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



摘要:“化學電源”的課堂教學,從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規律,突出了“問題”和“思維”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問題進階與思維遞進、知識序與教學序的有機統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習;問題;思維;知識序;教學序
文章編號:1008-0546( 2019)09-0056-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9.017
從學習論的角度來說,學習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生的,知識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得的。因為問題既是思維發生的原點和誘因,也是思維發展的引領和導向。毋容置疑,學生的課堂學習也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增長智慧。因此,課堂教學的問題設計、問題鏈形成,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課堂教學效益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1-2]。本文通過筆者的一堂“化學電源”市級公開課的課堂教學實錄,展示由問題生成問題,以及從問題到思維,再從思維到思維遞進的形成過程,和基于問題解決、發展學生思維的課堂教學思想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中的作用。
一、設計思想
在“化學電源”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經常會沿著化學史的脈絡進行教學[3],但與學生的生活脫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如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探究、會思考、善傾聽、善交流、能合作、能辯論、能反思,成為本節課教學設計的出發點。筆者從生活實際出發,嘗試從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小喇叭和玩具小汽車人手,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讓小喇叭播放出動聽的音樂和小汽車跑動起來,以及從現象引發問題、從問題生成問題、從問題激發思維、以問題鏈生成思維鏈,從而觸發學生發生問題與思維的“鏈式反應”,并通過問答對話式教學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常見的化學電源,深化對原電池原理的認識。
(2)通過對小汽車和小喇叭電源的改進過程,認識不同電池的優點和缺點,探索改良化學電源的方法。
(3)借助各類電源的介紹,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能源環保等社會熱點問題。
三、教學實錄
【教師】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兩樣東西,一是賀卡里的小喇叭(圖1),另一個是玩具小汽車(圖2),看到這兩樣東西,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1】讓小喇叭響起來,讓小汽車動起來。
【教師】請大家利用魏博士實驗盒里的儀器和試劑讓小喇叭響起來,用周轉箱里三種液體(糖水、鹽水、蒸餾水)中的一種讓小汽車動起來。
【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小喇叭是怎樣響起來的?
【生2】向點滴板中滴加5滴硫酸銅溶液,將音樂芯片的兩個鱷魚夾分別夾持銅棒和鋅棒,插入稀硫酸銅中,可聽到音樂聲(圖3)。
【教師】小喇叭為什么會響起來?
【生3】鋅很活潑,作為原電池的負極,失去電子;正極是銅,銅離子在正極得電子,從而形成了電流。
【教師】有沒有哪一組做法和剛才一組的做法不一樣?
【生4】我們選用的電解質溶液是稀硫酸,也能使小喇叭響起來,在這過程中,鋅失去電子被溶液中的氫離子得到。
【板書】Zn+CuS04==Cu+ZnSO4,Zn+H2SO4==ZnS04+H2↑
【教師】小汽車是怎么動起來的?
【生5】我們在小汽車的后板上滴了食鹽水,小汽車就跑了起來。
【教師】小汽車為什么能動起來?
【生6】形成了閉合回路,有電流產生。
【教師】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么?
【生7】1.要有兩極;2.有電解質溶液;3.形成閉合回路;4.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應。
【教師】小汽車能動起來,此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氧化還原反應呢?
【學生】一臉茫然。
【教師】請大家把小汽車拆下來(圖4)。
【生8】我們把小汽車拆下來后發現有兩極,鋅片做負極,碳電極作為正極,鋅被氧氣氧化了。
【教師】上述兩種電池的共同點是什么?
【生10】兩種電池都是一次性電池,不可重復使用。
【教師】上述兩種電池的不同點是什么?
【生11】氧化劑不一樣,一個是稀硫酸或硫酸銅,另一個電池氧化劑是空氣。
【教師】上述兩種電池,你覺得哪個好,為什么?
【生12】用空氣作為氧化劑比較好,因為如果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空氣在外部,所以電池內部可以儲存更多的反應物。
【教師】其實我們看到的鋅被氧氣氧化的電池屬于空氣電池中的一種。目前,比較常見的空氣電池有三種,分別是鋅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鋁空氣電池,如果給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為什么?
