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屈佩 ●孫鋒

月23日至24日,首屆“俄羅斯—非洲”峰會在俄羅斯索契召開,吸引國際媒體關注。“俄羅斯試圖復興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與中國和西方國家展開競爭”,法新社的這一報道代表了許多西方媒體看待首屆俄非峰會的態度。不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引述俄專家的采訪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在非洲將成為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這符合兩國和非洲國家的利益。
據介紹,此次峰會由俄羅斯和埃及擔任聯合主席國,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主持,主題為“俄羅斯和非洲:釋放合作潛力”。俄新社23日報道稱,非洲大陸54個國家中的43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此次峰會,還有規模龐大的企業、政府機構和組織組成的代表團。這樣的峰會是“前所未有”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普京23日在峰會致辭(如圖)中表示,非洲國家越來越受到俄羅斯企業的關注,過去5年來,俄羅斯和非洲大陸的雙邊貿易額增加了一倍以上,超過200億美元,但這個數字依然太小,未來四到五年內,俄有信心使俄非貿易額擴大一倍。他表示,俄羅斯希望擴大在非洲的存在,系統性地支持非洲大陸的發展,包括向非洲提供貿易優惠、免除非洲國家的債務負擔、共同抗擊傳染病、開展教育合作等。
“為何普京將整個非洲邀請到索契”,俄新社23日以此為題發文,分析莫斯科如此重視非洲、并與西方以及中國展開合作競爭的原因。文章稱,蘇聯時期,莫斯科在非洲獨立運動和國家建設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之后,莫斯科在非洲的影響力下滑。為了重返非洲、擴大俄非合作,俄羅斯下了很多功夫。非洲擁有廣闊機會,俄羅斯和非洲在軍事合作方面有著深厚淵源,在安全方面有合作需求,現在正是開展合作的好時機。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米赫耶夫23日在峰會上表示,俄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非洲供應價值40億美元的武器。
“去非洲!俄羅斯投資找到了溫暖的地方”,《俄羅斯報》23日的報道稱,俄非峰會有望簽署數百份協議和合同。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教授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接受該報采訪時,總結了中國在非洲取得成功的關鍵點:中國給非洲帶去了先進技術,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努力避免挑起群體沖突。 普京21日接受塔斯社采訪時表示,發展和鞏固與非洲國家的關系已成為俄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他指責西方國家對非洲國家施加壓力,進行恐嚇和勒索,“試圖通過類似方法奪回在前殖民地失去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普京指出,俄羅斯所追求的并非重新劃分非洲大陸的豐富資源,而是與其他國家文明競爭,進一步推進俄羅斯與非洲各國友好合作關系。
但西方媒體普遍以警惕態度看待俄羅斯“重返非洲”。法國廣播公司23日稱,俄羅斯希望利用手中的資源和外交軍事優勢在非洲增加影響,彌補過去十多年來在非洲的缺席。“普京以強勢態度重回非洲,但能否快速見效,前景不明。”美聯社稱,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對非洲大陸的興趣逐漸減弱,俄羅斯則努力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試圖復興在冷戰時期建立的關系”。彭博社23日稱,“普京在中東輕松打敗美國、爭取關鍵盟友后,進入非洲大陸競爭”。
對于西方媒體有意炒作“中俄在非洲競爭”,俄衛星通訊社25日引述對喀山聯邦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羅曼?佩尼科夫采夫的采訪說,“從經濟實力看,中國的能力強于俄羅斯,不過俄羅斯在軍事領域有大量經驗可以與非洲國家分享。因此,角色劃分不會給我們和中國的伙伴關系帶來麻煩。”他說,“在非洲與中國公司展開激烈競爭對俄羅斯沒有意義,尋找能夠實施的聯合項目更容易,如軍事裝備市場。”▲
環球時報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