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秦國華
(齊魯理工學院,山東曲阜 273100)
傳統的英語語法課堂大多采用分析、講解語法規則反復練習語言輸出,也是外語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法,教學方法枯燥。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的主要理論流派成了交際法和自然法,極大的挑戰了語法的教學。交際法認為語言教學不能只關注語法本身,語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自然法更提倡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通自己的實際操作逐步地學會語言規律并能組織自己的語言。以上兩種教學方法更加強調外語教學的功能和意義,而忽略了語法教學的作用,導致在高校中對語法教學普遍重視不夠,語法教學的現狀亟待改進。目前,國內外的一些專家學者出版并發表了一些專著及論文,提出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英語語法教學,代表者有Celce Murcia、吳益民(1997)、牛強(2000)、李曉(2000)等。這些研究對高校英語語法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解決語法教學面臨的難題。
2002年,國家頒布了《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對于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做了如下說明:“教學方法的改革應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中要多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批評和論辯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學習的能力”。
二十世紀年代末,任務型教學不斷發展并流行,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完成各種任務來達到學習語言和學會使用語言的目的。1996年,Willis提出了一個任務型教學過程實施框架,把任務分為三個過程,即前任務、任務環和語言焦點。她認為“該框架在為語言學習創造一個實質性的環境,以提高學習者語言知覺,實現語言運用的流暢性與準確性為目的”。戴煒棟、陳莉萍于2005年提出了基于任務的語法教學模式,認為通過交際性的任務來提高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意識程度,學習者必須把以意義為主的交流和語法項目結合起來,通過交際活動的方式來完成語言交際任務的內容,完成學生積累語法知識和提高交際水平的提升。
任務型教學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根據《高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指導,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把英語語法課程作為教學大綱中一門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任務型教學的作用不可小覷。語法體系包含詞法和句法,其中詞法部分主要包含詞性,句法部分包含和句子相關的所有規則,是所含的規則數量有限而且有規可循的,在一定的語境中,語法的使用也是固定的。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的方式讓學習者對某一語法現象進行討論,最后歸納出有關語法規則,這樣學習者不僅對語法知識能更深刻的掌握,還能夠交流信息,對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其中,任務型教學在初中、高中、高職和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作出了許多研究。
駱寒波、譚麗琴和楊淵藝在2008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通過對傳統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進行分析后,提出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他們指出了在任務型教學中可以實時三個不同階段,即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并且對怎樣實施任務型教學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任務型語法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的語法內容設計不同的任務,讓學生不斷實踐、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務,掌握語法規則,從而提高語言的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結合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交際教學的優勢,它認為形式和語法對有效地學習和交際是不可或缺的。和其它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任務型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語法學習的主體意識和參與合作意識和學生的英語語法水平。任務型教學不管是在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各個階段都被廣泛使用,而且理論上和實踐中都證明了任務型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的作用,而且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采用的授課模式也有所不同。筆者多年從事英語語法教學,在教學中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任務型教學更好地幫助筆者完成課堂任務。在為期一年的語法教學中,筆者通過實驗班對照班,開展了任務型教學的調研和教學活動,通過觀察、數據收集等方式,不斷改進語法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重點掌握英語語法的核心項目知識點,提高學生在英語表達中恰當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和準確性,使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底子較差,但是學習積極性較高,課堂中表現活躍,大方開朗,合作意識強,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任務展示時能很好地加入自己的理解,有時候能達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在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通過任務型教學方法,學生被分為不同的小組,各組之間都能很好地合作,完成任務展示。本文試圖通過對本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在進行任務型教學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后,針對語法教學提出任務型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的建議。
任務型語法教學是結合任務型教學和語法教學,把語法知識融入到任務中,它既對相關語法知識點進行分析,又真正關注到了語言的意義。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基礎一般,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需求,在學習方法上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輸出來學習語言形式更符合語法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要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策略。任務型語法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講授+練習的教學方法,體現出學生的中心地位,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使語法課堂改變了以往的老師講授學生聽的枯燥單一狀態,能更好地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把理論應用到實際中。因此,在實施任務型語法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在語法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更注重任務的設計,在課堂中可以根據學情設計不同的課堂任務,比如發表觀點型任務、解決問題型任務。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等教學方法,更好地把語法知識點與任務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在分配任務時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語言材料,讓學生理解語言的功能和意義,然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導出語法規則。學生利用相關語法知識進行對話,從而達到內化的效果。
其次,在進行任務分配時,必明目標明確,對學生進行指導,突出重難點,這樣學生才能在自己有限的知識里有目的地的完成相應的任務,達到實際鍛煉的效果。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增加了大量的實際鍛煉機會。
第三,在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師生角色的多重性,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從任務分配、任務設計到任務展示,師生間應該共同協商完成教師應該給以很好的指導,和學生交流看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任務展示時對學生的講課技巧記性不斷指導,學生受益匪淺,充分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最后,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在任務完成后,通過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等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不僅使其產生成就感,還增加成績的公平性,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有點和不足,轉化為后續學習的動力。
任務型語法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但是,根據筆者在教學中的觀察,在語法任務型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各項任務的合作和完成都需要小組和個人占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教師如何分配任務、各小組如何進行合作完成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任務的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各項人物之間的難易程度和銜接等問題在教學中逐漸凸顯,如何更好地把握系統性和延續也需要繼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