【教師】信息提示:鋅、鋰、鋁三種金屬的市場價格(表1);比容量——單位質量的電極材料所能轉換的電量。
【生13】我會選擇鋅空氣電池:因為鋅的純度較高,如果不純,鋅就會和雜質形成原電池,電能就會被消耗,且鋅的價格適中。
【生14】我會選擇鋰空氣電池:因為鋰電池比容量最大(7克鋰失去Imol電子,而659鋅失去2mol電子,279鋁失去3mol電子)。
【生15】我會選擇鋁空氣電池:因為鋁的價格最便宜,但我們也有一個疑問,鋁表面會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會不會影響電池的壽命。
【教師】鋁表面的確會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旦形成氧化膜就會影響反應,這也是研究鋁空氣電池中比較困難的一面。你還會選擇鋁空氣電池嗎?
【生16】會,價格便宜。
【教師】(過渡)每種電池都有它研究困難的一面.到目前,每個國家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三種電池,到底哪個好?老師也沒辦法做定論。
【教師】(信息)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鋅空氣電池,即便是當時技術不達標,但只要研發能夠得以延續,應該不會被后來的鉛酸電池、鎳鉻電池,或現在的鋰電池所取代。
【教師】空氣電池如此好,為什么連鋅空氣電池到現在還未上市?
【生17】壽命有限,時間長了會被腐蝕掉,鋅就會變成鋅離子,定期需要更換,所以還是一次性電池。
【教師】為了使電池能持續工作,有更好的改進方法嗎?
【生18】可以改用二次電池。
【教師】鉛蓄電池是常見的二次電池(圖5),請說出它的正、負極分別是什么?
【生19】鉛是負極,氧化鉛是正極。
【教師】還可以怎樣改進?是不是只能換成二次電池呢?
【生20】可以選用綠色環保的燃料電池。
【教師】演示實驗:氫氧燃料電池(實驗步驟:1.利用水電解器實驗盒(圖6)電解6mol/L的硫酸,快速獲得氫氣和氧氣;2.移走電源接上小風扇)。
【教師】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生21】小風扇轉起來了,形成了電池,氫氧燃料電池?!窘處煛咳剂想姵兀▓D7)有什么優點?
【生22】燃料電池有以下優點:1.環境污染小,2.比容量高。
【教師】既然燃料電池有那么多優點,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普及?
【生23】燃料電池還沒普及的原因:1.成本高,2.燃料加注也存在問題。
【教師】你現在對原電池的定義是怎么理解的?
【生24】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四、教學反思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可以看出本節課教學的亮點之處有:一是課題引入生活化,問題源于生活,思維源于問題,學習源于思維,在問題和思維中促進思維發展;二是教學過程顯性化,本節課教學凸顯“問題”和“思維”兩個方面,基于問題與思維、思維與知識的聯結性和對立性,促進課堂教學由問題生成問題、由問題激發思維、由思維生成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中獲取知識[4];三是課堂態勢發展化,特別是電池的選用和改進這一板塊,問題設計的深度和學生思維的力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升華,使課堂教學達到了高潮;四是課堂學習主體化,學生課堂學習活動量大、參與度高、思維力強,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五是課堂教學有序化,從知識的發生發展順序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規律,實現了課堂教學知識序和教學序的有機統一,教學目標達成度高。當然本節課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雙向傳遞不突出。
總之,“化學電源”這節公開課教學以問題進階、思維遞進為主旨,在問題設計和教學過程兩個方面,從“問題與思維”兩個維度,實現了問題與思維的有機融合、知識序與教學序的有機統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久華,郇樂等.沉淀溶解平衡教學中驅動性問題鏈的設計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2(9):55-59
[2]吳學錄,以“問題串”為載體,實施化學有效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4):12-14
[3] 王燦,化學史中的科學發展觀——以“化學電源”教學設計為例[J].化學教學,2014(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