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歡

某個周日下午,我爸爸在西餐廳和一盤意大利面戰斗了半個小時,也沒吃到嘴里去,他便有些不耐煩,揮舞著銀叉跟服務員要筷子。那位梳著油頭的服務員掩笑解釋道:“大爺,咱們這是西餐廳,不提供筷子。”我感覺得到,鄰桌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頓時覺得有點尷尬,只好再次教他:“老爸,您用那叉子把面卷一圈就行了!”爸爸什么都沒說,氣呼呼地繼續戰斗,就差直接上手抓了。就在這時,旁邊的媽媽尖叫了句:“閨女啊!這肉根本就沒熟啊!”
爸爸一抹嘴角,循聲望去,看見媽媽切開的牛排滲著血絲,轉頭瞪著那位服務員:“這血哧糊拉的,是給人吃的嗎?”
我在一邊小聲說:“老爸,咱要的就是七分熟啊!”
服務員在一邊干笑著,剛才還在小聲交談的食客們全部噤聲,緊張地盯著這個有點粗暴的糙老頭兒。爸爸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他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和人,嘴角微微抽動著,臉上劃過一絲不知所措的表情,向我投過來一個求助解圍的眼神,但也就只有那么一瞬間,他忽然硬氣起來,拉著媽媽說:“咱不吃了,回家!什么破玩意啊,這么貴,還不如你做的手搟面好吃!”
沒辦法,我只能趕緊結賬,跟大家道歉,大氣不敢出地跟在他們身后。媽媽沒吃飽,一直埋怨爸爸糟蹋糧食,爸爸頭也不回,硬生生地拽著媽媽的手,氣哼哼地往前走。
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爸爸猶豫了會兒,最終還是回過頭問我:“回家,咋走?”
唉,真是個倔老頭。
爸爸說,要是不想讓他回老家,就永遠不要再帶他去吃西餐,我無條件同意,反正我也只是為了讓他們感受感受體驗體驗。他們初來這座城市,我還要帶他們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情呢。
那天,我帶著爸爸媽媽去看電影,想讓他們感受一下Imax的感覺。剛開始,劇情比較平緩,爸爸看得津津有味,還不停地評論。漸漸地,打斗場面多了起來,劇中人物一會兒飛刀、一會兒搏斗,媽媽嚇得干脆摘了眼鏡,但爸爸入戲太深,他一直都在左右晃動。
我小聲問他:“爸你干啥啊?”
爸爸說:“我眼見著刀飛過來了,那真是直奔我來啊,我能不躲嗎?”
旁邊有一對小情侶,早就被爸爸不斷說話擾得很煩惱,一聽爸爸這樣說,直接飛了個白眼過來,說了句:“還能不能讓人好好看個電影了!”
爸爸轉頭看了一眼,又回頭瞅了一圈。電影院里的每一個人,都戴著大大的眼鏡,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吃著爆米花,銀幕里還在不停飛刀,大家司空見慣。爸爸剛轉過身來,一把刀便迎面劈來,他嚇得夠嗆,再看其他人,淡定得連點表情都沒有。
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第一次看3D電影時的心情。那時候,我剛剛在這座城市站住腳,為了獎勵自己,去看了場電影。男主角也在不停地飛刀,我嚇得一驚一乍。再看其他人,個個氣定神閑,特別淡定。那一刻,我終于發現人和人的差距,生活和生活的差距,我也終于看清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種優越感是我沒有的,別人的稀松平常于我來說異常隆重,所以,我還不屬于這座城市。
如今,爸爸大概便是這樣的感受吧,只是他好強、要面兒,不會承認。
我拍了拍爸爸的手,說:“別怕爸爸,那都是假的。”
爸爸沒再說什么,只默默地摘了眼鏡,再也沒戴回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以為爸爸會暴跳如雷,結果他只問了我一句:“丫頭,我今天是不是給你丟人了?”
西餐和電影院事件讓爸爸越來越討厭這座城市。平日里,他經常焦躁地在客廳踱來踱去,不停嘆息。有一天晚飯時,他忽然跟我說:“不如我和你媽回老家算了。”
我問:“老家房子都賣了,你們回去住哪?不都說好了在這里定居嗎?”
