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5日晚,先鋒控股集團、網信集團稱,48歲的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搶救無效,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去世。
張振新去世前,先鋒系公司正面對巨額債務危機。事件發生后,面對大量“假死”傳言,集團還貼出張振新的死亡證明進行駁斥。
張振新在外人眼中的形象低調、專業,曾在東北財經大學、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等學校接受教育。1994年,張振新成為上海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2000年成立大連網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即“先鋒系”前身,2003年創立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他依靠擔保業務起家,此后又通過融資、租賃等業務積累財富。
近年在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的飛速發展讓先鋒集團被視為業內的“金融帝國”。經過多年積累,先鋒集團擁有租賃、擔保、銀行、證券、互聯網、小貸等金融牌照,2013年成立的網信集團也是少數獲得C輪融資的頭部平臺之一。
2018年,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日趨嚴格和P2P“爆雷潮”爆發,“先鋒帝國”一步步陷入危機:其參股控股的幾家上市公司遭遇做空和平倉,投資比特幣損失上百億。2019年“先鋒支付”“網信證券”陸續遭遇監管。2019年7月“網信普惠”出現逾期,引爆債務危機。
7月23日,張振新公開解釋了公司遇到的危機:“資產端的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睂τ诒l問題的原因,先鋒集團CEO張利群認為公司涉足過多不熟悉的領域,交了很多學費。有接近張振新的人士稱,其手中的金融牌照都是“邊角”,沒有太大價值。
截至2019年10月8日,“網信普惠”累計借貸金額已經超過1652億元。張振新去世后,先鋒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并要求“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注銷公司”,集體推進對集團資產的處置和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