迅猛,大部分計量表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甚至是某些抄表的負責人員難以有效發現計量表的破損或者精度不足等問題。
2、 10kV及以下配電網線損精細化管理方法
2.1線損管理機制完善
首先應該逐步完善線損管控體系,電力公司應該搭建出以領導階級為首的專門服務于管控線損的團隊,并將管理不斷細化。其中領導階級主要由公司領導和各部分的負責人員組成,通過下屬的團隊來完成實際的管控,確保管理模式更為細致。應該從組織架構的細節管控著手,逐步完成線損管控體系的和諧發展,制定出實際效用良好的管理計劃,深入落實規范化的管理模式,為線損管控細致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2.2規范化的精細化線損管理
(1)基礎檔案管理。對于10KV及以下電力網絡中構建出綜合化的裝置臺賬,及時變更內部資料信息,利用閉環管控的模式確保臺賬之中的信息同實際狀況相吻合,實現動態化的管理體系,確保內部資料信息的可靠及精準。(2)理論線損計算。該方面的工作結果作為電網系統之中評定線損的重要參數,所以理論線損的統計也是優化損耗的核心要素,需要有效的強化計算水平并嚴格審查最后結果,按時抽調有關的管理人員對結果進行測評,從而引導降損工作的完成。(3)建立線損指標責任制。需要把降損參數逐步的傳達下去,讓各個部門甚至是各個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身應該承擔的職責,按時完成對于有關環節的降損考察制度,同時下屬子公司也需要將減損指標清晰的劃分,把實際的任務目標傳遞到個人手中,組織好內部的考察工作,將最終考察的成果同職員的績效相關聯。
2.3計量技術設備更新
期望更好的讓精細化管理模式發揮效用,電力公司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綜合化的電子設備、環網計算以及先進的計量技術等方面,確保計量精度符合發展需要。配電網也需要逐步完善起自動化的計量體系,防止人工操作帶來的抄表誤差,為精細化管理模式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3、10kV及以下配電網降損措施研究
3.1電網結構優化
在10kv及以下的配電網之中,線損程度同系統結構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從方案的構建到具體的實施中,都應該在確保達到用戶目標的基礎上,優化配電網結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損失。
從電網搭建的過程來說,首先應該合理配置電源所處位置,充分考量經濟效益選擇位置,結合傳輸長度以及負載情況確定傳輸線路的取徑,并且也要注意投入使用后,負載會不斷上升。
3.2升壓改造
當電壓提高以后,線損便會明顯的降低。由于新時代的發展階段中,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電能需要持續攀升,所以能夠利用升壓改造的模式來控制損耗。尤其是在10kv及以下電網系統中,推動升壓和電壓等級的優化項目,清楚不滿足要求的電壓,把控好線路損耗。
3.3控制配電變壓器損耗
配電變壓器引起的損耗也是較為主要的一個方面,所以怎樣合理管控也是需要深入分析的。
(1)淘汰高能耗變壓器。從電網的架設過程來說,首先要先用能耗更低的
設備,加強電網優化,利用先進的設備來取代舊式變壓裝置。(2)停用空載配電變壓器。由于配電變壓器之中負荷失衡的現象較為明顯,某些時間節點中可能處在空載狀態,但在某些時候則會過負荷。所以應該利用子母變的模式來有效降低線損。(3)維持配電變壓器三相平衡。這一方面的損耗應該將三項負荷有效的調節,保證出口位置的三項電流更為平衡。
4、結束語
10kV及以下配電網在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線損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對線損有影響的因素涉及很多,應對原因仔細分析,找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為使其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化,需從多個方面加強對其管理,如建立現代監控系統等,提升其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鵬, 陳瓊. 10kV及以下配電網線損精細化管理及降損措施研究[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11):183-183.
[2] 付穎, 繩潔, 翟穎. 淺議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現狀與優化措施[J]. 科技與企業, 2013(10):41-41.
[3] 董佩純. 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35):127-128.
作者簡介:
童紅梅,出生年月:1980年06月18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貴州省遵義市,當前職務:線損管理,當前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計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