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林
(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湖南 婁底 417000)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課程標準》)對歷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出了識記、理解、運用三個層次的要求。“識記”部分的內容是要求學生記憶背誦的,它是“理解”和“運用”的前提。初中畢業歷史學業考試標準對考試內容中的“識記”部分作出如下相應的規定:
識記:要求記住構成歷史基礎知識的時間、地點、人物、文獻、事件等要素,識別重要的圖、像、畫;以及通過閱讀和觀察、感知和體驗的過程去獲取歷史信息,并能準確地表達出來。凡《歷史課程標準》中使用知道、了解、列舉、說出、講述、簡述、復述等行為動詞的內容為識記層次。
在《婁底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指南(歷史)》(2018版)中考考點總數為164個,其中要求識記的知識點就占了108個。因此,學生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必須對基本的歷史事件進行識記和理解。其中記憶是理解和運用的基礎,更是思維能力的基礎。如何讓學生花更少的時間準確地記住歷史事件,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以下是我在近幾年的中考備考中進行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在歷史科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他們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記不住,容易混淆。為了讓學生能更準確地記住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我給學生總結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數多項聯記法即把發生在同一年的歷史事件歸納列舉出來以加強記憶。如發生在1861年的歷史事件有: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標志著洋務動動開始;洋務運動中曾國藩創立安慶內軍械所;俄國農奴制改革開始;美國內戰開始……
(二)采用逐次連續數記憶法,即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把連續發生的歷史事件歸納出來。如: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內戰爆發的導火線;1861年南方挑起內戰;1862年聯邦政府為扭轉戰局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3年葛底斯堡大捷成為戰爭的轉折點……
(三)采用間隔等差數列記憶法,即按一定的數字規律把發生的歷史事件整理出來以便于記憶。如:1937年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由此開始;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二戰全面爆發;1941年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獲得勝利,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二戰結束;1947年冷戰開始;1949年新中國成立,北約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對比記憶法是在初中歷史復習備考階段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一些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其共同的規律或特點,不同歷史事件之間又會有或多或少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容易混淆。學生在記憶時要把這些內容進行歸納,找出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異同,在對它們進行歸類和比較中加深印象,深化理解。
如復習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時,我們常對二者通過表格形式進行如下對比,使學生對這兩個知識點由朦朧逐漸變得清晰。

俄國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根本原因 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封建幕府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目的 擺脫農奴制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 擺脫淪為半殖民地危機,發展資本主義人物 亞歷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時間(都在19世紀60年代)1861 1868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內容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自由勞動力)2必須高價贖買一塊土地(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資本)政治方面: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創辦近代企業,引進西方技術;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軍事方面:改革封建軍制,建立近代化軍隊;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影響 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成為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但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淪為半殖民地危機。但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共同點:性質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時間都是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影響都有使本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但改革都不徹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啟示成功的改革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堅持科教興國。
對一些歷史事件的影響或意義的記憶,由于內容比較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記下來,或者記了之后容易忘記,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教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來進行理解記憶。為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我給學生提煉出“沖破”、“煥發”、“促進”、“創造”這四組動詞,先根據文藝復興的相關內容理解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這幾個詞語,再來組織語言。
圖示記憶法是在教學中通過利用各種圖形、圖表對歷史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以便于記憶,這種方法比較形象、直觀,記憶效果也比較好。如“三角貿易的過程”可以概括為:西歐(商品和槍支彈藥)——非洲(黑人奴隸)----美洲(金銀和生產原料)-----西歐。
可以用圖表表示為:

從上圖中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出三角貿易的經過,同時可以概括為:歐非美,出中歸,帶武器,販黑奴,得金銀。這樣,學生便能快速、準確地記住這一知識點。
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重復是記憶之母,我國當代著名橋梁設計專家茅以升八十多歲高齡還能熟練地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一百位以內的數。有人問他有什么記憶訣竅,他的回答是:“重復!重復!再重復!”
在中考備考中,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點,我通常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抓重點,攻難點,反復強調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內容、性質、意義等因素,然后再通過即時的課后練習進行鞏固,并進行課后的即時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