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本文從鎮江市實行土地休耕的意義出發,據筆者調研,在實行休耕輪作的同時,在制度宣傳、休耕面積、補貼價格、耕作物時間和耕作物選擇等方面存在問題。針對休耕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土地休耕;問題;政策建議
引言: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在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方面,明確指出要“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從政策的出臺到實踐,可以看出休耕制度已逐步上升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建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對于增強土壤肥力、提高糧食產量、保護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鎮江市積極落實《鎮江市補充耕地指標獎勵統籌辦法》,加大土地綜合整治和復墾力度新增耕地1.7萬畝,同比增長61%。
一、鎮江市實行土地休耕輪作制度的意義
1.增強土壤肥力,提高糧食產量
鎮江市農作物主要以稻麥兩季輪作為主,土地休耕并不是撂荒,在土地休耕期間鎮江市政府提供紅花籽給農戶播種,紅花可以作為綠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實行土地休耕,可以緩解耕地生產的壓力,讓耕地更好地休養,實現耕地的休養結合,提高耕地質量,為來年糧食產量的增收打基礎。
2.保護生態環境
鎮江市人地矛盾相對突出,人均耕地面積少,耕地質量差。農戶為了短時間內提高糧食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嚴重破壞了土壤質量。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大量開荒種地,圍湖造田和地下水開采,土地資源面臨嚴重緊張局勢,生態環境承載力越來越接近極限,已經達到了警戒線。實行土地休耕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
3. 實現耕地和農戶雙贏
根據筆者調研發現鎮江市各地區休耕價格補貼是300到500元之間不等。農戶種植水稻或者小麥,去除化肥、農藥等生產成本,每畝凈利潤只有500元左右,且農戶從耕種到收割,對農作物的管理時間要半年及以上。實行土地休耕制度,既讓耕地得到了休養,又讓農戶得到了收益,實現了耕地和農戶的雙贏。
二、鎮江市實施休耕輪作制度存在的問題
1.休耕輪作制度的宣傳問題
根據調研發現,所抽取調研的90戶農戶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有21人,初中學歷有27 人,小學學歷有 42人,所以,大多數農戶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在對土地休耕問題上持抵觸情緒,他們認為土地休耕會影響農作物正常耕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宣傳力度不夠,宣傳手段單一,農戶缺乏了解休耕制度的途徑。
2.休耕輪作補貼價格的確定問題
休耕補貼是整個休耕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果休耕補貼過高,會直接影響到農戶來年耕作的積極性;如果休耕補貼過低,會直接影響到農戶參與休耕制度的積極性。所以,在土地休耕補貼價格問題上,政府相關部門要慎重考慮。在補貼何時發放、如何發放的問題上,也要提前考慮。
3.休耕輪作時間選擇問題
鎮江市農作物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稻麥兩季,生長周期長。在休耕時要切實的考慮到休耕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如果休耕時間過長,會影響下一季農作物的耕種且會讓農戶容易產生坐享其成的思想;如果休耕時間過短,土地休養時間不到位,土地休耕就沒有意義。
三、政策建議
1.增強農戶休耕輪作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
首先,政府應成立專門負責土地休耕制度管理的部門,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其次,可以借助當地電視臺,宣傳休耕制度,潛移默化的給農戶灌輸這種思想,增強農戶的休耕輪作意識。最后,可以成立小組,深入群眾,到各鄉鎮府和村委會進行休耕制度宣講活動。
2.確立科學的輪作和休耕計劃,保障農戶利益
首先,以保障農戶利益為思想主線出發。其次,政府部門應派遣相關部門制定科學的休耕計劃。最后,相關部門應進行實地調研,確定好休耕的面積、時間和輪作的農作物品種。爭取實現農戶和耕地“雙贏”的局面。
3.確立合理的耕地補貼價格,與農戶簽署協議
農業是農戶收入的主要來源,為確保土地休耕后,農戶生活質量不下降。首先,必須合理確定耕地補貼價格,保證農戶生活質量穩定。其次,相關部門應與農戶簽訂協議,明確休耕時間、休耕面積和休耕補貼,確保農戶在沒有拿到補貼前,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最后,政府部門在休耕后,應加強對農戶種植的指導,提高農業的生產率。
參考文獻:
[1]錢晨晨,黃國勤,趙其國.中國休耕輪作制度的應用進 展[J].農學學報,2017,7(3):37-41.
[2]李 維.休耕輪作讓土地休養生息[N].中國環境報 , 2016-07-07
[3] 李登旺,仇煥廣,呂亞榮,韓 煒 . 歐美農業補貼政策改革的新動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中國軟科學,2015( 8) : 1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