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 要:目前階段物品的運輸已不能單純解釋現在物流的真正含義。現在物流還涉及到貨物倉儲環節、物流運輸環境管理、貨物的配送等環節。因而原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已不再滿足新的物流管理發展需求。鑒于此點,本文從我國物聯網技術與物流行業的關系入手,探討了目前存在于我國物流管理中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正對性的解決方式,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物聯網;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
在物聯網環境的發展下,我國目前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復雜化、高科技化、高速化。尤其是在電子商務的帶動下,人們對物流的需求量變大了,同時對其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鑒于此,有必要對物聯網環境下的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進行細致的研究分析,以便于為我國的物流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方向。
一、物聯網技術與物流的關系
(一)物聯網實現了資源的共享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催生了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帶動著GPS和紅外線定位技術的發展,上述技術為實物和網絡的鏈接搭建了技術的平臺,便于供貨商與發貨商實現物流的信息共享,也就形成了本文所提及的物聯網。目前物聯網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人們還可以隨時登陸移動設備獲取物流的運輸信息,相當便捷。換言之,物流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物聯網技術[1]。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了物聯網物流協同發展管理的平臺,實現了物流信息的資源共享。
(二)擴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空間
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在我國可以追溯到20世紀晚期,因而目前關于這一領域的研究相對來說較為成熟。但是我國在物流行業應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歷程起步較晚,現階段正處于研究摸索階段。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物流行業主要集中在辦公軟件的開發與利用階段,在這一領域充分使用了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相關企業基本的信息共享。但在某些領域尚未涉及到物流網技術的應用,比如物流行業的業務流程方面的應用、業務的規范化管理方面。另外,關于在物流輔助企業的發展管理中還尚未使用物聯網技術對其進行決策分析參與。尤其是在一些規模小的企業中并沒有大規模的使用物聯網技術,其發展空間還是想當大的。
二、物聯網背景下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沒有一個統一的技術規范標準和與之配套的物流管理體制,限制了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空間。有上述內容不難看出,在我國應用物聯網技術在該行業的發展尚不成熟,其主要的功能(一是物聯網對企業的相關決策并沒有體現出其輔助使用功能,二是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其進行管理的功能)并沒有成功應用。其次,物流企業對互聯網的核心功能挖掘得不夠深入,很多隱形的功能并沒有被挖掘出來。最后,在開發利用五聯網技術時,并沒有考慮到企業本身的發展實際,使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仍然停留在單一的功能的界面。
(二)物聯網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缺少信息的融合與管理體制
在物聯網環境下,物流行業面臨著更龐大的數據分析,在采集信息時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同時系統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因而物聯網技術下的物流信息是多變的[2]。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要真正實現物聯網技術的成功應用,首先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信息融合與管理體制。舉個例子來說,以京東商城的物聯網應用為例,依靠于RFID、GIS、云計算等技術,商城可以實現對某一個區域內客戶的需求、訂單的分布情況等因素進行分析,從而預測出該區域的商品銷售狀況,實現快速采購,進而就近分配倉庫。從這一點來看,物聯網技術為其商品的采購提供了便捷的條件,但是由于整個過程缺少信息的融合與管理,使得系統對采集到的數據無法提供充足的存儲空間,忽略了服務層面上的融合管理。
(2)缺少硬件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專利
就目前物流行業的使用物聯網技術的企業而言,在軟件的信息層次化管理系統方面,大多數都有自己的主要技術,比如說蘇寧易購、國美電器等。以國美電器為例,雖然它開發了線上購物商城,但是并沒有相關領域的過硬的專業技術專利,同時與相關的物聯網技術的廠家合作并不密切。這一點直接影響著該企業在內部的物聯網的高級使用功能,還影響到物流供應鏈上的上級客戶與下級客戶之間的資源共享鏈接。
(3)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力度不夠
就目前我國應用物聯網技術的物流企業而言,政府的投資幫助占很大的部分,以蘇寧易購為例,大部分的物流供應鏈上的環節都有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影子,提高了管理水平,但經營的模式還是以傳統為主,缺乏與供應商新的合作模式的創新。
(4)缺少完善的安全隱私保護體系
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的發展也給注冊企業及個人帶來了安全隱私隱患。比如說在商品視頻識別技術(英文簡稱RFID)內有很多關于使用的企業和個人的相關信息,若沒有合理的保護很容易泄露,被他人盜取,因而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設置信息使用的權限,謹防數據的泄露或篡改。
三、提高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發展水平的對策
(一)推動物聯網的技術創新
較之于國外成熟的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的協同物流管理來看,我國的物流管理還處在發展階段[3]。因而提升其核心技術要放在發展的首位。首先,在企業的內部要嘉慶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注重經驗交流,可定期組織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會,在會上令其暢所欲言,以此來提升其行業的創新水平。其次,注重全方位的市場調研工作的開展,突出企業發展的個性化特征,提升其市場的競爭力,促使物流行業成功轉型。
(二)加快我國物流的信息化發展
可從如下兩方面進行信息化發展:一是為了促使多維度的協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構筑互利共贏的物流體系。物流行業有著各種類型的物流企業,他們成分復雜,涉及到的領域相當廣,因而為了確保其物流的發展質量,需要實行統一化的物流管理,搭建協同化發展的物流管理體系。合理安排企業內的人力資源配置,實行各部門之間的人員流動化管理,培養業務能力較強的人員組建一支專業的物流管理團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定期組織不同部門之間的經驗交流會,使得他們更了解物流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而實現企業內部的資源共享,使之形成初具規模的產業鏈,創造企業的品牌產業鏈。二是提高物聯網環境優化意識,實現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省資源調度耗費的時間,加大資源的協調控制力度。物流企業需提高物聯網技術的投入比例,提升企業的物流服務質量,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一個動態化的服務模型。除此之外,物流企業還要充分地利用智能化物聯網技術,給物流資源的配置提供一個更為優質的資源調度服務。
四、總結
在我國的物聯行業成功使用物聯網技術一方面可以擴展該領域的發展空間,一方面還可以簡化其操作的流程,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但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尚未成功開發使用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因而要充分發揮其功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只有成功跨過技術這一道坎才能為我國的物理行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慶.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29):31-32.
[2]沈衛國.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33):40-42.
[3]朱未平,金志揚.物聯網環境下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