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力米提·艾爾肯
摘 要:小麥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區擁有大規模的種植面積,所以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需要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在相關的小麥種植中需要根據小麥的生長規律和各地地理氣候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切實有效地提高小麥的質量和產量,提高小麥種植的經濟效益。本文針對小麥種植及其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分析,幫助相關的小麥種植戶實現小麥的增產。
關鍵詞:生長規律;科學合理;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
引言
小麥的種植條件苛刻,種植地的土壤必須要有足夠的肥力和充沛的水源,要想種植出品質優良的小麥同時還必須注意小麥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只有為小麥的種植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科學合理的灌溉,才能實現小麥種植的大豐收。更為重要的是,要注重小麥的施肥和各種病蟲害的防治,這就需要加強小麥種植的管理,盡可能避免病蟲害造成小麥的減產。
一、小麥種植技術
(一)合理調整耕作的方式方法
在小麥的種植過程當中,如果在一片固定的耕地上種植固定的小麥作物,隨著種植次數的增加,相應耕地上的小麥產量就會慢慢地下降,這是因為長期在一定范圍內種植小麥,小麥收獲后會把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帶走,從而造成土壤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不能夠為以后的小麥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所以在我國的一些地區采取的是一種輪作耕種的方式,通過不斷循環耕作的模式,讓耕地輪番積累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小麥的產量,優化和調整耕作方法,實現科學合理的耕種模式。
(二)選擇優良的小麥種子
隨著新世紀以來,生物技術開始了長足的發展,各種性能優良的小麥種類層出不窮,但是在不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征下,小麥的生長情況也會有天壤之別,因此在種植小麥的時候,應該根據每個地方不同的氣候、土壤、水質等等條件進行科學合理地挑選,確保所挑選的小麥種子能夠適應相應的種植條件,由于溫度、壟深、壟距和播種的數量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小麥的種植效果,所以特別應該注意小麥的播種,應該選好播種的時機,播種的溫度,還有壟深與壟間距之間長度的掌控,通過實現對小麥種子的精量播種,確保小麥的種植能夠符合相應的生長規律,保證小麥生長的正常,以求能夠切實有效地實現小麥的豐收。
(三)合理使用化肥
小麥的產量與化肥的使用有著緊密的聯系,這是每一個小麥種植戶眾所周知的事,但是如何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卻不是小麥種植戶能夠掌控的了。一般來說,在小麥的播種之前,種植戶們可以施用一些效力發揮慢的化肥,在進行小麥播種的時候,可以輔助一些種肥進行種植,種肥可以幫助小麥的種子在發育的時候得到更好的營養,除此之外,還應該在小麥的生長中根據小麥的生長狀態追加一些化肥,幫助小麥的成長,例如,在苗期和抽穗期的時候,這時候小麥急需大量的營養物質,在這時候追加小麥種子可以切實有效地增加小麥的產量。同時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應該注意小麥的灌溉,倘若小麥沒有在成長過程當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則會對以后的小麥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降低小麥的飽和度,影響小麥的質量。
二、 小麥病蟲害防治對策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氣候變得更加不可琢磨,伴隨而來的是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遭遇的病蟲害也越來越嚴重,不斷有新的病蟲害開始出現。比如小麥條銹病等新型的病蟲害,給相關小麥的增產帶來了巨大的難度,隨著相關防范病蟲害技術的推廣,目前這些新型的病蟲害的危害區域已經大幅減少,造成的損失也控制在了可控的范圍之內,但是為了防止新的病蟲害給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下面針對病蟲害的防治提出了幾項對策,希望能夠對病蟲害的防治起效果。
(一)采用藥劑拌種的方式
現階段我國的小麥蚜蟲、吸漿蟲及紋枯病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已經嚴重造成了對小麥生長發育的阻礙,目前我國廣泛采用的是藥劑拌種的方式來提高小麥生長階段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所謂藥劑拌種就是在小麥播種前期就應用殺蟲劑和殺菌劑。藥劑拌種的注意事項有:第一,選用的藥劑種類應該是對于種子的生長發育沒有任何的影響,確保種子能夠正常地生長發育。第二,相關藥劑的施用劑量一定要嚴格把控,大多數藥劑拌種的藥劑都是吡蟲啉、粉銹寧這些品種,這些藥劑的劑量必須根據相關的說明進行相關的施用,否則會造成藥效過大影響種子后續的生長發育。吡蟲啉、粉銹寧這兩種藥劑經過了相關部門多次的檢測,證明了擁有很好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在藥劑拌種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 重視返青期的病蟲害防治
紋枯病是小麥返青期生長時最容易出現的小麥病蟲害,對于小麥的生長有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在我國相應的小麥紋枯病防治方法是采用紋枯凈可濕性粉劑和果利力可濕性粉劑混合施用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紋枯病造成的損失,保障小麥產量的平穩。
(三)重視 抽穗期的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和銹病是小麥抽穗期的常見病蟲害,所以在小麥抽穗期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防范相關的病蟲害,針對白粉病和銹病需要進行周密的規劃和長時間的治理,才能徹底解決這兩種病蟲害的危害,首先在小麥白粉病及銹病出現的時候仔細地觀察小麥的癥狀,對小麥的害病程度進行詳細的預估,然后等到小麥的相關病蟲害形成一定的趨勢之后,再使用戊唑醇、粉銹寧進行噴灑治理,通過這樣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起到抑制小麥病蟲害擴散的功效。
三、小麥種植的發展策略
(一)小麥高產的策略
在實際的小麥種植中,經驗豐富的種植戶需要時刻注意土壤中的鉀、磷以及氮等含量,當土壤中相關的元素含量不夠的時候就向土壤中施加相關的元素,保證土壤中元素種類豐富而且含量充足,這樣就可以充分保障小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營養需求和相關元素的配給,保證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在土壤的耕作方面應該應用一些深耕的方式,讓土壤保持一種松軟的狀態,有利于相關營養成分的吸收,在化肥的選用方面,最好選用一些磷肥或者有機肥,這樣不僅僅能夠增強小麥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而且能夠有助于小麥成長得健壯。根據相關部門的研究,在小麥生長發育的階段,大約有三分之一氮都是來自于投入的肥料,三分之二來自于土壤中的含量,所以保持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和投入合理的化肥對于小麥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二)關注小麥種植的周邊環境
未來人民對于小麥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小麥的綠色健康將是小麥未來種植的趨勢所在,因此在種植小麥的時候,應當關注小麥種植地周圍水質的狀況,是否有化工廠等影響土壤和水質的高污染企業存在,空氣中的相關含量是否達到要求,總而言之,一切的目的是保證小麥種植過程中能夠存在有機質含量高、機構優良、水質優良的土壤,力求在未來實現綠色健康小麥的種植。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我國小麥產量和質量的雙提高,必須要關注小麥的種植技術和相關的病蟲害防治,與此同時,做好小麥種植之前的選種工作、種植過程當中化肥的使用和防蟲劑的噴灑,做好這些工作不僅僅能夠提高小麥的相關產量質量,而且能夠推動我國糧食產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樹林.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04):99-100.
[2]謝冰潔.淺析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9,39(02):100-101.
[3]朱相剛.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02):22.
[4]巴國民.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