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的對于畜牧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同時對于質量的要求也不斷的提升。目前我國有很多的地區通過運用先進技術發展豬的健康養殖,并提升了豬肉的質量和口感,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養殖方式得到改善,正在向現代、健康、科學的方向轉變。
1.加強生態豬的養殖宣傳。相關的衛生監督和執法部門應該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或是條例,不斷提升養殖戶的健康養殖意識,這是生態養殖的關鍵。然后,可以建立生態豬養殖的示范基地,全方位推進生態豬的養殖,生產更多的無公害生豬產品,并且進行推廣,實現豬肉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的健康綠色。另外,相關的執法部門應該做好質量的監督,對于一些非法養殖的行為堅決抵制和追究,促進豬的健康養殖事業可持續發展。
2.選擇合適的品種和飼料。為保證豬的質量,在養殖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選擇良好的品種來進行飼養,種豬的選擇是十分的重要的,可以選擇一些適合當地的生長環境的品種,新選擇的豬種應該身體健壯且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強。另外,雜交豬由于其育肥的周期短、抗病能力強等優點,一直非常適合養殖戶來飼養。為豬選擇優質的飼料,注意飼料的儲存和保管,避免霉變的飼料使豬患病。應該充分保證豬飼料的質量,選擇高質量的專用飼料,可以選擇專用的預混飼料,保證其營養。
3.優化養殖環境。養殖環境的優化能夠有效保證豬的健康生長,養殖人員應該定期打掃豬圈,并且定期進行消毒。豬舍的建設應該是遠離居民住戶,應該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污水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另外,豬舍的建設應該是坐北朝南,以保證能夠有充足的陽光照射,提高豬的免疫力,保證豬舍的空氣流通。
4.構建健康養殖模式。在豬的養殖過程中,養殖模式一直是養殖戶思考的一個重點問題之一,只有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健康養殖模式,才能夠有效促進養豬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將養豬業和種植業緊密的結合,將一些農作物或田間草料變成有機飼料,將養豬產生的廢物制作肥料還田,變廢為寶。
1.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會影響豬的身體健康和體重,導致豬食欲下降、體重下降等,預防和治療這類疾病應該保證豬圈的通風以及溫度適宜,若是這些條件不能保證的話,都會對豬的消化道帶來一定的危害。若是豬一旦出現消化道問題,應該及時用藥,將藥物和飼料混合,同時及時打掃豬圈的環境,保證其衛生。然后還應該注意飼料的質量,避免病從口入。
2.豬瘟。豬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一旦感染豬瘟,對于豬群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對于豬瘟,目前還是采用消毒和隔離的方式,定期進行疫苗注射,保證食物、水、生長環境的干凈。同時,對于感染疫情的死豬,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處理不當出現交叉感染。
3.豬呼吸道疾病。豬呼吸道疾病也是由養殖環境和飼料的喂養等因素引起的,若想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應該在養殖過程中做好定期的環境清潔工作,其次,感染病情之后,不能盲目用藥,要運用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應該嚴格的把控藥量。
4.皮膚病。這類疾病相較傳染性疾病來說病情和危害輕一些,傳染性和死亡率也比較低,癥狀也比較的明顯,也比較容易早發現和早治療。以豬丹毒為例,一旦感染之后多是發熱,然后四肢和胸腹處出現疹塊。這類疾病可以通過疫苗注射進行預防。感染后可以注射青霉素或抗血清,根據體重進行藥量的配比。

綜上所述,豬的養殖是一項細致且較為復雜的工作,在養殖的過程中感染疫病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此需要養殖戶掌握更多的健康養殖知識,并且做好各項疾病的預防,進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豬感染疾病的幾率,以達到提升豬的飼養質量,促進養殖戶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