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政 郭思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為了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我們將環保節能建設作為發展的重要原則。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占用耕地的情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對耕地資源造成浪費,通過耕作層表土剝離和復墾利用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起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作用。該文通過實例進行研究,對表土剝離和復墾利用技術進行具體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節能環保;表土剝離;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S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對耕地資源進行一定程度的占用,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我們可以將耕地資源的表層土壤進行合理的剝離工作,使用專業的搬運設備轉移耕地表土資源,可以選擇適合的區域進行土地資源的保管。在需要進行土壤的復墾時,我們可以將存儲的表土資源進行復墾,可以作為公路的綠化帶等區域。為了保證剝離與復墾技術的應用質量,我們需要選擇適合植物種植的表土資源,并進行合理的保存工作,避免土壤資源的變質。
1 耕作層剝離再利用中的問題
1.1 規劃不科學
耕作層剝離再利用中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規劃工作的科學性不足,沒有很好地和城市規劃以及土地利用規劃結合起來,從整體上來看,規劃水平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是舉例來說,有部分地區的土壤剝離區域和堆土場地之間的距離較長,所以運輸成本高昂。在正常情況下,需要剝離30 cm厚度的土壤,如果運輸距離為3 km,單是運輸成本,就達到了每畝2 500元,如果運輸距離為7 km,則運輸成本增加到4 000元每畝。所以這樣看來,高昂的運輸成本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工作人員以及開發方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到表土利用率。耕作層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利用,而經過長期堆放,則會流失大量有機物質,無法達到預期的使用效果。所以這樣看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效益。
1.2 約束機制不足
當前我國對于該問題,仍然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給予支持。很多用地單位占用了部分耕地,并且已經履行了有關補充耕地、繳納費用的義務。但是表土剝離這項施工內容需要的費用較高,象工程費用和人工、設備使用費用,很多企業的開發意愿較低,反而直接壓占的成本更低。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考慮,更快地達到招商的效果,對于企業直接占地是默許的態度,也進一步阻礙了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的開展。
1.3 技術標準不完善
不同的填土區對于土壤有著不同的要求,但是并非所有取土區域都適于耕地,所以需要統一技術標準,在取土前進行充分認證,保證工作的合理性。當前的現狀是我國在該問題上的標準并不明確,無法給土壤剝離認證工作提供相應的支持,也無法結合具體條件來進行分區,相應地,環境評價工作也無法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質量評定以及堆放技術都沒有具體的標準可以依托,很多專業化工作的開展阻力重重。
2 耕作層封剝離再利用的對策
2.1 剝離器械的選擇
在正常情況下,工程占用水田需要剝離耕作土層為0.4 m、旱田以及園地需要剝離0.3 m、林地需要剝離厚度則為0.2 m。正常情況下需要采用機械施工,應用單斗挖掘設備、推土機以及鏟運機等。
2.2 施工方法
剝離施工開始前,需要將土層當中較大的樹根和石塊予以清除,將其運輸到剝離區域外。在施工過程中,應用推土機設備將土壤堆到臨時堆放點,邊角位置需要采用挖掘機設備來進行開挖,剝離施工完畢后,將耕作所需要的土層運輸到儲存區域存放。
2.3 剝離事項分析
(1)如果需要改造為水稻土剝,剝離施工需要在土表干枯、可以承擔人的重量之后再進行剝離。
(2)耕作層土壤堆放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地帶堆放,如有需要可以開設排水溝。
(3)在尚未進行土壤剝離的區域,應禁止施工設備運行。
(4)做好土層保護工作,避免土層受到化學成分污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3 耕作層土壤的運輸
在正常情況下,剝離的耕作土層并不適宜立刻使用,而是需要應用汽車來將土壤運輸到指定地點,在可以應用后再向指定覆土區域運輸。原則上應采用最短距離來進行運輸,在裝車、運輸以及卸載過程中需要避免土壤成分損失。
對于耕作層剝離的方案選擇來說,最為直接的因素就是成本,成本中包括了剝離技術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儲存成本等,所以成本的衡量是多方面的工作。表土剝離和復墾區之間的距離如果較長,勢必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可以就近選擇合適的距離進行運輸,從而有效降低成本,具體工作中需要注意下列問題:
其一,耕作層應用自卸汽車來進行物料的運輸,但是一方面需要遮蓋處理,避免在運行過程中土壤損失、避免污染環境,同時也要保證同一車內只有一種類型的土壤。
其二,將剝離區域的土壤充分壓實之后再開展相關施工工作。
最后,注重施工天氣選擇,禁止在雨天開展該施工內容。
4 表土堆放的技術要求與防護措施
(1)確定儲存區后,首先應利用人工或機械清除儲存區范圍內的樹根、石塊、建筑垃圾等異物,并對堆土區域進行壓實修整,做到地面平整。
(2)土方堆放應由里向外進行,自卸汽車后退行駛并將土壤傾倒于距入口最遠的地方,依次向入口推進。禁止運輸機械對已堆放土壤的碾壓,以免破壞剝離表土的土壤特性。
(3)存儲區四周或儲存區匯水處沿坡腳外側0.5 m開挖排水溝,以排除雨水及滲水。根據現場實際地形排水溝按地勢做成一定坡度,溝底寬0.4 m,頂寬1.2 m,深0.4 m,內邊坡比1∶1。
(4)存儲區在地勢較低處坡腳采用臨時擋土墻(編織土袋)攔擋加固,防止水土流失,編制裝土擋土墻根據耕作層土壤回填進度,采用人工分層堆碼,并與回填邊坡設計坡度保持一致;擋墻采用梯形斷面,頂寬0.6 m,下底寬1.2 m,總高1.0 m,邊坡比1∶0.3。
(5)儲存的土壤堆放高度一般為2m,≤5m,頂部向外側做成一定坡度,外邊坡坡比取值1∶2,確保穩定。
(6)剝離后的土層堆放時應在土體上覆蓋土工編織物,避免在搬運過程中產生揚塵。
統一對表土留存區掛牌。每個表土留存區都必須設立統一的標志牌,名稱為“棄土場表土存放標示牌”,藍底白字;標識牌要標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儲存位置、表土來源位置、擬利用位置、儲存時間、負責人;標牌為金屬框架結構,離地1.2 m。
5 結語
根據上述的研究可知,通過表土剝離和復墾利用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不但可以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對于環境的破壞性,滿足國家的發展要求和理念。我們在進行公路的建設工作時,需要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對該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保證公路建設符合國家的環境管理要求。該文對表土剝離和復墾利用具體工作環節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希望可以為表土剝離和復墾利用施工技術今后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譚驅雪.表土剝離與再利用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7):26-29.
[2]楊紫千,劉小慶,王秋兵.表土剝離再利用方向及路徑[J].中國土地,2017(11):28-29.
[3]梁健健,姚勝彪,林同立.不同耕作地表土剝離再利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37(22):18-22.
[4]彭剛,劉洋.關于表土剝離與再利用工作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國土資源,2017(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