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皎 朱 國 曹玲珍 朱培民 王 萍 朱韶華 陳秀青
(上海市寶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1999)
肥料運籌是水稻高產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目前關于氮肥運籌對水稻產量、產量構成因素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已有較多研究,但對新育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的需肥特性還缺乏系統研究。“寶農407”是上海市寶山區寶常良種繁育場最新選育而成的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具有稻米品質優、食味品質極佳等突出優點,在2017年和2018年寶山區粳稻優質米食味品嘗會上均獲得第1名。為探明優質粳稻“寶農407”栽培中基蘗肥與穗肥的適宜施用比例,筆者進行了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生長和產量的影響試驗,以期為“寶農407”的高產優質栽培提供理論依據。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于2018年設在寶山區羅涇鎮寶豐園合作農場內進行,供試田塊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2.1%、全氮含量為1.61%、速效磷含量為10.6 mg/kg、速效鉀含量為98.0 mg/kg、pH為7.2。
供試水稻品種為優質中熟晚粳稻“寶農407”。在總施氮量為240 kg/hm2的條件下,氮肥運籌按基蘗肥與穗肥的施用比例為10∶0、9∶1、8∶2、7∶3、6∶4 進行設置,分別用 T1、T2、T3、T4、T5表示,以T0為無肥對照區(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總施氮量為0)。每處理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24.5 m2(長7 m,寬3.5 m)。試驗區四周留寬1.45 m的保護行,中間設寬0.5 m的灌排水溝,小區間統一采用厚塑料片隔離,實行單排單灌,防止串水串肥。試驗小區田間具體排列見圖1。
水稻于5月16日播種,6月9日移栽,采用機械化插秧,栽插密度為31.95萬穴/hm2(株行距為25 cm×12.5 cm),每穴栽插3~5苗。肥料施用按試驗設計實施,氮、磷、鉀肥配施比例統一為N∶P2O5∶K2O=1∶0.3∶0.3,其中,磷、鉀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按試驗設計施用。各處理基肥施氮量相同,占試驗期間總用氮量的30%,在最后1次耙田平整前連同磷、鉀肥一并施入;分蘗肥分2次施用,具體施入時間為移栽后7 d(第1張新葉展開)和第1次分蘗肥施后10 d,第1次施用量占分蘗肥總量的30%,第2次追施剩下的70%;穗肥均在倒3葉露尖時(8月3日)一次性施入。基肥選用45%三元復合肥(15-15-15),追肥(分蘗肥、穗肥)選用46%尿素,具體肥料運籌及施用量見表1。其它水漿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統一按照當地常規稻機插栽培相應的培管措施執行。

表1 各處理氮肥運籌及施肥量設計(單位:kg/hm2)
1.4.1 苗情動態考查及生育期記載
水稻移栽成活后,調查各小區基本苗數,并做好苗情定點考查和生育期記載。定點考查及生育期記載具體方法同大面積生產。
1.4.2 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測定
于10月24日進行人工收割,每小區收割30穴,單獨脫粒,去雜、曬干后稱重,按14.5%水分含量換算實際產量。同時,各小區取具有平均莖蘗數的植株5穴,測定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千粒重。
1.4.3 稻米品質
將水稻收獲、脫粒、曬干后,每小區取凈稻谷500 g,依照GB/T 17891—1999的標準由上海市農技中心統一委托有關單位測定稻米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堊白度、粒長、透明度級、堿消值級、膠稠度等。
1.4.4 食味指標
采用大米食味計(JSWL200),近紅外測定稻米的蛋白質含量、直鏈淀粉含量及綜合食味值。
由圖2、圖3、圖4可知,5個施肥處理的莖蘗數隨分蘗肥施用比例的減少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其中,以T2處理的最終成穗數和高峰苗數為最高,分別為383.1萬穗/hm2和485.7萬苗/hm2;T5處理的高峰苗數排列第2,為466.5萬苗/hm2,最終成穗數為338.7萬穗/hm2;T1、T4處理的高峰苗數最低,均為389.85萬苗/hm2,最終成穗數分別為324.0萬穗/hm2和328.05萬穗/hm2。
由圖5可知,在“寶農407”各生長時期不用氮肥運籌對株高的影響不大,且到水稻成熟期,各處理的水稻株高基本一致,說明不同氮肥運籌對水稻株高的影響較小。

圖2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莖蘗動態的影響

圖3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高峰苗數的影響

圖4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成穗數的影響

圖5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株高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施肥處理中,隨著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產量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其他產量構成因素的變化趨勢不明顯。其中,有效穗數以T2處理最高,為383.1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和每穗實粒數均以T4處理為最低,以不施肥對照為最高;實產以T3處理為最高,達8 289.75 kg/hm2,以T4處理為最低,為8 040.75 kg/hm2。

表2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從有效穗數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可知,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142 6,說明有效穗數與產量的相關性不大。見圖6。

圖6 有效穗數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稻米糙米率的影響不大。由表4可知,不同氮肥運籌處理間的稻米碾米品質、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也均無明顯差異。以上結果表明,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稻米品質的影響不大。

表3 “寶農407”稻米糙米率的方差分析

表4 不同氮肥運籌對“寶農407”稻米品質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產量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不同氮肥運籌對水稻株高、稻米碾米品質、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的影響均不大。在本試驗條件下,當純氮施用量為240 kg/hm2時,以基蘗肥∶穗肥為8∶2的水稻實產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