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曉剛
摘? 要:電線電纜燃燒特性的研究分析是預測火災危險性的關鍵與基礎。加強對電線電纜帶電燃燒的分析,了解電線電纜火災燃燒研究類型,分析在役電纜溫升特征與監測診斷技術,帶電線纜故障著火機理以及電流變量與燃燒特性相互影響等關鍵的電線電纜帶電燃燒技術與手段,可以為電線電纜帶電燃燒特性研究提供有效的參考與支持。基于此,該文主要對電線電纜帶電燃燒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電線電纜;帶電燃燒;研究技術
中圖分類號:TM247? ? ? ? 文獻標志碼:A
電線電纜是社會生產以及人們生產的基礎性設施,而在國民經濟以及電力工業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發電、輸電以及變電以及用電耗費在不斷上升。電線電纜在突顯其工作效益的同時也會出現線路過載、短路以及漏電的等各種危險性問題。根據我國消防部門統計分析,電氣火災約為我國火災的1/3,而因為電線電纜誘發的火災已經高于50%。
1 電線電纜火災燃燒研究類型
第一類,根據國際標準以及國家標準測試電纜燃燒特性;第二類,應用新型燃燒性能測試儀器進行燃燒性能的測試與評價分析,第三類,進行電纜實際敷設場所燃燒實驗,測試行為以及參數標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的多數研究主要是探究電纜燃燒性能對于可能產生火災后果的影響以及評價,在燃燒中后期的火場行為分析等較多,但是對于電纜早期特征的研究相對較少。
2 電線電纜帶電燃燒進展探究
2.1 在役電纜溫升特征與監測診斷技術
線芯通電時在電流作用下會產生熱量,同時線芯也會利用絕緣皮向外散熱。而電纜線芯產熱以及散熱則直接決定了電纜不同的溫度變化狀況。在電流過大的時候,電纜線芯產生的熱量高于散熱的時候,其線芯則就會呈現持續升高,就會導致絕緣層或者周邊可燃物燃燒而誘發火災。因此,要分析電纜過熱問題,分析電纜線芯的溫升規律,利用限制電纜最大載流量的方式控制電纜線芯的溫度。電纜線芯溫度計算主要可以分為熱路模型以及電纜溫度數值計算模型2種類型。
2.1.1 熱路模型
熱路模型是基于傳熱學的原理以及熱電類比法構建,在傳熱學中根據歐姆定律以及電阻串、并聯規律分析熱量傳遞問題分析,構建對應熱路的分析模型。在熱路模型中構建熱學參數等效與電學參數關系,將熱流、溫度以及熱阻等與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等互相對應?;陔娐放c熱路物理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在電路與電流場理論支持下構建電纜線芯溫度以及外表面溫度等重要因素之間的關系。熱路模型在電纜線芯溫度監測系統計算中應用得較為廣泛。
2.1.2 電纜溫度數值計算模型
電纜溫度數值計算模型主要應用有限元、有限差分、有限容積等模型進行計算分析。有限元模型對于不規則區域中的計算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在實踐中應用范圍較為廣泛。
2種模式對比來說,熱路模型的計算方式更為簡單,而數值計算模型精度更高。一些學者綜合2種模型優勢提出了場路模型系統,就是在電纜內部傳熱計算中通過熱路模型,而在經典藍外部環境的傳熱計算中通過數值計算模型進行分析,可以保證其整體計算精度的同時,實現電纜溫度場之間的快速計算分析?;陔娎|溫度計算模型,不同電纜溫度以及故障診斷技術在不斷成熟,現階段主要應用的技術有數字溫度傳感器、紅外熱成像技術等。
2.2 帶電線纜故障著火機理
出現帶電線纜故障之后會導致線芯高溫或者出現明火等問題,通過引燃絕緣層或者其周邊臨近的可燃物而導致其出現火災等問題,因此要分析帶電線纜故障的著火機理以及重要的故障類型,可以合理控制電纜火災危害等問題。
線纜火災出現的原因是電弧故障、電纜線芯過熱或者外部加熱等。而電弧故障線路故障主要就是由于絕緣層碳化路徑的電弧故障、外部因為高溫而造成的空氣電弧故障等因素造成的。電纜線芯過熱主要就是因為線路過載或者短路、散熱不良、接觸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而造成外部加熱則就會導致其絕緣層老化、絕緣能力下降造成的絕緣材料熱解進而誘發電弧問題。
2.3電流變量與燃燒特性相互影響
