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友蘭
一、中學生職業規劃生涯教育存在的原因
1.就業前景不樂觀
每年我國都有大量的中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成功升學,而不得不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人多粥少的局面使就業壓力一年大過一年。中學生年齡小,又缺乏社會經驗,不管是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還是專業能力都無法匹敵成年人,致使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十分羸弱,在職業選擇方面處在極為被動的地位。
2.職業困擾較嚴重
中學生與社會接觸較少,課堂上所學的學科知識難以支撐學生對社會職業的全面認識,學生不了解社會職業的屬性,不知道自己理想的職業是什么、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尋找職業,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充實自己,好讓自己可以更有就業競爭力,學生存在嚴重的職業困擾得不到及時的指導和排解,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
3.職業興趣不高
大多數學生在被問及自己的職業興趣時表現的很茫然,問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都大多與未來的職業沒有關系,這與學校依舊堅持應試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學校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法營造了教育大環境,使得學生忽視了對自身興趣愛好的培養,沒有形成培養職業興趣的意識。
4.職業生涯與心理健康教育落后
美國在上世紀就對中學生實行了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教育,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中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而我國從大學階段才開始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課程。中學階段職業生涯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席使得中學生對相關知識信息缺乏基本的認知,這也是造成中學生缺乏職業規劃意識的根本原因。
二、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心理學融合的必要性
中學階段是學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是決定性格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會實現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容易產生較多的心理問題,比如人際關系不協調、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緊張的學習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對未來比較迷茫等,這些心理問題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愈演愈烈,導致學生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無法實現身心健康的發展。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上正確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學會自強、自尊、自信,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為職業生涯規劃奠定良好的基礎,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中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探析
1.明確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是發展心理學視角下良好高效開展中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學生人格的成熟化,具有更直觀的目標導向,而職業生涯教育的側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職業理想,是對學生未來職業選擇與發展潛力的挖掘,雖然二者在各自領域有著不同的教育側重點,但是卻都以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將二者的教育目標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時增強應對職業環境的心理素質與承受能力,提高對職業興趣的關注,在接受職業生涯教育時更清晰的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明確奮斗方向。
2.優化教學內容
要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框架之中,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比如自我認知教育、個性健全教育、意志品質教育等等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互滲透。具體而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開展入學適應教育、專業教育、自我探索教育,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中學階段的責任,強化學生的自我認識,引導學生了解就業方向、專業培養目標等。中年級學生要引導學生分析自身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優化學生的職業個性,并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認識社會,恰當的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并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知識的講授,優化心理素質。對于高年級學生就要多提供就業信息、宣傳就業政策,及時疏導學生的就業壓力,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
3.強化師資力量
學校要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要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職業生涯規劃中產生的心理困惑進行及時的個體輔導。在班級內設置職業生涯互助小組,定期對彼此之間存在的職業困惑或者規劃想法進行交流,通過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加強學生之間自我教育與自主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制定貼合自身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還可以由班主任、心理教育教師和學科教師共同組成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小組,給予學生心理問題與職業問題上的幫助與指導,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良好的發展。
4.創新教學方法
以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集體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一對一的個體輔導,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將個體與團體的教育方法相結合。比如利用談心、聊天等個體輔導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出現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興趣發展的照顧,要盡可能多的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般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利用職業技能訓練、關鍵話題探討等集體輔導的方式解決學生間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幫助學生在轉折期做好選擇。
總之,中學應當將職業生涯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的基礎上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泰山. 中學生生涯發展指導的重要意義[J]. 大眾心理學,2014(9):18-19.
[2] 王憲偉. 有關個性化就業指導的發展心理學思考[J]. 當代職業教育,2013(1):80-83.
(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