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妮
摘? ?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住宅建筑的綠色設計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本身具有較高的節能價值以及環保價值,因此在設計人員對住宅建筑的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設計內容,將綠色環保理念應用于設計當中,保證設計環節的嚴謹,達到最好的設計效果。本文對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要點
1? 前言
在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應用策略為對自然環境的有效合理應用,要滿足這一要求,需要對采光系統、建筑規劃、氣候適應性、建筑形態等方面進行優化,最終讓該項技術能夠發揮降低建設和運行成本、降低能源損耗等作用。
2? 住宅建筑綠色設計理念
2.1? 可循環理念
在住宅建筑設計時,要對建筑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為使用者提供一個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與統一。
2.2? 節約土地資源理念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保證,因此在綠色住宅建筑設計時,要盡量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和對土地的侵占。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最大限度地節約土地資源。
2.3? 節約水資源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的措施還包括對水資源的節約與利用。在住宅建筑整體規劃過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科學的建筑節約用水方案,可以采用先進的水處理設備以促進水的循環與利用。
2.4? 節約能源
目前,人們將重視節約能源的高低程度視為綠色建筑的衡量標準。因此,在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對各種能源節約與有效利用進行綜合考慮。例如,開發與利用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
3? 住宅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 的要點
3.1 整體環境的設計
所謂整體環境設計,不是針對某一個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從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出發,從場地的基本條件、地形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條件、動植物生長狀況等方面分析設計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進行綜合分析、整體設計。
3.2? 建筑單體的設計方法
①建筑的體型系數:即建筑物表面積與建筑的體積比,它與建筑的熱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熱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體積時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熱耗大,具體設計時應減少建筑外墻面積、控制層高,減少體形凹凸變化,盡量采用規則平面形式。②外墻設計要滿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要求,減少對電器設備的依賴,設計時采用明廳、明臥、明衛、明廚的設計,外墻設計要努力提高室內環境的熱穩定。③采用彈性設計方案,提高房屋的適用性、可變性,具體表現在建筑結構、建筑設備等靈活性要求上。④建筑節能設計:要節約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積極開發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無污染能源。⑤建筑智能設計:目前大量電子通訊和自動化技術在建筑中得以運用,出現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據溫度、濕度、風力的情況自動調節“智能殼體”的開閉和空調量,保證了智能化大樓中智能化生產和腦力勞動的高生產率,智能化的發展可以促進綠色建筑在“高標準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狀態下持續發展。
3.3? 住宅建筑室外環境分析與設計
建筑規劃場地的選址應考慮兩方面:一是考慮自然環境;二是減少建設用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住宅建筑場地選址宜地形平坦,風速適宜,光照充分,避免場地周圍環境對綠色建筑本身可能產生的影響。建筑的設計應注意對環境的影響,力求最小化的破壞環境。住宅建筑設計中主要居室宜朝南布置,以爭取更多的太陽輻射。各建筑之間宜保持良好的間距,既能滿足采光,又不至于造成用地浪費。因此,應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調節強光從而不影響陽光的高品質。住宅建筑在設計時應考慮建筑朝向、間距和布局,盡量少影響夏季主導風吹向住宅建筑,并使冬季風盡量少的影響建筑。另外,合理的設計建筑高度,減少對通風的影響。遮陽是為了減少太陽輻射而達到涼爽的目的。住宅建筑設計中通過種植一些樹木來達到遮陽的要求。植被不僅能夠遮陽,而且能改善氣候。住宅建筑設計中在滿足功能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注重綠化和節能設計。植被的種植不會阻礙冬季熱量的吸取,同時又能夠提供夏季必要的遮陽。住宅建筑的一些屋頂可采取綠化措施,既能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又能冬暖夏涼。
3.4? 圍護結構墻體改善
在建筑圍護結構中,外墻是重要的主體。同普通磚石結構不同,在住宅建筑圍護結構中,主要通過鋼筋混凝土框架以及剪力墻結構實現支撐以及承重目標。為了較好的達到隔熱、保溫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負重的減輕。在對圍護結構保溫材料進行選擇時,就需要能夠選擇質地輕盈、更為高效、熱惰性指標更好的材料,如巖棉板等,在窗型的選用上也應盡量選擇隔熱性能更好的材質,如四腔三密封玻璃、中空Low-E玻璃等。
3.5? 屋面保溫技術
對于住宅建筑而言,尤其是高層住宅建筑,在整個建筑結構中屋頂所占比例較小,但是頂層用戶受熱循環影響最大。因此,就必須要通過屋面保溫技術來降低室內與室外之間的熱量傳遞。
(1)架空板隔熱屋面。在住宅建筑已經完工的防水層面上架設平板通風隔熱層,并在屋脊設置通風和進風口等設施,從而避免太陽對屋頂進行直射,并通過所架設的通風隔熱層與屋面之間的間隔來對熱能進行阻隔,從而實現節能。
(2)種植綠化屋面。種植綠化屋面能夠有效發揮出屋面的保溫隔熱以及防水的功能,同時對延緩屋面老化也有著一定的作用。而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夠吸收部分太陽輻射,對建筑室內溫度的降低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表明,設計綠化屋面能夠降低高層室內溫度2.8℃~7.7℃。
3.6? 外門窗節能技術和地面節能技術
住宅建筑采用外門窗節能技術和地面節能技術保證了室內熱環境的舒適。一般可采用節能門窗和地板輻射采暖(北方地區)或制冷(南方地區)技術,達到節能目的,提供舒適、宜人的室內環境。
3.7? 太陽能供暖、熱水系統
住宅建筑在設計時可根據地域氣候特點,設計太陽能供暖和熱水系統。太陽能供暖和熱水系統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熱設備采集太陽光的熱量,再通過熱導循環系統將熱量導入至換熱中心,然后將熱水導入地板采暖系統或熱水系統,通過電子控制儀器控制室內水溫,滿足冬季采暖和洗浴要求。在陰雨雪天氣,系統自動切換至燃氣鍋爐輔助加熱讓冬天的太陽能供暖和洗浴得以完美的實現。
綜上所述,住宅建筑是使用年限較長的消費品,更新換代周期較長,必須采用綠色環保設計提高其質量從而提高消費者舒適度。采用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優先的降低資源消化,減少環境污染,為實現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曲堂華.高層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8(3).
[2] 俞穎形.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5).
[3] 王清勤.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和綠色建筑標準回顧與展望[J].建筑技術,2018(4).
[4] 王競飛.生態綠色建筑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