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逸,徐 勇,夏偲禹,翟志遠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1258)
鋼卷運輸是軋鋼工藝的重要一環,前承軋線打捆成形的鋼卷,后接鋼卷成品庫。而鋼卷步進梁輸送機(下文簡稱“步進梁”)是實現鋼卷運輸功能最重要的設備。步進梁以其多工位,小步距,動靜相結合的特點,具有與其他設備良好適配,低生產事故率的特點,方便穩定的、快節奏的自動化生產。受機械特性限制,單個步進梁不足以滿足長距離鋼卷運輸要求,需要采用多個步進梁聯動運輸。通過分析及改進步進梁聯動關鍵邏輯,對步進梁聯動的邏輯設計有指導作用。
熱軋薄板廠17 800 mm 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L1 生產控制系統主要采用西門子PLC300/PLC400/TDC,其中運輸區域主體設備采用PLC400 控制。鋼坯自軋線軋制成薄鋼帶,入卷取機卷曲成形,再經打捆機打捆,完成鋼卷成品工藝,開始運輸過程。由于卷取機為3 臺并行設置,所以相應有3 臺打捆機組、3臺運卷小車。鋼卷經由運卷小車運上步進式快速運輸鏈鞍座,再由1#步進梁接卷后運。鋼卷上1#回轉臺后,較少部分帶取樣標識的鋼卷經檢查線小車運往開卷器開卷檢查,大部分鋼卷運往2#步進梁。最后鋼卷在2#回轉臺兩側分流,運往5#—6#步進梁或者7#—8#步進梁,由行車吊具運往各個成品庫。因為成品庫寬度過大,單個步進梁長度不能滿足運輸要求,所以采用5#—6#步進梁、7#—8#步進梁聯動運輸(圖1)。其中,原有3#—4#步進梁因工藝調整不再參與運輸過程,已經拆除。
步進梁控制邏輯如圖2 所示(圖中數字表示步數):步進梁待命時處于等待停止位,當其循環命令被觸發時,開始步進運作,先后讀取10 個位置信號,步進10 步。步進梁有3 種操作方式,分別為手動、半自動和自動,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操作臺旋鈕和上位機畫面均可切換操作方式。手動方式時,步進梁基本拋開步進梁控制連鎖,運作觸發方式為操作臺手動取卷手柄,可上下左右任意方向動作,操作方式為點動。手動方式為檢修、故障處理和零調提供了便利。半自動方式時,步進梁運作觸發方式也為操作臺手動取卷手柄,取卷手柄信號為“1”時,步進梁開始動作,直至動作方向的停止位信號為“1”時停止動作。半自動方式也為檢修和故障處理提供了便利。設備正常工作時采用自動運行方式,設備均無故障時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
圖1 運輸區域示意
所有步進梁的控制均調用同一個FC 塊(功能塊),每個步進梁給予其名稱相同數值不同的外部輸入變量,該FC 塊再輸出名稱相同數值不同的變量,供塊外調用。步進梁的步進動作主要控制邏輯均在塊內完成。該FC 塊共有54 個輸入輸出點位,主要包括步進梁使能判斷、工作模式判斷、自動模式判斷、運行觸發條件、關鍵位置信號、速度給定和步進梁步數。
圖2 步進梁步進邏輯
自動狀態且步進梁使能給出時步進梁控制邏輯可簡化表述為:自動觸發條件#AUTOTRG 滿足且步進梁步數為0 時,步進梁循環#CYCLE 置位。#CYCLE 置位且步進梁處于等待停止位,則步數為1。步數為1 時,程序給出一定水平移動速度且將垂直速度給為0,速度值轉化為一定電流值輸出給比例閥,比例閥驅動液壓缸動作,液壓缸帶動步進梁動作。當步進梁運行至取卷減速位時,步數變為2,水平速度變小,步進梁慢速前進,以減少水平移動停止時對設備造成的沖擊。當步進梁運行至取卷停止位時,步數變為3,程序給出垂直移動速度,步進梁上抬,同時把水平速度變為0,停止水平位移。當步進梁運行至上升減速位時,步數變為4,垂直速度變小,步進梁慢速上抬。當步進梁運行至上升停止位時,步數變為5,程序給出水平移動速度,步進梁接卷后移,同時把垂直速度置為0。以此類推,直至步進梁重新運行至等待停止位時,將變量#CYCLE 復位,步數清零。至此步進梁自動循環完成。
