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歐 王歡
摘要: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廣泛應用,現通過對企業管理環境和審計模式變革的分析,闡述管理審計模式在審計的目標、標準、方式、范圍、內容、技術等方面的變化,從而構建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的新模式。
關鍵詞:大數據;管理審計新模式;新變化
中圖分類號:TU7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9-0140-02
一、問題的提出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審計學家羅斯T.G.Ross出版了《管理審計》著作,已經歷了90年發展歷程,逐步完善并建立了財務審計模式。而現在已步入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環境發生改變,審計模式逐漸由傳統的財務審計模式向管理審計模式發展。管理審計模式將迎來全新的突破和技術的挑戰,從而構建基于大數據,以全新的審計目標、范圍、標準、內容、方式與技術為藍本的管理審計模式。
二、大數據對現代企業管理環境的影響
(一)從大規模生產到個性化生產
當今社會生產過剩已是市場全球化的新趨勢,市場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趨于品種的多樣性和功能的靶向性。因此,要求企業能夠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出最快速和最精準的反應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即針對個性化需求的消費群體,生產出靶向性極強的產品去贏得最大的市場份額。現代企業只有利用大數據所提供的市場數據分析,才能時刻清楚地了解市場需求的趨勢和消費者心理的訴求,從而有針對性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和個性化功能,進一步實現靶向性的精準行動。
(二)從產品為中心到客戶為中心
傳統工業社會企業,受地域和技術的限制導致信息交流不暢,同時社會生產力的不足使企業的注意力集中在關注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生產規模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此時,企業之間的競爭僅僅只是產品競爭;而當前已是信息社會,技術的進步使得市場對產品的反饋往往會在第一時間被企業獲知。這時,企業的注意力會集中在如何以最短的時間對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做出最準確的反應。此時,現在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然是由產品的競爭轉變為市場競爭。而大數據的存在,不僅使企業可以對市場的變化做出最快最合理的反應,更可以通過對大量客戶群體需求的分析,對市場的走向趨勢作出預先判斷,提前布局,調整生產結構和研發新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三)從單向的“金字塔式”組織形式向“網絡式”組織形式轉變
現代企業所處環境多變,使得傳統單向的“金字塔式”組織形式呈現出結構單一、信息不暢、反應遲緩等弊端。而“網絡式”的新型組織形式可以合理規避這些弊端,更有利于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將會成為未來企業組織的新形式。在新的管理體系中,大數據的應用已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寄生于陳舊管理活動的管理審計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沖擊,所以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模式的審計目標、標準等內容也需要發展,更加面臨著新的變革。
三、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目標和審計范圍的擴展
管理審計即通過審查、監督被審計的交易或事項在管理職能上的體現,以最大程度地運用被審計單位有限資源,實現被審計單位的利益最大化。傳統財務審計為達成審計目的,審計目標注重的往往是企業管理過程結果反饋控制。而現代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受市場變化的影響,形成的海量數據信息,引發了企業運行期間環境的瞬息萬變,結果反饋控制已無法做到高速有效管理與控制企業,更無法體現出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弊端。所以,現代管理審計的目標不應僅僅只是反饋控制,更需要大數據所形成的數據分析,進而引入過程的實時控制。因此,管理審計目標需要增加過程實時控制目標,即效率、效果、效益、戰略、流程、職能等六個目標。從而合理保證管理審計風險降低到審計人員能夠接受的低水平。只有將管理審計范圍擴展至第三方(供應鏈審計),才能滿足對管理審計過程的實時控制。現代企業的管理活動與大數據信息、法律法規等交織在一起,迫使審計人員需要第三方加入團隊協作。各種行業專家所提供的數據分析及參考信息,完美地協助審計人員做到了實時控制,提高了審計過程的效率,降低了審計的成本,進一步增加了管理審計實時控制目標的精準性。
四、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標準的制定
