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培培 席駿鉆 湯金燕 陳璐 毛全高 沈錦華

摘 要 目的:分析醫院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審核管理成效及不合理典型處方情況,提升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合格率,為進一步改進提供思路。方法:制定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標準格式,開展持續的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合格率審核、考核。結果:門診藥房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不合理率由開始點評時的19.71%穩步下降,2017年第四季度第二類精神藥品不合理處方率為3.58%、2018年四季度不合理處方率只有1.48%,處方數上升了29%、不合理處方數減少了46.6%、不合理處方率下降了56%。結論:持續的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點評能夠提升處方合理率,但仍待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 第二類精神藥品 處方審核 管理 成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95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19)17-0050-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scription auditing and management of psychotropic drugs of class II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LU Peipei**, XI Junzuan, TANG Jinyan, CHEN Lu, MAO Quangao, SHEN Jin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ugao City, Jiangsu Rugao 226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rrational typical prescriptions of psychotropic drugs prescription review management in hospital,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sychotropic drugs prescription of class II,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Methods: The standard format of prescription for psychotropic drugs of class II was formulated and continuous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 for psychotropic drugs of class II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rate of class II psychotropic drug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decreased steadily from 19.7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valuation.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rate of class II psychotropic drugs was 3.58%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7 and only 1.48% in the same period of 2018. The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for class II psychotropic drugs increased by 29% while its number and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rate decreased by 46.6% and 56%. Conclusion: Continuous review of prescriptions for psychotropic drugs of class II can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rate of prescription but the rate still remai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class II psychotropic drugs; prescription review;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當今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學習和工作壓力在無形中加劇了人們緊張和焦慮的情緒,第二類精神藥品作為特殊管理的品種越用越多[1-2]。門診藥房需求量大、人群復雜、病情多樣,處方合理率不容樂觀[3-5]。為了規范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我醫院參照《藥品管理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精神藥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療機構處方審核規范》等制定了《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箋格式及管理辦法》,已進行了連續1年半的處方專項審核、考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照相關法規以及我院《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箋格式及管理辦法》對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5 653張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審核管理進行分析,觀察處方審核管理的成效。
1.2 方法
1) 制定審核標準 根據相關規范,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醫院《麻醉藥品(精二)處方箋格式及管理辦法》,并特別注明:①處方前記的內容(包括費別、日期、科別、門診或住院號、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住址、臨床診斷等)必須詳細如實的填寫;②處方開具的藥品名稱、規格要與電腦系統內的一致;③門診每張處方均不得超過7 d常用量,對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況的患者可適當延長至14 d用量,但必須注明理由,如:失眠癥患者需長期服用助眠類藥物(地西泮片等);癌癥疼痛患者需長期服用鹽酸曲馬多緩釋片;癲癇患者需長期服用苯巴比妥片;④用量用法必須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以內,如:鹽酸曲馬多緩釋片最大劑量為0.45 g/d;右佐匹克隆片最大劑量為3 mg/d,如需超劑量使用注明特殊理由;⑤用法不應為“prn”,用量應寫單位劑量的倍數而不是片數;⑥處方醫師簽名要清晰;⑦處方不得修改;⑧不得出現同一患者同時開具幾張處方的情況。
2) 每月列出不合理處方表現并標明具體醫師 如2017年6月:開具藥物超過15 d常用量的處方5張,主要為助眠類藥物處方(陳醫師2張,蘇醫師1張,郭醫師1張,龔醫師1張)。
3) 制定考核管理辦法 每月出據處方審核報告并交醫院實施行政考核,每張不合格處方扣績效100元。
1.3 觀察指標
觀察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不合理使用的改善情況,分析處方審核管理的成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自2017年6月開始處方審核管理后,至2018年12月,門診藥品處方共1 025 113張。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5 653張,其中不合理處方195張,不合理率為3.45%,一年半內不合理率明顯下降。
2.2 每月不合理處方率
進行處方審核管理的初期(2017年6—7月),不合理率即由原先的19.71%下降至5.33%,降幅明顯,并在持續1年半的處方審核管理后,不合理處方穩步下降、成效顯著。2017年第4季度第二類精神藥品不合理處方率為3.59%,2018年同期不合理處方率只有1.48%,處方數上升了29.2%、不合理處方數減少了46.7%、不合理處方率下降了58.7%(表1)。
2.3 不合理處方分類
隨著處方審核管理的實施,不規范處方(地址不全、藥名不對、劑量寫法不對等)減少較多、特別是地址不全處方迅速得到改變,適宜性(用法、適應證、用量)處方也有改進、但用量不合理處方變化不大。
2.4 同一醫師的不合理處方情況
以往的處方點評效果不佳,同一醫師常常連續出現不合理處方,為了考察該處方審核管理后同一醫師持續改進情況,便于對癥處理。因前一年未做該項統計,數據缺失,僅統計了2018年7—12月不合理處方醫師分布情況。這半年期間,與不合理處方相關醫師30人,其中同一醫師連續兩月出現不合理處方的有6人,即時整改率約80%,說明點對點處方審核管理效果較好。
3 討論
特殊藥品的處方審核、考核是醫療質量提升的主要手段,我醫院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通過近一年半的點評、考核,處方不合理率由2017年6月19.71%迅速下降為下月的5.33%、2018年12月平穩下降為0.82%。說明確定標準、持續審核、實施考核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特殊藥品處方合格率的方法。
盡管我醫院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經過近一年半的審核、考核,取得了較好的業績,但仍沒達到100%合理率,尚存在的問題:①最小包裝量大而導致的拆零不便;②門診高年資醫師處方合理率改進用該管理模式仍有困難。下一步擬對存在問題處方利用品管圈等手法進行點對點的當面溝通、多次宣教、改進考核[6]。門診高年資醫師因對電腦、手機等電子媒介使用率低,接收不合理處方數據的渠道少,以及相對固化的處方開具方式,不合理處方整改較慢,針對該特殊情況擬做專用(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不合理表現常見情況)提示卡,爭取做到處方合理率達到100%。
參考文獻
[1] 李曉平. 醫院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情況分析[J]. 中國藥業, 2017, 26(7): 82-85.
[2] 董江南, 黎蘇, 曲山丹, 等. 2015-2017年遼寧省腫瘤醫院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情況分析[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 33(6): 1528-1532.
[3] 毛秋霞, 洪順福, 張巧萍, 等. 門診藥房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7, 25(15): 105-106.
[4] 李紅. 第二類精神藥品的管理不容忽視[J]. 中國社區醫師, 2018, 34(17): 10-11.
[5] 索琳, 王佳, 孫麗麗, 等. 某綜合醫院門診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點評及不合理處方分析[J].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 2018, 27(2): 125-128.
[6] 楊明妍, 單敏, 白鶴, 等.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第二類精神藥品用藥交待率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16): 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