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
【摘 要】新形勢下,高層次人才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加大,當前各省市“人才大戰”如火如荼。大學生是高層次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吸引大學生在本地就業是各省市“人才大戰”思考的重要問題。論文以大連市為例探討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需求與存在的困境,力求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支持。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igh-level talent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talent war" is in full swing in all provinces and cities.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level talents. How to formulate policies to attract college students in local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think about "talent war". This paper takes Dalian Ci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needs 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strive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需求;對策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need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8-0108-02
1 引言
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近十年以來,特別是2018年、2019年,多個省市上演“搶人大戰”,發布了高層次人才引進新政,包括落戶獎勵、“零門檻落戶”等措施,有的省市甚至打出了幾年內引進百萬名大學畢業生的口號。這陣仗,前所未有。據統計,每年全國應屆畢業本科生、研究生約834萬余人①,可見大學生在高層次人才中占有舉足輕重的比例。如何有的放矢地鼓勵與安置大學生就業對各地圓滿完成“人才大戰”意義重大。然而雖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大學生需求量大,但大學生依然存在就業難的困境。本研究旨在通過探討大學生就業需求與現實就業崗位之間的差距,及時了解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透析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情況產生差異的深層次原因,為地方政府解決好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借鑒與參考。
2 研究內容
2.1 大學生就業現狀與對策
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與訪談的形式進行,本研究選擇了包括2所211大學在內的5所在連高校進行調查,理性分析大連市大學生就業需求。此次調查共發放了900份問卷,回收了703份,問卷回收率超過75%。調查針對大連市大學生在擇業時,對工作崗位以及工作環境等工作特征預先設定的最低標準等重要指標。
2.2 用人單位招聘情況和已就業大學生的情況
通過對經常來此次調查鎖定的5所大連高校招聘的320家用人單位和對5所高校2017屆、2018屆已簽約的大學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和己簽約畢業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大學生就業需求。
3 就業基本情況
3.1 本科生就業情況
調研的5所高校近年每年本科生生源分布于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遼寧省生源占30%。具體學科分布如表1所示。
被調研高校本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連續9年在95%以上。其中,升學占就業總人數的10%,出國占就業總人數的5%,受雇工作占就業總人數的近80%。據畢業生任職數據分析顯示,畢業生到不同性質的單位比例基本保持穩定,民營企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去向,約占60%。進入黨政機關、部隊、事業單位和名優企業以及考研、出國的人數持續增加,超過畢業生總數的45%。從就業地域流向看,選擇在遼寧工作的畢業生最多,占畢業生總數的50%左右,其中超過80%選擇在大連就業。從就業單位行業分布看,50%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傳輸、衛生、制造業和建筑等行業。
3.2 研究生就業情況
被調研高校生源分布于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遼寧省生源占15.6%。2016年年終在遼就業率31.3%,在連就業率30%;2017年年終在遼就業率32.4%,在連就業率29.5%;2018年年終就業率(截止到2018年12月3日)在遼就業率32.9%,在連就業率29.8%。在遼就業率每年小幅遞增,在連就業率基本維持在30%左右。
4 促進大學生在本地就業的相關對策建議
①提高城市薪資待遇,從根本上增強留遼留連吸引力。目前大連市各企業薪資待遇不高,在當前各大城市人才領域“搶人大戰”的形勢下,不利于吸引畢業生留連就業[1]。建議提高薪資待遇,尤其是高校畢業生群體,以2018屆建筑學畢業生為例,在本市建筑設計院工作每月薪金不足3千元,而在貴州同類型企業,畢業生每月薪金近1萬元。薪資待遇的差距直接影響畢業生就業地域的選擇。②加大對留連工作畢業生的政策性支持。根據畢業生的不同需要,在租房、購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留連的后顧之憂,某校2017屆護理學院某畢業生在連就業單位實習工資只有2000多元,每個月租房約為1200元,在連生活成本較高,直接影響畢業生留連就業的熱情。因此,應提供更多創業優惠和扶持政策讓助力創業學子了解申請和享受創業扶持和孵化的流程,切實幫助在校生和應屆畢業生在連創業。③省市建立健全就業工作推進指導工作機制。希望省市就業工作主管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就業工作推進指導工作機制,優化就業創業工作政策,引導畢業生在遼在連就業,例如,實施“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層就業項目;引導畢業生科研項目在遼創新創業,為遼寧振興服務;結合遼寧省、大連市經濟發展工作總體戰略布局,借鑒省外就業工作經驗,梳理整合全省高校在遼在連就業工作思路,確保在遼在連就業工作目標具有指向性與可操作性。
【注釋】
①《2018年教育部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報告》。
【參考文獻】
【1】趙放,劉雨佳.構建政府與高校共同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協同機制[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9(0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