管理審計目標的轉變指引著管理審計標準的變化。審計標準的意義在于它是衡量被審計交易或事項對與錯的尺規,是實現審計總體目標的重要根據。審計標準因管轄范圍的廣度和權威性大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大數據全球化的背景下,審計標準的制定可以較為輕松地獲取到其他國家或地方的審計標準,從而達到與國際趨同。雖然數據獲取方便,也可以實現與國際趨同,但是因受地域限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所制定的管理審計標準只能在一定區域內得以使用,其作用亦受時間限制。導致目前的管理審計標準無法實時反映企業相關信息。而企業管理的方針、職能、流程又與實時關注密不可分。所以管理審計標準的制定要利用大數據的信息優勢,引入數據庫中有關的指標,以確定適合當下企業管理審計的標準。
五、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內容的變化
(一)管理方針審計
基于大數據,企業高層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到同類行業、同類企業所實施的發展規劃的情況,加之考慮行業規范、社會背景、供應鏈鏈條等因素的分析,為企業做出適合企業的管理方針與發展規劃。鑒于此,企業方針政策的改變,使得管理審計的內容也相應發生改變,即對企業發展規劃是否可行進行審計,為企業制定方針與政策提供審計意見。
(二)管理職能審計
管理職能主要是表現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因此,企業管理職能的改變,使得管理職能審計的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即著重對企業預算管理、運營管理、人事管理及財務管理等情況進行審查,為企業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寶貴的審計意見,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
(三)管理流程審計
管理流程審計注重企業發展規劃是否保質保量完成,顯現出了具體性和短期性的特征。企業傳統管理模式是依托權責分明而實施的,而現代管理模式卻是源于管理流程而實施的。所以,管理模式的改變,引發了管理部門審計向管理流程審計的蛻變即審查企業員工能否科學、準確、有效、及時地完成情況,并予以記錄,提供寶貴的審計意見,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
六、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方式和審計技術的變革
管理審計標準的制定是否具有實時性和前瞻性也引發了審計方式的變革。審計方式依據審計地點不同共分為現場審計與異地審計,但是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無論現場審計還是異地審計,審計人員均可以通過網絡實現遠程控制審計,直接關注到企業管理的過程、手段、方式等諸多信息,實現全程直播,提高了審計時效。
為配合審計方式的變革,原有的審計技術更需要適應現代大數據時代全新模式的改變。傳統的審計技術是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采用多種傳統審計程序進行審計測試。基于大數據,管理審計技術應該實現全方位的計算機審計的應用,通過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審計人員快速、準確、直接地獲取審計數據,但是凡事都有雙面性,大數據提供的數據如果較多,就需要審計人員運用適當的審計方法挑選整理適合管理審計所需要的數據,形成管理審計證據,降低管理審計風險。
考慮審計成本,一般審計都是采取抽樣調查,但是現在面臨的是管理審計,務必對整個管理過程進行詳細審計,而大數據正好給提供了這樣的平臺,使得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采取一定的審計程序,對企業管理過程進行詳細審計,獲取大量有價值的審計證據,為發表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結論
面對信息化時代,大數據分析已成為現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管理審計更加需要借助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形成適合當下發展的全新管理審計目標、范圍、標準、內容、方式和技術,進而構建全新的管理審計模式。管理審計的目標增加了過程考核目標(效率、效果、效益、戰略、流程、職能)等。管理審計內容轉變為管理方針審計、管理職能審計和管理流程審計三個層次。管理審計方式和技術引入了大數據分析,管理審計給予企業管理諸多建設性的審計意見和改進措施,協助企業彌補管理漏洞,達到雙方共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蕊愛.淺談互聯網+管理審計的發展[J] .山西財稅,2017(4):49-50.
[2] 孫雅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基于Python語言的大數據審計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11):88-90.
[3] 劉秋連.大數據背景下構建零售企業客戶關系管理模式[J].現代商業,2016(3):29-30.
[4] 呂天陽.審計大數據的提出、特征及挑戰[J].財會月刊,2018(5):142-150.
[5] 范威濱.論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管理模式的變革[J].中國國際財經,2017(9):117-118.
[6] 金 于.基于信息化的審計導向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9):191.
[7] 陳良華,石 盈.管理審計模式發展與管理制度變遷[J].審計研究,2003(5):42-45.
[8] 張 潔.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創新實踐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5(6):56-57.
[責任編輯:紀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