爸爸說:“我以為哪里都一個樣呢,誰知道差別這么大啊。”
確實,過去爸爸的世界里有貓狗兩只、良田幾畝、桃花一樹、瓜果滿園,日子過得很慢,現在呢?一切都是智能的,一切都是自助的。初來時,爸爸連電腦的電源鍵都不敢摁,他覺得只要摁下去電腦就會爆炸;他不會用自動提款機,每次去銀行取錢都要求助大堂經理,人家教了他好幾遍也記不住;他不會用電飯煲定時功能,覺得能被他定時的只有我媽;他習慣了過馬路不看紅綠燈,經常被忙慌慌拉客的出租車司機罵;他去一次高級商場回來蒙圈好幾天,嘴里總念叨“就那么一個小包不當吃不當喝怎么就能頂上一個農民種地一年的收入呢”;他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網上購物,他覺得店家都是騙子,等他看到快遞送貨來,他還會感慨“現在的人都這么講誠信了”……
爸爸越來越不愛出去了,整天窩在小區里喂流浪貓狗,越招越多,惹得鄰居都有意見。要在以前,就他那個臭脾氣,早就爆發了,但現在他沒有,他只是默默地把喂食流浪貓狗的地點換到了一個沒有人去的角落里。
有天,我打趣他:“你那暴脾氣呢?”
他沉默半天,忽然小聲說了句:“唉,這又不是我的地界兒,我能有什么脾氣。”
這時,有位披金戴銀的阿姨抱著一只波斯貓路過,我在爸爸看過去的眼神中,發現了一絲不常見的畏懼,還有自卑。
我懂,因為這種自卑也困擾我很多年,直到我慢慢融入這座城市,熟悉了它的味道,適應了它的節奏。世事多變,在現在的環境下,誰也逃不開二次成長。只是這對于爸爸來說,來得有點晚,他都六十歲了。在老家,他是頗有震懾力的老村長,在老鄉的眼里,他有眼界、有魄力、有知識,他曾是那么的驕傲和自信。可是到了這里,他才發現,過去的一切,其實什么都不是,現今的他,只是一個一無所知的小孩,掉進了各種高科技的盲區,連最基本的人心,他都看不懂了。在這里,沒有人在乎你老不老,他們就那么赤裸裸地把嫌棄寫在臉上,這里的每一個設施都在告訴你:如果你跟不上,那你就被淘汰了!
媽媽心大,天天樂呵呵地去跳廣場舞,反倒比爸爸更容易被接納。那天,我帶著爸爸去散步,我想跟他講一講,我初來這里的惶恐與無助。
彼時我大學剛畢業,沒有錢沒有人脈,更沒有經驗和能力,我在這里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坐公交車時,因為踩了一個大媽的鞋,被她罵“鄉巴佬”;幫領導帶午餐,但他吃到肚里后忘了給我錢,那一份套餐三十塊,相當于我一周的晚飯錢,可我不敢要;我不太敢進商場,我怕不小心碰了某件昂貴的衣裳,卻因為連試一試的勇氣都沒有而被服務員飛白眼……
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一直到現在。現在我覺得我就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我過得沒有多好,但是我敢于用城市主人的姿態,去面對一切不友好和陌生感。
從前在老家,每次和鄰居們提起我,爸爸的臉上都泛著榮光,他喜歡和別人說我是多么的厲害。如今第一次聽我的奮斗歷程,他才知其中不易。爸爸很難過,說:“是我沒用,讓你受苦了。”
我挽住他的手,說:“過去是我一個人在這里,現在你和媽至少還有我,你怕什么呢?老家你們肯定是回不去了,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你早晚要自自如如輕輕松松過日子。老爸,這個過渡期,我會陪著你們。”
爸爸眼睛紅紅的,說了句:“我就一個老農民,你非要騙我來干嘛?這里生活太高檔了,我享受不起。”
我就是想帶他們看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很大,不只有家門口那一畝三分地。我希望我的爸媽體驗更多、嘗試更多,他們老了,再不嘗試就沒機會了。
經過那次長談后,爸爸一改消極的態度,開始嘗試著融入這座城市。我看著他笨拙地使用智能手機分享養生帖,小心翼翼地用鼠標點擊網頁看新聞,在超市里悠閑自得地閑逛,和小區其他退休叔叔們在一起下棋,漫不經心地簽收快遞……
老爸,是你和老媽努力把我送進了更好的世界,讓我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感悟,讓我擁有了全新的人生,你們便值得在這個更好的世界里重新找到生活的色彩和意義。我們一家人一起成長,無論何時,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