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刻變革,對教育行業提出較高要求,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更是如此,在培養人才建設上,應致力于不同研究方向,如研究型、工程型和應用型等,這表明電子工程教育模式應打破常規教育模式,將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為大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本文重在分析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方案,為改善教育質量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現階段素質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在高校實行高等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應從傳統教育中跳脫出來,逐漸邁向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用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上,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又激發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技術升級、創新驅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是國家建設與發展的科學舉措和戰略性目標[1]。本文經初步探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內容,對高校優化課程改革路徑具有指導意義。
一、創新創業教育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總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的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創新性、創造性和實踐性;對于教育機構來說,應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除了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外,還要在構建以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體系,同時還要面向全社會,對于具有強烈創業欲望或是已創業的創業群體,采取分層次、分階段、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做法,強化對這類群體的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緩解社會嚴峻的就業創業問題。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目標來看,該教育在本質屬性上又是一種實用教育。
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分析
1. 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構建的教育體系中,主要是將專業基礎系統地傳授給學生,而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上,使其熟練掌握和運用電子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提供工程技術人才,如技術研究、產品設計、技術管理等。高校教育要適應改革模式,不斷優化教育方法,除了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專業素養,還要多方位、多角度培育創新創業能力。比如可結合課程內容,將創新創業內容融入其中,采取集中訓練方式,開展多項競賽活動,同時加大實訓基地建設,采取課上講解、課下實踐的方針。
2. 加強課程改革
優化課程內容,是確保人才培養進程的基礎保障,而基礎課程內容主要有5大體系,分別為計算機、電磁場、信號、電路及通信,可結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特點,創建一體化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在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上,重在為學生傳授信息與信號的獲取內容,同時,要分析市場環境下的影響因素,將信息與信號的技術處理與創業課程聯系起來,使其拓展為創業項目的開發與設計、運營及管理等方面,及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又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依托于信息技術,構建新型課堂,如微課、慕課及翻轉課堂等,將課程內容加以細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充分發揮引領作用,保障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創新思維能力[2]。
3. 加強實驗教學的建設
加強課程改革應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高校應給予實驗教學高度重視,打造富有創新創業理念的現代教學體系,這對于高素質人才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取分層教學的形勢,對課程內容、學生進行分層,促進學生不同層次的提高,同時充分應用電子信息技術,賦予分層教學新的活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4. 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傳統教育模式中重在對學生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而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展開,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提升。結合當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現狀,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時,應充分整合運用教學平臺,如實驗教學平臺、綜合實踐平臺等,還可創建創新創業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訓機會,比如,學生結合不同教學渠道,可充分參與各類科技活動和實踐項目,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時,高校要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創新創業資源,采取實驗室開放的形式,讓學生踴躍參與各種實踐活動,還可以采取教師對接形式,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科研互動,不斷探索科學研究精神、創新精神。此外,高校要打造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加強教師的學習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學術交流,重視對教學成果的研發,打造高質量教學團隊[3]。
三、結束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改革探索中,應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打造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應結合市場環境變化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優化素養引領、技能為本的課程體系,將創新理念貫穿在教學活動,采取多層次、立體化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綜合能力。因此,高校應跟進時代步伐、適應改革趨勢,打造富有現代教育特色的產教一體化,同時加強教師團隊建設,使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江華麗,林介本,張榮輝.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036(004):31-34,50.
[2]答朝陽,賀紀.推進電子信息工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路徑探索[J].數碼設計(下),2019,000(010):122.
[3]朱文武.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