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中霞
摘 要:通過討論理論教學中的課堂組織形式,探討實際技能操作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工程測量》的積極性,學好《工程測量》這門課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工程測量;理論教學;課堂組織形式;實際技能操作;考核方式
由于我院是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時候,要按照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真正培養出“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特別是交通系統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即能將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應用于交通系統的專業社會實踐,“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公路與橋梁專業是我院的主干專業之一,主要培養的是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的路橋專業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在本專業中《工程測量》是公路與橋梁專業的專業技術基礎課,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打門錘”,也是學生今后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的必備技術,因此,對本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工程測量》這門課是很重要的,本篇文章我就針對本門課程作一些淺談。
在此之前,由于學生一直學的是基礎課,專業知識比較缺乏,對學習《工程測量》的要求與學習基礎課一樣,只求應付考試,所以他們學習的時候,從不理解《工程測量》中各個詞語的意思和理解老師講解的各種測量方法,只會死記硬背書上的詞語和老師講解的測量方法,教師安排實習的時候敷衍了事,這樣,考試萬事大吉了,他們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卻失去了。
《工程測量》是公路工程技術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學習《工程測量》時,不僅要求學生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去學,去理解老師所講問題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而且要把這些方法融會貫通,運用于公路工程實踐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學好《工程測量》這門課。
當然,要使學生學好《工程測量》這門課,不僅要努力于學生的“學”,而且也要借助于老師的“教”,我是一名《工程測量》課的教師,對如何上好本學科,我認為應當從課堂教學和實際技能操作結合施教。下面就此淺談幾點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課堂講授是教師的一種創造性勞動,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師生的思想交流,培養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測量課的學習興趣。同時把測量學課堂內容用一定的組織形式表達出來,便于學生學習和領會。其組織形式大概歸納為以下幾點:
1、提綱條文式
大標題下面依次列出小標題,便于學生記憶和領會。如經緯儀的構造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照準部
而照準部又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a、望遠鏡
b、豎直度盤
c、水準器
d、讀數設備
(2)、水平度盤
(3)、基座
而各細部又由許多部分組成,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2、對比式
對幾個內容相似的加以比較,確定其相異點。如對導線測量的內業工作中閉合導線和附合導線加以比較,得出其相同點有:
(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和調整
(2)、導線邊坐標方位角的推算
(3)、坐標增量的計算
(4)、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和調整
(5)、計算導線點坐標
不同點在于:
(1)、兩種導線中角度閉合差的計算公式不一樣
(2)、兩種導線中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公式不一樣
3、圖表式
用簡單明了的文字在示意圖或者表格中,使問題簡明直觀。如水準測量的原理圖,通過圖形就能簡單的了解用高差法和視線高法兩種方法來計算地面上任意兩點間的高差。
4、例題式
用簡單示例來說明理論、原理或概念。如園曲線的測設。
當然,在講課時,除用以上方法外,在黑板上板書時,還要用一定的符號在圖表中,使講課條理清晰、主次分明、重難點突出、既有分析、又有歸納,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總結。
二、在實際操作中,要求學生理論密切聯系實際。
《工程測量》是一門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因此,要求學生在掌握了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基礎上,通過實踐,培養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工程測量》的實踐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實踐中應強調測量學的實習目的和要求。
2、實踐中要講解測量學的實習方法和步驟,特別要抓住四要素(即原理、儀器、操作、讀數),突出仔細讀數。
①原理:掌握各種計算和儀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
②儀器:儀器的好壞決定測量的效果和測量的質量。
③操作:儀器操作的熟練程度是關系測量的速度,提高效率的根本。
④讀數:讀數的準確程度是測量質量的根本,讀數認真細致,一絲不茍是測量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的主要體現。
3、教學實踐要貫徹學生勤奮自覺學習和實習的教學原則。
①要激發學生學習測量學的自覺性。比如:啟發并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指出測量學與其它專業課的關系,促使學生自覺學習和動手實習測量學。
②學習中要求學生有一個長遠目標,既要求學生了解測量學今后有什么作用和儀器操作應達到怎樣熟練的程度,使之有一個奮斗目標。
三、定期檢查、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
對學生定期進行檢查、考核是間接反映教師教學方法成功與否的重要手段,同時可將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反饋到教師手中,教師根據情況不斷的改進而提高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測量學的檢查、考核,現在除通過平時作業、課堂提問、考試等方法來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外,更突出學生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結合的能力。這也是我院一九九七年成立省測量工技能考核的宗旨所在。這種考核要求凡路橋專業的學生學完測量學后都要進行測量工考試,它分為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只有兩種考核均合格者才能獲取中級證書,自從有了這種考核方式后,彌補了測量學僅有理論考試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測量學的積極性,加強了學生上實習課的主動性,達到了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學習測量學的目的,一九九八年我校中專學生有89人參加測工證考試,86人獲得中級證書,占96%,僅3人獲初級證書,占4%,考試成績比往年有很大的提高。同時通過這種考試也使教師不斷的改進和提高了教學方法。近幾年的測工考試中,不論是中職學生還是高職學生,他們的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的合格率都很高,基本達到99%,由此說明《工程測量》中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結合教學是很成功的教學。
反思這么多年的教學生崖,我從一個不成熟的《工程測量》教師逐漸到成熟的《工程測量》教師,從中了解了本學科在公路與橋梁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各個階段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要求學生要認真從理論和實際操作兩方面并且結合工程實踐去學,只有具備了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為我國的交通事業多作貢獻。學生具體怎樣去學,本文不作介紹。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謬誤之處,懇請包涵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