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曉彤

番茄在其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常常會由于不良環境條件或人為因素等的影響易引起果實發生生理性病害。番茄果實發生生理性病害后,其品質會顯著下降,甚至失去商品價值。
1.日灼病:日灼病大部分發生在夏季高溫期,番茄的部分果實溫度會升高(尤其是受太陽光照射的果肩部),致使果皮組織灼傷變成白色,干縮變硬后凹陷,果肉變成褐色塊狀。預防措施:一是避免過分打杈。打杈時,應根據植株長勢適度整枝打杈,保證枝葉繁茂,以避免結果期果實受強光直射。二是及時補充土壤水分。不要讓土壤干燥,土壤干燥時果實溫度要高出棚溫10℃左右,極易引發日灼病。
2.裂果:裂果發生在番茄果實發育后期或轉色期,遇到夏季高溫、干旱或暴雨等極端天氣,果皮的生長速度與果肉組織膨大速度不同步的情況易出現,導致番茄果實呈環狀或放射狀開裂。預防措施:除可選用抗裂品種外,還要加強田間管理。一是控制好土壤水分,要合理澆水,保持供水均勻,尤其結果期不可過干過濕。二是合理施用肥料,特別是增施有機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根系深扎,緩沖不良情況下土壤水分的劇烈變化。
3.臍腐病:臍腐病多發生在番茄果實核桃大小時,果實頂部初期出現水浸狀病斑,并逐漸變大,后凹陷、變褐,天氣干燥時形成革質,氣候潮濕時可腐生黑色霉層,果實容易形成僵果,提早變紅。這種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番茄生長過程中缺鈣。為了防止臍腐病的發生,可用0.1%~0.5%氯化鈣溶液噴灑葉面,增加植株對鈣的吸收。
1.空洞果:番茄果實生長過程中由于果肉部與果腔部發育速度相差過大,造成果肉部與果腔部之間出現空隙而形成空洞果。為防止空洞果的發生,在栽培中應加強管理,合理施肥,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使果實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前期水宜少,后期應稍多,并盡可能根據植株的生長勢,讓其按比例坐果,使果實慢慢地膨大,空洞果就會減少。
2.畸形果:畸形果就是與正常果實形狀不一樣的果實,又可分為尖頂果、橢圓果、扁圓果、偏心果、菊形果、多心室果等多種類型。產生尖頂果的原因主要是蘸花時激素濃度過高。產生橢圓果、扁圓果、偏心果、多心室果的原因是由于在花芽分化期,水肥供應過量,超過了生長發育的正常需求,導致發育不均衡,造成果實畸形。菊形果一般由缺鈣、缺硼和氮磷肥施用過量造成的。預防措施:一是合理用藥,注意蘸花激素濃度,應隨著溫度升高而相應降低用藥濃度。二是科學施肥,尤其注意鈣、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補充。鈣肥主要通過底肥補充,而硼、鎂等元素可以通過葉面噴施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