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漢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院,河南南陽473400)
腦血栓主要指腦動脈中因各種栓子進入而導致血管發生堵塞,造成局部腦組織供血障礙,進而引發腦組織缺氧、缺血甚至壞死等,致使神經系統受損[1]。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及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導致該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2]。溶栓是臨床治療腦血栓的常用方法,可有效保護神經系統,促進腦組織血供恢復,但溶栓治療限制條件較多,常導致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且溶栓后存在梗死區再出血的可能。本研究探討腦血栓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唐河縣人民醫院神經內三科收治的106例腦血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51~79歲,平均(65.43±4.12)歲;病程2~7d,平均(4.98±1.17)d;疾病程度:輕度29例,中度16例,重度8例。觀察組男33例,女20例;年齡52~81歲,平均(66.03±4.75)歲;病程2~8d,平均(5.13±1.67)d;疾病程度:輕度28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血栓相關診斷標準[3],并經醫院檢查確診;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有心、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合并血液、內分泌系統疾病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或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2.1 對照組 給予抗感染、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給予20%甘露醇注射液(湖北天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4100,100mL∶20g)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胞二磷膽堿注射液(吉林百年漢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208,2mL∶0.25g)0.5g加入100mL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阿司匹林腸溶片(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13,100mg)口服,每次100mg,每日1次。治療3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2mL/支)治療。將6mL疏血通注射液與250mL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每日1次;合并糖尿病患者則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替代葡萄糖注射液。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1d、治療3個月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mL進行檢測。①凝血功能:采用全自動血液凝固分析儀測定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水平;②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血流變黏度測試儀測定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漿黏度水平。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s)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s)凝血活酶時間(s)組別 例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 3 1 0.3 9±3.4 2 1 4.2 9±3.7 8△▲ 2 8.6 4±3.9 5 2 2.3 1±2.9 8△▲對照組 5 3 1 0.4 0±3.3 8 1 1.8 6±3.5 2 2 8.6 7±3.8 7 2 6.1 2±3.1 4

續表1
(2)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s)

表2 兩組腦血栓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 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 5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 血漿黏度組別 例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 3 7.8 2±0.3 5 9.3 3±0.6 5△▲ 5.6 0±0.5 4 7.1 2±0.4 7△▲ 1.8 0±0.3 1 2.2 4±0.3 4△▲對照組 5 3 7.8 1±0.4 3 8.1 4±0.5 3 5.6 1±0.4 2 6.1 4±0.3 8 1.7 8±0.2 3 1.9 2±0.2 8
腦血栓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可導致患者體內自由基水平上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機體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可造成生物膜破壞,溶酶體受損,細胞內環境功能遭到損傷,細胞發生凋亡。此外,自由基的大量增加可激活磷脂酶A2,干擾前列腺素合成酶,加速血栓烷的合成,進而加重病情。在常規治療中,甘露醇具有較強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可有效干擾生物膜不飽和脂肪酸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花生四烯酸的產生,還可減少再灌注腦細胞壞死,緩解神經功能惡化,加速腦皮層電位的恢復,促進患者康復[4]。
中醫認為腦血栓的發生主要是由氣虛無力,導致血行不暢,或外傷等離經之血所致的瘀血阻滯,治療原則以活血化瘀、益氣行血為主。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種中藥提取針劑,主要成分為水蛭及地龍提取物,有效成分為蚓激酶與水蛭素。其中地龍可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水蛭可破血除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且具有溶解血栓、改善腦微循環、減輕腦血管阻力、減少機體氧代謝的作用,可抑制缺血半暗帶區缺氧及腦水腫的發生,促進神經功能恢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分析其原因可能與疏血通注射液的作用機制有關,具體如下:①可有效溶解機體內纖維蛋白與凝血因子,促進血管內皮細胞漿纖溶酶原激活酶的釋放,提高纖溶酶含量;②可有效補充機體所需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清除氧自由基,降低缺血再灌注對腦組織的損傷程度;③可與凝血酶直接結合,降低凝血酶活性,同時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避免血小板凝集,改善全血黏度,提高腦組織血流量[6]。秦慧兵[7]研究顯示,疏血通聯合甘露醇治療腦血栓患者,能有效優化其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后期仍需進行大樣本量的研究。
綜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患者療效顯著,可促進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