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洲
摘要: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而伴隨著這一群體的迅速發展也出現了部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亂象,使得社會各界對于上市公司的信用產生了質疑,這對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基于此,現將我國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監管概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提出完善會計信息監管法律;健全市場監督機制;加強上市公司內部管理等發展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監管;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23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9-0098-02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多,部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頻頻被爆出,這對于上市公司本身、廣大投資人、證券市場影響巨大,尤其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信用問題,信用的缺失對于投資人、金融市場以及企業自身都造成了不小的有形或無形損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嚴重打擊了投資人的信心,對于金融市場的長遠發展具有掣肘作用,其滋生的不良影響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十分不利。基于此,我國需要不斷完善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營造健康、穩健的上市公司發展環境。
一、監管概況
(一)會計信息監管內容
會計信息監管就是對公司財務活動相關的會計信息進行監管,將其公開披露處理。也就是說,會計信息監管就是遵循國家相關規定,公司利用招股說明書或債券集體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報告書等方式,將企業的會計信息對廣大投資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處理,實現公共的監管。我國上市公司所披露出來的信息中,屬于會計信息的比重比較大,其披露監管的主要內容為公司基本情況、會計數據以及財務指標、公司股票債券發行情況、持股情況等,其中也有一些是定期需要披露的,如公司基本情況、會計數據以及財務指標、公司股票債券發行情況、持股情況等。
(二)會計信息監管情況
大多數企業在社會發展中逐漸認識到了會計信息質量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程度,盡管當前各個國家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各個國家對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與效率的要求是相同的,且十分重視。當前,上市公司針對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方法的完善,提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方法,這是我國一些上市公司現階段研究的主要課題,其對于企業制定行之有效的會計信息監管制度有著明顯的幫助,能夠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良好發展,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
二、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監管法律不完善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對于上市公司的發展十分重要。但是,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由于相關法律不完善,而出現的披露監管不善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對此,在頒布新會計準則后,需要盡快完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相關法律,以滿足金融市場在現行市場中的順利運行。當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會計信息在披露的時候,其報告中所提出的財務管理信息盡管很多,但是內部有效信息卻十分少,涉及到企業的一些發展方向、財務應用等都不夠完善,披露監管體系缺乏預測性。對于我國上市公司而言,其公布的會計信息大多都是由于強制性而做出的被動信息披露監管,缺乏主動披露相關財務信息,這就使得廣大投資者無法獲取公司主動提供的資源,其在內容與質量上都與主動存在較大的差距,無法滿足投資者以及金融市場的需求。我國會計信息監管法律并未對這種情況作出具體的說明,這是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二)會計信息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
對于我國上市公司而言,其在會計信息披露監管不善上存在問題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會計信息市場監管機制不夠健全,財務中介機構的管理現狀不佳。在國外,針對個人以及機構的投資人制度十分完善,但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其市場內的投資者專業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數的投資者本身就不能夠清楚、準確地了解相關信息,獲得企業的會計信息也由于本身專業性的限制而對信息的解讀和決策的理解產生困難以及限制。投資者對于會計信息的需求逐漸增多,投資人或債權人對于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但這些信息只能通過財務中介機構才能獲取,這就表明投資人只能夠依賴專業性較強的金融中介機構實現投資運作,以便獲得有效的企業會計信息,作出相應決策,這對于投資人而言十分不利。
(三)上市公司內部管理松散
上市公司內部管理松散對于會計信息的披露監管也造成了影響。我國的上市公司管理結構除了股東,還需要具備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這些管理者是憑借著聘用以及監督兩種方式融合而建立起來的管理制度框架,金融市場發展的不健全使得我國上市公司對于經理層缺乏監管與約束。當前,一些上市公司在結構治理上也存在不足,使得公司內部出現會計信息造假者,而對于造假者,公司也并未采取嚴重的懲罰,極大地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影響了公司的信用。
三、發展對策
(一)完善會計信息監管法律
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相關的法律比較少,且不夠完善。對此,需要完善會計信息監管法律,制定專門針對公司披露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將公司存在的會計信息披露造假行為進行細化,一旦發現造假,將其行為記錄在企業信用評級中,涉及的人員處于刑事處罰,記入個人檔案以及企業檔案中。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建立上市公司信用系統,執法部門通過信用系統重點對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監管,并依法處罰其違法行為,降低信用評分,對于其股票、證券等也要做出一定的限制,保障證券市場的公平公開。
(二)健全市場監督機制
首先,需要完善財務中介管理機構,這些財務管理機構為投資人以及金融市場相關人提供企業會計信息,以便為其做出的投資決策提供保障信息。對此,需要加大對財務中介管理機構的建設,引進更加專業的會計人員、金融人才等為投資者提供會計信息識別和分析服務,同時,對財務中介機構進行等級評價,尤其是信用等級以及服務等級,以便為投資者提供更好地服務。其次,需要重視審計機構的監督能力,加強對企業注冊會計師執業的審計監管,使其能夠在審計工作中保證客觀性以及公正性,進而做出財務審計決策,為投資者提供準確可靠的公司會計信息,以便投資者能夠進行后續的投資。
(三)加強上市公司內部管理
內部管理與控制是通過企業內部有效的管理、經營為企業的長效發展提供保障的一種管理方式,其重點就在于對企業內部進行自我調整與約束、監督,為上市公司的固定資產、資金提供保護,進而達到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及時以及完整的目的。首先,要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于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作出嚴格的規定,企業自身要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定期對公司的會計信息進行內部的披露與監管。其次,要健全內部管理結構,明確股權結構,提高董事會與監事會的職權,對經理層的權利進行制約,保證三者的平衡。最后,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要與企業實際財務情況相符合,同時投資者要提高投資風險意識,學會辨別會計信息質量,樹立風險投資理念。
四、結論
綜上所述,現將我國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以頻頻被爆出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為契入點,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監管現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深入剖析,進而提出后續管理對策,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監管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實現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柴 爽.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4):184-185.
[2] 趙 翠.上市公司的會計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7(12):125-127.
[3] 郭 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監管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商業經濟,2017(9):167-168.
[4] 宋印龍.法治理念下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監管機制優化[D].蘭州:甘肅政法學院,2017.
[5] 郭露雪,劉 博.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綠色財會,2017(1):54-56.
[6] 王 琳.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12):92-93.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