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玲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西太原030024)
微血管心絞痛在臨床中被稱為“心臟X綜合征”,是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中常見的一種類型[1]。臨床對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常規西醫治療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微血管心絞痛(心脈瘀阻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微血管心絞痛(心脈瘀阻型)患者10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男28例,女24例;年齡56~82歲,平均(71.5±13.4)歲;病程1~5年,平均(3.5±0.1)年。觀察組男27例,女25例;年齡57~81歲,平均(73.4±12.8)歲;病程1~5年,平均(3.5±0.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符合微血管心絞痛的診斷標準[2],有典型勞力性心絞痛的發病特點,心電圖檢查有心肌缺血表現,但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檢查正常。中醫辨證分型為心脈瘀阻型心絞痛,局限于胸膺部位,多為氣滯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屬、手指者,為痹阻較重;胸痛徹背、背痛徹心者,多為寒凝心脈或陽氣暴脫。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心絞痛分級屬于I~Ⅱ級者;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有單純嚴重瓣膜狹窄、3個月內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關病證者;存在嚴重室性心律失常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2.1 對照組 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00mg/片)口服,每次1片;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10mg/片)口服,每次1片;富馬酸比索洛爾片[MerckKGaA(德國默克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42,2.5mg/片]口服,每次1片;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20mg/片)口服,每次1片。以上藥物均每日服用1次,連續治療4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中藥治療。藥物組成:丹參、龍骨(先煎)、牡蠣(先煎)各30g,陳皮、延胡索各20g,川芎、當歸各12g,郁金15g,五靈脂10g,三七粉3g(沖服)。以上藥物加水1000mL煎煮,煎至300mL,早晚溫服,連續治療4周。
3.1 療效評定標準 目前臨床無微血管心絞痛的療效評定標準,現參照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評價。①心絞痛癥狀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降低2個等級或心絞痛癥狀消失,I級和Ⅱ級心絞痛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降低1個等級;無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無改善。②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心電圖恢復正常或大致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治療后心電圖ST段降低回升0.05mV以上,但沒有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治療后心電圖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 觀察組心絞痛癥狀療效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微血管心絞痛(心脈瘀阻型)患者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例)
(2)心電圖療效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微血管心絞痛(心脈瘀阻型)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微血管心絞痛屬于中醫“胸痹”范疇,治療中需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治療[3]。西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常聯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ACEI、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但患者癥狀改善不明顯[4]。本研究所用自擬方中,丹參活血養血安神;三七活血補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為血中之氣藥;陳皮、延胡索、當歸活血止痛,行氣;龍骨、牡蠣重鎮收澀,收斂心神;五靈脂、郁金理氣止痛。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瘀血癥狀、降低血液黏度、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川芎中含有的阿魏酸鈉能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自擬方聯合西藥治療微血管心絞痛(心脈瘀阻型)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