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軍 殷虹



摘? ? 要:以長沙市老城區雨污合流排水系統為研究對象,結合流域管網實際建設情況,深入分析雨污合流排水系統改造存在的問題,結合溢流污染控制和流域水環境治理要求,提出雨污合流排水系統的改造策略,旨在指導老城區雨污合流排水系統改造,達到污染削減和提升水環境治理的目的。
關鍵詞:雨污合流;改造;排水管網
1? 引言
長沙市河東老城區排水體制規劃為雨污合流制,截流倍數為1。晴天污水通過沿江建設的截污干管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雨天超標的雨污混合水直接溢流進入湘江。由于截流標準偏低、管網清淤維護不到位等方面的影響,降雨初期通過管網排出的雨污混合水與湘江混合,在排口下游一段距離相差涇渭分明的擴散帶,呈現出“黑龍”的現象[1],溢流污染問題特別突出,屢次引起市民的投訴。
溢流污染問題是合流制排水系統的必然產物,為解決溢流污染問題,按現有規范、規劃的要求,僅僅采用加大截污干管的截流倍數,往往難以確定理想的效果,同時造成管網投資過大,利用率不高[2-3]。本文針合流制排水系統的特點,結合受納水體對溢流污染總量控制和提升表觀特征的相關要求,提出相應的改造目標與方案,對于解決合流制區域溢流污染問題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 截流式合流制管網系統運行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2.1? 截流式合流制管網系統運行模式
(1)晴天運行模式:截污干管沿江建設,雨污合流管中的污水經末端截污,進入截污干管,并提升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通過上述運行模式,可實現晴天污水全截流、全處理。
(2)雨天運行模式:雨天合流管中的雨污混合水進入截污干管,超標雨污混合直接溢流進入河道。
2.2? 截流式合流制管網系統存在的問題
現行規劃、規范的截污干管管徑按旱季污水流量的截流倍數技術,雨天對前期污染較重的雨污混合水截流能力不足,具體如下:
(1)抓不住:截污管道截流倍數僅為1,按旱季秒流量的2倍進行設計,無法對雨天污染較為嚴重的合流污水進行截流;如匯水面積約4.7ha,管道管道D1000,坡度9.47‰。管道旱季污水量及雨天混合流量分別為0.011m3/s、1.0m3/s,在1倍截流工況下,截污井處峰值流量差45倍,截污管設計流量遠小于雨天峰值流量,因此截污干管無法有效將混合污水截流,同時只要下雨,就會溢流至湘江。
(2)處理不了:截污系統無調蓄空間,受長沙市環保部門要求,進入污水廠的污水必須全部達標處理,而雨天污水瞬間增加1倍,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單元無法應對,因此規劃1倍截流的雨污混合水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削減。
3? 傳統截流式合流制管網改造方式存在的不足
截污量及截流效率受降雨強度、歷時及污染物來源的影響較大,在現狀截污模式下,按現有規劃、規范,僅僅加大截流倍數,其截污效果不佳。由于截污干管污染削減量有限,截污效率無法保證。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到以下結論:
(1)隨著截流倍數的增加,截流量同步增加;
(2)受降雨量及降雨強度的影響,不同截流倍數的截流量并不是呈正比關系,但截污效率呈下降趨勢;
(3)不同降雨條件下,截流率最高的截流倍數不同。
4? 截流式合流制管網改造的新思路
基于地表水體保護的需求,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采用污染總量控制理念,確定合理的截流倍數,在規劃、規范提高截流倍數的基礎上,新增調蓄設施,并調整、優化廠網站的運行調度方式,真正做到污染削減,保護地表水體。
5? 傳統截流式合流制管網改造策略
5.1? 改造策略
在按現有規劃、規范增加截流倍數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調蓄設施,可提高溢流污染截流效果。仍以S1片為例,新增調蓄設施,規模為506m3,則14mm降雨量以下的中小雨期間合流污水全部截流。
根據總量控制目標,對截污系統進行調整,可忽略降雨時長、降雨強度等外部條件對合流制管網污染稀釋、沖刷等因素,結合納污區實際建設條件,增加截污調蓄設施,采用以空間換時間的理念,可通過工程措施達到有效削減污染物總量的目的。
5.2? 效果分析
在現有截污系統增加調蓄設施,污染削減總量較現狀增加70%,比僅提高截流倍數增加40%,在增加投資不大的前提下,污染截流效率大幅度提高。
6? 問題及建議
污染削減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加大溢流污染截流的基礎上,需要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及運行調度同步進行調整,原則上溢流污染應經過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真正做到污染削減。
參考文獻:
[1] 楊逢樂,趙磊.合流制排水系統降雨徑流污染物特征及初期沖刷效應[J].生態環境,2007(6):1627~1632.
[2] 周大鵬,宋云.合流制排水系統截流倍數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88~90.
[3] 麥穗海,黃翔峰等.合流制排水系統污水溢流污染控制技術進展[J].四川環境,2004(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