在絕緣外層被引燃后,火焰就會隨著電纜而逐漸蔓延,如果沒有合理控制則就會導致其出現電纜火災等問題,在整個過程中電纜始終處于通電的狀態,電流變量對于電纜燃燒特性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火焰屬于弱電離子體,其具有導電的特征,火焰與電場之間具有相互作用,電場特性參數則就會直接影響燃燒的穩定性以及燃燒的強度。
為了提升燃燒效果,獲得穩定的燃燒,相關研究人員根據電流變量以及人燃燒特性等方面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通過對交流以及直流電場中對于火焰的具體形狀、溫度以及燃燒穩定性等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到電場火焰特性參數影響就是對火焰傳播速度產生的影響?,F階段多數研究均是從電廠強化燃燒的角度分析,外加電場對于微尺度火焰燃燒特性產生的影響,這與電場闡述對于真實火災的影響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一些學者通過對交流電場對火焰在絕緣電線上傳播特性影響進行分析,綜合分析交流電的電壓以及頻率等因素產生的影響,發現火焰的傳播速度會受到電壓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在電壓高于臨界值的時候火焰就會熄滅。對于固定的電壓其火焰傳播速度會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出現2個顯著的變化區域,在較低的頻率區間范圍中火焰的傳播速度會由于頻率的增大而減小,而在較高的頻率區間范圍中,火焰的傳播速度則就會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大,甚至會高于無電場條件下火焰的實際傳播速度。因此,要綜合電線通電影響對其系統分析。
也有的學者通過對通電導線的燃燒特性分析,了解了煙顆粒的型譜特征,發現導線在點燃的過程中會隨著通電電流的減少而增大,火焰的高度與其體積則會由于通電電流增大而不斷增大,利用實驗數據凝血擬合分析可以發現導線火焰傳播速度一通電電流之間平方之間為正比例的規律特征。
分析現有的已經進行的電流變量以及燃燒特性之間的相互影響,集中分析外加電場以及燃燒之間的相互影響,尋找強化燃燒以及增強燃燒穩定性之間的最優電場參數設計,發現外加直流以及交流電場具有較為顯著的強化燃燒、提升燃燒穩定性的效果,基于離子角度分析可以發現外加電廠強化燃燒有著嚴格的范圍要求,在燃燒過程中如果電場過強就會出現燃燒熄滅等問題,發現電線電纜類型的火災,是由于電纜線芯過載發熱,引燃絕緣皮而導致的,在火災中電纜可能還是處于通電的狀態,而通電電纜則在電纜絕緣層的燃燒中會對火焰的形態以及蔓延的速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從整體上來說,現階段針對此內容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就是對參數變化規律的定性描述研究較多,對火災規律的發生機理有待深入分析,各項參數預測模型數據有待增加。
通過分析可以了解,導線在通電時燃燒的強度以及火焰傳播的速度會顯著增強,因此在制定電線電纜火災規范以及標準過程中,不能以不帶電時的電纜燃燒實驗數據作為主要的依據,以免造成規范與實際不符的現象出現,影響電纜滅火的有效性。
3 結語
電纜火災在帶電條件之下的燃燒符合實際狀況,因為實驗的手段相對較為復雜,其實現的難度較大,在研究中還是存在諸多的問題與不足。分析現階段電線電纜帶電燃燒測試的特性研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為我國電線電纜研究提供更為全面的參考與支持。
參考文獻
[1]梁偉.電線電纜帶電燃燒研究進展[J].建材與裝飾, 2018, No.532(23):242.
[2]楊帆, 尤波. 電力電纜的帶電診斷與故障處理的技術研究[J].低碳世界, 2018, 186(12):18-19.
[3]楊亮, 趙婧, 李瑋瑜.電線電纜燃燒性能分級體系與試驗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7,36(6):74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