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夏瓊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730050)
柴家峽水庫位于蘭州市西固區梁家灣,上距八盤峽電站約17.9km,下距蘭州市約32km。柴家峽河段分二級開發,上一級為河口水電站,下一級即為柴家峽水電站,兩壩址相距10.83km。

圖1 柴家峽水電站地理位置示意圖
柴家峽水庫河道較順直,河道斷面呈U型,正常蓄水位1550.5m時,相應庫容1660萬m3。平均水面寬282m,平均水深6.3m,河道比降0.74‰,水庫長度10.65km,河床由沙卵礫石、砂壤土組成,庫沙比0.39。水庫蓄水后壩前壅水高度小于10m,水庫無調蓄能力。屬河道型水庫。
柴家峽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的低水頭徑流式水電站,與上游已建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水電站同步運行,其入庫引用流量將直接受到龍-青段已(擬)建梯級水電站群徑流出力補償調節的影響。柴家峽水電站水利水能計算采用黃河龍-青段梯級水電站群聯合補償調節方式計算。在設計水平年2015年前后,黃河上游龍-青段中有龍羊峽、拉西瓦、尼那、李家峽、康楊、公伯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小峽、大峽和青銅峽等梯級水電站建成聯入西北電網。按水電站群保證出力最大的原則,進行聯合運行調度,以龍羊峽水庫為補償水庫。八盤峽至柴家峽區間流域面積15856平方公里,占柴家峽壩址控制流域面積的7.2%,但區間徑流量很小,因此以八盤峽水電站各年各月出庫流量作為柴家峽電站的入庫流量。
柴家峽水電站工程主要任務是發電,建成后向蘭州地區提供電力,用以滿足本地區持續增長的負荷發展需求。
原可行性研究階段,從本電站地形條件、水庫淹(浸)沒損失、梯級銜接及動能經濟等因素考慮,對1549.5m、1550m和1550.5m三個不同正常蓄水位方案進行了綜合分析與比較論證,如單從水電站能量指標和發電效益來看,正常蓄水位高的方案有利,但是從梯級銜接水位(柴家峽上游梯級為河口水電站)及對庫區504廠浸沒的不利影響考慮,柴家峽水電站正常蓄水位在科研階段初步選定1550.0m。
1991年11 月《柴家峽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是:同意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550.05m,并應經常按此水位運行,即使在汛期,一般也不降低水位運行。
柴家峽水庫調節庫容小,不考慮該水庫本身的調洪作用。根據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確定設計和校核洪水位。因此,大壩設計洪水位為1551.60m,校核洪水位1553.4m。
黃河干流八盤峽-柴家峽河段沿岸現有提水灌溉面積2萬多畝,最大提水流量約6m3/s,其灌溉提水要求完全可以滿足。
柴家臺位于柴家峽水電站大壩與西沙黃河橋之間的黃河北岸,全長4.1km,高程1550-1534m,臺地1000畝,既有大片的農田,也有大片的沙坑荒地。柴家臺村,后靠護山,山巒疊嶂;前臨黃河,波浪滔滔。
這里上風上水,光照充足,是上帝賜予蘭州人民的鉆石寶地。黃河、蘭州、電站、休閑等綜合開發,喚醒沉睡了千萬年的鉆石寶地,為蘭州人民的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促進作用,其潛在的近期經濟效益超過數十億,遠期經濟效益更是無法估計。
蛤蟆灘灘地位于柴家峽水電站大壩與西沙黃河橋之間的黃河北側,長約4km,寬處約300m,灘地1000余畝,高程1545-1534m,既有大片的撂荒的農田,也有大片的沙坑與荒地,雜草叢生。
按照國際標準構建超級的水上運動公園,不但是人們體育休閑的場所,而且是旅游的好去處。同時,可以在蘭州舉辦水上運動項目的國際比賽,提高蘭州的知名度、美譽度。
從柴家峽水電站大壩上游庫區北側設置渠首,傍黃河北岸西固柴家臺開鑿修建長8.2km、寬50m、深3m的渠道至安寧南坡坪老龍頭,通過搬遷儲油罐、高壓電線桿、削山造地后,在南坡坪形成150000m2湖面,構成具備多功能的老龍頭水利樞紐,再分流到金城金水道、安寧桃花溪、功能動脈管,潤澤蘭州。
對黃河柴家峽水電站運行期庫區水文情勢變化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制定環境保護措施,建議地方政府加強對柴家峽水電站庫區庫周及重要支流的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等主要污染源的治理清理工作,進一步保證水庫蓄水運行后庫區水環境質量,可改變蘭州的空氣質量,調節該區域的降水量,為蘭州市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做貢獻,提高整體人居環境。
1)重金屬污染:雖然水庫建成后本身并不產生污染物質,但大壩對水流的阻隔和調節使用,使河道自然徑流發生變化,改變河流對污染物質的遷移轉化過程,影響水庫和水庫下游水質。河流中重金屬極易吸附在泥沙顆粒表面,同泥沙一起遷移。一旦水庫建成之后,將形成滯水區,對泥沙起沉淀作用,吸附態重金屬隨泥沙沉積在庫底,底泥中重金屬不斷累積,對水生生物會造成很大影響。另外水庫排沙期,大量的重金屬隨泥沙排往水庫下游,影響下游水源水質。
2)水體富營養化污染:水庫建成后,在同樣的入庫水質與區間相同污染匯入強度時,由于水庫庫區河段水文情勢條件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水庫水質不同程度的變化。在豐水期,由于庫區河段水量較大,各斷面流速較大,污染物在庫區河段的停留時間較小,難以產生富集;在枯、平水期,受水庫蓄水影響,在相同流量下,河段流速相對較小,污染物在庫區河段的停留時間較長,入庫污染物在庫區河段內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富集[1]。
對庫區水質進行取樣檢測,選擇BOD5、NH3-N、TP、TN、重金屬汞為水庫水質的預測因子來分辨污染源來源。本著“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方針,從源頭做預防,嚴格環境準入,環評與排污許可管理有效銜接,細化污染物排放方式、濃度和排放量,嚴格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要求。嚴格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和產能過剩、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重金屬和其他具有重大環境風險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同時,監測因庫區蓄水引起的地域性氣候變化,建議建立自動雨量監測站。保證運行期水庫下泄不少于128m3/s的流量,使庫區水體中的污染物難以產生富集,保障下游河道生態用水。
環評大數據系統初步建立,環評機構和人員管理更加規范,夯實環評的技術基礎。
1)參與對象:可能受到開發區建設影響、關注開發區建設的群體和個人。
2)參與內容:應向公眾告知開發區規劃、開發活動涉及的環境問題、環境影響評價初步分析結論、擬采取的減少環境影響的措施及效果等公眾關心的問題。
3)參與方式:可采用媒體公布、社會調查、問卷、聽證會、專家咨詢等方式。
黃河柴家峽水庫位于蘭州市西固區境內,是蘭州市的寶貴資源、優勢資源,必將對蘭州市的規劃建設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黃河柴家峽水電站運行期間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