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用了明朝林鴻的詩句“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要求廣大黨員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
縱觀一些部門和地區,“一語不能踐”的黨員干部為數不少。這種人把黨的方針政策掛在嘴上,把為群眾解憂紓困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就是不想方設法去落實。他們用大而無當的口號、華而不實的數字裝門面、顯政績,去基層調研也是前呼后擁,走走形式,拍幾張照、握幾次手、開幾個不解決問題的會就完事大吉,至于基層單位的問題困難、民生的難點痛點,能繞則繞,能躲則躲。
還有的黨員干部讀書不少,似乎做到了“讀萬卷書”。他們作講話、寫文章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理論水平貌似很高,可是仔細查究,套話、空話、原則的話多,沒有幾句自己的話,沒有幾句“老百姓的語言”。這種講話、文章不區分對象、不結合實際,生搬硬抄,令人生惡。黨員干部讀書再多,不能轉化為破解難題的實招、真招,就成了“無的放矢”,“讀萬卷書”豈不就成了“萬卷徒空虛”?
當下,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少領域、不少地區的改革都進入了深水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只有敢于直面矛盾和問題,不在難題上繞著走,拖著辦,才能顯示出一個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那么,如何破解基層的難題呢?
深入群眾,聽取民意。近年來,北京市創新城市管理,實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第一時間集合相關部門,解決百姓最渴望解決的問題。如今,黨員領導干部閑坐辦公室的少了,駐村駐企駐基層單位蹲點、幫扶的多了,深入調研走訪群眾,在基層摸實情、“拿方子”的多了。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桿秤,領導干部彎下腰來訪實情、辦實事,他們自然愿意說出“掏心窩子”的話。
沉下心來,聚焦問題。與人民群眾利益攸關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環境等問題,往往歷史原因與現實困難錯綜交織,解決起來不會一蹴而就。我們要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創新方法、拿出實招,以釘釘子精神下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問題,把發展的難點、民生的痛點當作著力點,一錘接著一錘釘,方向明確、意志堅定,立下愚公志,吃得萬般苦,把一個又一個問題解決掉。
清單管理,隨時發力。需要面對的挑戰、需要化解的風險、需要克服的困難、需要補齊的短板,都是推進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對問題應拉出清單,抓住關鍵問題、難點問題不放,集中力量解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明確落實機構和負責人,隨時掌握進度、糾偏扶正,督促問題最終解決。
“一萬年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這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寶貴經驗。無論什么時候,黨員干部應始終滿懷深情厚意,到人民群眾中問政尋策、解決困難,把民生短板補齊、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實落好,不負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