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鋼 劉華曄 雷振華 楊蘇
摘 要 分析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管理模式,結合首批駐巴基斯坦瓜達爾地區中國援外醫療隊的工作實踐,探索新型援外醫療的作用。在新模式下,既有利于援外醫療的技術的援助和輸出,又有利于受援國巴基斯坦瓜達爾當地民眾和駐巴基斯坦中資企業中方人員的衛生健康。對樹立中國國家的正面形象,提高巴基斯坦瓜達爾當地民眾的衛生健康水平,穩定海外工作的中資企業員工的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中國援外醫療隊 醫療外交 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9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 1006-1533(2019)17-0060-04
Analysis of the new management mode of the China-Pakistan Fraternity Medical and Emergency Care Center in Gwadar, Pakistan
WU Gang1*, LIU Huaye2, LEI Zhenhua3, YANG Su4
(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Nursing,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3. Beijing Red Cross Emergency Rescue Center, Beijing 100085, China; 4. Chinese Red Cross Foundation, Beiji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new management mode of the China-Pakistan Fraternity Medical and Emergency Care Center. A new mode of oversea medical aid in Gwadar was explor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first China medical team in Gwadar, Pakistan. Under the new mode,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organization dispatch, high-end technology assistance and output of the foreign aid medical aid, but also the health of the local people in Gwadar and the overseas staff in the Chinese funded enterprises.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positiv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Chinese nation, improve the health of local people in Gwadar and stabilize the thinking of employees of Chinese-funded enterprises working overseas.
KEy WORDS Chinese foreign aid medical team; medical diplomacy; management
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5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會見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強調,當今世界是一個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深度調整的世界,中國要發展,必須樹立世界眼光。援外醫療隊是我國對外衛生援助工作的基石,是國際友好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先后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區66個國家和地區派出醫療隊員2.3萬人次,累計診治患者2.7億人次,得到了受援國人民的充分信任和普遍贊揚[1-3]。
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部署和中國援外醫療及紅十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為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紅十字應急救援和備災協作,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中國紅十字會于2017年2月專門成立“絲路博愛基金”,并資助開展了中國-巴基斯坦急救走廊的“一帶一路人道救助計劃”等民生服務項目。2017年5月7日位于巴基斯坦瓜達爾地區的“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建設落成,這是中巴急救走廊的首個醫療急救單元。該中心由中方自主設計、整體援建的,并自主運營。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聯合巴基斯坦紅新月會,有步驟地在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建設急救單元,并在中國新疆喀什規劃建設中巴急救走廊應急指揮調度中心[4]。2017年9月我們首批中國援外醫療隊入駐瓜達爾,在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半年多的工作中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形成了一整套的自主運營駐外醫院和進行援外醫療隊工作管理的新模式。
1 瓜達爾地區中巴醫療急救中心的組建
