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近期,美國特里同(Triton)潛水艇公司的一個研究小組拍攝了泰坦尼克號沉船的視頻,以評估其狀況并預測其惡化的軌跡。該公司稱這是發現其殘骸近14年來的首次此類探索,發現沉船 “被海洋吞噬,并退化到了其原始狀態”。泰坦尼克沉船自1985年在紐芬蘭南部海底被發現以來,已經成為全世界爭相考察探索的焦點,受到數百名探險家、科學家、電影制作人、救援人員、游客以及聯邦監管機構的探訪。所有人都認為,這艘曾經輝煌的巨輪正在迅速解體,被一分為二,矗立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床上,并且正慢慢地被鐵銹、腐蝕性鹽、微生物和深海生物所吞噬。
(編譯自The New York Times網站)
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美國和丹麥的人口健康數據,發現污染對人體的損害可能不僅限于心臟和呼吸系統,也可能擾亂人們的大腦,增加患抑郁癥、躁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風險。該研究表明,空氣質量差會導致躁郁癥的發病率增加29%。污染物可能以多種方式進入大腦,要么經由鼻子直接吸入大腦,要么進入肺部間接影響大腦。生活在空氣質量最差的環境中的人比生活在空氣質量最好環境的人患人格障礙的概率高162%,患精神分裂癥的概率增加了148%。雖然這些發現需要進一步的分析,但這促使科學家們更多地關注精神疾病的環境因素。
(編譯自Gizmodo網站)
面對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各地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目前人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災難應對上,而很少討論戰略性地、有序地撤離危險地區。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則指出,有時候從危險地區撤退而不是與之抗爭,實際上可以為社區創造新的機會。該文強調了撤退的可行性,反駁了“撤退完全基于海拔、靠近海岸等地理因素”的觀點,同時還闡述了社區如何實施有序的撤退,以滿足更廣泛的需求。有關專家稱,其實撤退與社會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文化地理學都有些許關聯。如果社區能夠實行戰略性撤退,不僅可以減輕人們的后顧之憂,而且還會改善他們的處境。
(編譯自The New York Times網站)
一位來自英國伯明翰、雙腿截肢的9歲女孩兒近期在紐約時裝周上走秀。小女孩兒名叫黛西—梅·德米特,先天患有腓骨半肢畸形,即腿部腓骨部分或全部缺失,這意味著她在18個月大的時候就需要截肢。黛西現在一直依靠假肢行走。不久前,她作為法國某兒童時裝品牌的模特昂首亮相紐約時裝周的T臺。此前她還曾參加過倫敦兒童時裝周。某兒童時裝品牌對黛西積極樂觀、笑對生活的態度贊賞有加:“我們相信美是第一位的。我們的服裝是為了增強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以及培養、包容、鼓勵多樣性。”
(編譯自CNN網站)
考古學家在英國南部海域發現了一個木制平臺,根據碳年代測定法,結合樹木年輪數據以及遺址深度顯示,它已有8000年歷史。該平臺的大部分完好無損。上一個冰河時期結束不久,海平面就大幅度下降,早期的人類可以向北遷移至英國并建造起這樣的木制平臺。后來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最終將平臺吞沒,黑暗、寒冷、潮濕的環境使得木材免于腐爛。科學家們猜測它可能用于建造船只,是英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最完整的木制結構。這個重要的發現有助于專家研究了解該地區早期的木工技術甚至遠古時期的相關活動。然而該海域也正在遭受著侵蝕,專家認為目前應該著重考慮的是如何保護此類重要遺址。
(編譯自Gizmodo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