步進梁自動化設計有5 點需要注意的地方:①所有停止位行程應稍短于步進梁機械行程和液壓缸行程,避免對設備的沖擊和走不到位的情況;②為避免減速位故障時造成的設備停機,程序設計需“跳過”減速位邏輯。如步進梁前進取卷時,步數為1或者2 時,只要取卷停止信號來,步數直接變為3,開始上升運行。又如步進梁上升時,步數為3 或者4 時,只要上升停止位信號來,步數直接變為5,開始后退運行。這樣能避免各個減速位信號故障帶來的設備運行故障;③減速位信號的重要性要低于停止位。減速位信號故障時設備仍可輕故障自動運行,而一旦停止位信號故障時,設備只能手動運行,大大降低設備運行效率且設備沖擊較大,對操作工的操作要求也較高,所以一般情況不允許停止位出現故障;④需考慮手動和半自動的情況聯合設計程序;⑤需考慮到急停功能,在緊急情況下無論設備處于何種運行狀態,均能瞬時停止設備動作。
目前1780 mm 熱軋薄板廠運輸線的步進梁聯動為5#—6#步進梁和7#—8#步進梁。聯動控制都調用的同一個FC 塊。步進梁的步進聯動控制邏輯均在塊內完成。該FC 塊共有19 個輸入輸出點位,主要包括自動模式判斷、步進梁MTS(位移傳感器)行程數據、步進梁步數、等待位信號和步進梁聯動信號LINK。其中,關鍵點位為LINK,該信號是聯動的2 臺步進梁運行觸發的關鍵條件。圖3 以7#—8#步進梁為例,在操作臺步進梁切到聯動且步進梁自動模式運行時,說明LINK 信號對步進梁運行的影響。
由圖可以看出,LINK 信號對2 個步進梁的循環觸發至關重要。LINK 信號何時為0 何時為1 成為步進梁循環開始與結束的關鍵性因素。
2017 年12 月25 日,7#步進梁多次出現單動多走一個循環的情況,8#步進梁沒有動。12 月25 日夜班出現過3 次這種情況,于是上午9 點左右在IBA 曲線(即IBA 軟件捕捉的曲線)里增加7#和8#步進梁的STEP 監控點。
當日上午9 點55 分許,7#步進梁再次出現單動多走一個循環。10 點25 分許,又出現一次。結合之前的曲線分析,發現每次出問題時8#步進梁都要卡阻>4 s。初步判定是8#步進梁的故障導致7#步進梁的異動。后下現場發現8#步進梁的先導閥插頭量電壓只有2 V,更換插頭后恢復正常。
圖3 LINK 對步進梁循環作用
7#步進梁單獨多走一個循環的故障的直接原因為8#步進梁先導閥插頭軟故障。先導閥必須正常得電液壓油管路才能通暢,比例閥才能驅動液壓缸動作。該先導閥正常電壓為DC 24 V,2 V 過低驅動不了該閥動作。由于先導閥為期約4 s 的卡阻不能動作,導致8#步進梁的循環卡阻,于是8#步進梁循環走完要比正常時候多4 s。那么,為什么8#步進梁循環的延時會導致7#步進梁的誤動作呢?
分析PLC 程序發現,LINK 的置位條件為“7#8# 步進梁STEP≠0 或”,而復位條件為“8#步進梁STEP=0”。這將導致若7#步進梁STEP=0 而8#步進梁STEP≠0 時,LINK 為置位狀態。如圖3 所示,LINK=1 將導致7#步進梁的CYCLE 置位,7#步進梁開始新的循環。這種假定情形與現場故障現象一致。
聯合IBA 曲線分析,發現步進梁正常運作時,8#步進梁的循環總是比7#步進梁的循環先行完成,所以7#步進梁STEP=0而8#步進梁STEP≠0 的情況不會出現,程序漏洞沒有暴露出來。一旦8#步進梁循環滯后,LINK 置位不能復位,將導致7#步進梁開啟新的循環。
顯然,LINK 的復位條件為“8#步進梁STEP=0”是最直接致命的邏輯錯誤,因此考慮在LINK 的復位條件上修改程序。將LINK 的復位條件修改為“7#8#步進梁STEP=0 或”,保存并下載到PLC 的CPU。因為5#—6#步進梁和7#—8#步進梁聯動都調用的同一FC 塊,所以此程序修改也對5#、6#步進梁有同等效用。程序修改至今,聯動步進梁未再出現過一次類似故障,也未有出現因程序修改造成的故障。
設計步進梁自動化聯動運行程序時,需考慮到現場多個因素對步進梁運行造成的影響,考慮問題不能理想化。2 臺步進梁設備循環周期受現場條件制約,任意一臺步進梁都可能先走完循環,要綜合考慮各種情況,盡力避免程序漏洞。此例的程序修改方案并不是唯一方案,還可以從7#步進梁循環觸發條件、LINK 置位條件等入手修改。另外,實際聯動程序較為復雜,LINK 只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做程序修改時要注意避免其他邏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