駐瓜達爾地區的首批中國(紅十字)援外醫療隊受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聯合派遣,是國家衛健委派出的首支援非以外長期駐外的國家醫療隊,也是中國紅十字會首支援外志愿醫療隊伍。首批醫療隊在位于毗鄰瓜達爾港區的中巴醫療急救中心工作半年,隊員分別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婦產科醫院、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部分隊員參加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3年菲律賓“海燕”臺風襲擊、2015年的尼泊爾地震的救災工作,以及重大國際賽事和國內重大活動的醫療急救保障工作,隊員中有6名黨員,3名具有高級職稱。
與派駐其他國家的以技術支持為主的援外醫療隊不同,我們這支醫療隊是在2017年5月中方已經在瓜達爾基本完成醫療急救中心主體建筑的基礎上,當年9月進駐瓜達爾后進一步完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使之成為以急救為特色的小型綜合醫院,用以緩解當地缺醫少藥和衛生防疫落后的局面。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的設備、藥品、器械和耗材等按國內二級甲等醫院的配置,并由國內統一采購,海運至巴基斯坦。中心按中國標準建立一整套的醫療體系的制度、并需要處理好與巴方紅新月會和巴方醫護工作者、志愿者和后勤人員的協調工作。由于這次醫療隊是中國醫療團隊第一次常駐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醫療體制不同,很多方面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開展工作。首個站點的建立要求做到“模式可復制、經驗可推廣”,為以后站點的建設建立模板。在復制之前,先由中國醫療隊“輸血”,同時培訓當地醫護人員,力爭兩年內把成熟的第一個站點無償移交給巴方。位于巴基斯坦瓜達爾的是中巴急救走廊第一個站點,是樣板工程,是成敗的關鍵。
醫療隊所在瓜達爾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省內安全局勢嚴峻,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及俾路支省解放軍等恐怖和分裂組織活動比較頻繁。援外醫療隊不斷接到針對瓜達爾地區或在巴中國人的安全警示。為保證隊伍安全,醫療隊員工作和生活的活動受嚴格限制。瓜達爾地區經濟欠發達,而且幾乎無商業可言,大部分的生活物資和辦公用品均需要委托中國港控或項目部到數百公里以外的卡拉奇等地采購。水通過電話預約由港區的海水淡化廠給醫療中心的儲水罐注水,發電機用的柴油由隊員攜帶油桶到港區的加油站灌裝,然后自己給發電機加油,醫療急救中心的保潔工作也由隊員負責。隊員們都是醫護人員,但在醫療急救中心,往往需要兼職做很多后勤保障工作。
4 醫療,防疫和保障統籌安排
醫療急救中心實行6 d工作制,24 h醫療急救保障制。特別是為了方便港區建設者的就醫需求,在營區另辟醫務室,工作日每天開設夜門診。對接診的當地民眾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充分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就診量逐步增長,得到了當地民眾的一致好評。瓜達爾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龍頭,擁有大量的來自中國的企業和建設者,他們日夜奮戰在建設的第一線。但是瓜達爾地區經濟欠發達,缺醫少藥,中資大企業為了解決就醫難問題,往往會從國內采購一部分常用藥品隨工程隊帶往瓜達爾,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專職的醫務人員。建設者的衛生健康問題令人擔憂,而且工作人員一旦生病,工地又往往遠離大城市,就醫非常不方便,有時不得不盡早回國治療。有什么不舒服了,服用自認為有效的藥物,怕生病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醫療急救中心正式運營后,建設者在異國他鄉生病了,有來自祖國大醫院的醫生進行診斷、化驗和治療,服用的是國內可能使用過的藥品,內心感到十分踏實。更重要的是沒有語言障礙,病人可以更準確地敘述病情,醫生可以更加明確地向病人解釋病情和治療的注意事項。援外醫療在幫助提高當地的醫療衛生水平的同時服務我國的海外建設者,能夠更加穩定建設者的思想情緒,穩定軍心,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在援外醫療隊開展工作初期,醫療隊接診了大量的皮蟲叮咬患者,同時也注意到住宿營地存在生活垃圾、廚余垃圾、野狗、動物糞便、污水等環境衛生問題。針對公共衛生安全和潛在疫情,援外醫療隊第一時間與駐港各單位溝通,開展公共衛生調查,對公共衛生、滅蠅和防止疾病擴散等工作給出相應建議,制訂衛生防疫措施協助各個單位開展消殺和防疫工作,準備科普教育課件深入各工作區和宿舍區進行公共衛生科普教育,并對相關情況發展持續跟蹤。經多方共同努力,援外醫療隊未再發現疑似或確診的甲類和乙類傳染病,港區公共衛生及整體環境也大幅改善。在日常工作中與中資企業、安保、軍方建立溝通機制,全體隊員參加數次現場急救演習,并且參與制定恐襲撤離方案,明確援外醫療隊如遇真實恐襲撤離所需要擔當的角色和執行的任務。
為將中巴友誼根植于下一代,醫療隊開展了針對瓜達爾地區法曲爾小學總共450名學生的體檢、營養狀況調查和健康檔案的建立等工作,同時對當地港務局人員進行健康指導和體檢,這兩項工作獲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評價。特別感人的是當第一批學生體檢結束時,為了表達對醫療隊的感謝和敬意,一位叫Mahwash的小姑娘特地為醫療隊演唱了《友誼地久天長》,當時的場面非常感人。
通過對中巴醫療急救中心管理工作的不斷探索,中心和醫療隊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這些新的模式下,既有利于援外醫療隊的組織派遣、高端技術的援助和輸出,又有利于巴基斯坦瓜達爾地區民眾和中資企業中方人員的衛生健康。對樹立中國國家的正面形象,提高巴基斯坦瓜達爾當地民眾的衛生健康水平,穩定海外工作的中資企業員工的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時期援外醫療模式探索六個結合[EB/OL]. [2018-11-26]. http:// www.nhfpc.gov.cn/gjhzs/mtbq/201308/9b97799b191a41b2b8 650d8904789c07.shtml.
[2] 李嘉, 宋林子, 張鴻祺, 等. 對新時期援外醫療模式探索的初步思考[J]. 中國病案, 2016, 17(6): 46-49.
[3] 宋林子, 吳宇彤, 張鴻祺, 等. 短期專家型援外醫療模式實踐與探討[J]. 中國醫院, 2016, 20(6): 79-80.
[4] 中國首個援巴醫療隊入駐瓜達爾港[EB/OL]. (2017-09-24)[2018-11-26]. http://news.163.com/17/0924/03/ CV2N36ML00018AO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