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東 胡東升



摘要? ? 為研究商品有機肥與化肥配合的平衡施肥技術,在水稻上開展了商品有機肥應用效果和施用模式試驗。結果表明,在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條件下,施用商品有機肥對水稻有較明顯的增產作用,水稻主要生長性狀、產量和經濟效益等較常規施肥有顯著提高,同時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在土壤肥力中等田塊,水稻施用商品有機肥2 250 kg/hm2、尿素162 kg/hm2效果較好。
關鍵詞? ? 水稻;商品有機肥;經濟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11.062;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0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商品有機肥主要是指來源于植物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其目的是培肥地力、改善作物品質、增產增收以及促進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型[1]。與單施化肥相比,農田施用商品有機肥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防止土壤板結、協調土壤水氣熱狀況,具有增加土壤養分與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與作物產量的作用,能夠使土壤變得疏松肥沃[2-3]。本文以太湖縣目前正在推廣的商品有機肥為研究對象,圍繞穩產、優質、安全的生產目標,按照多年來總結的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模式和操作經驗,以有機肥替代基肥中的化肥,在推薦施用量與推薦施用方法的基礎上,系統地研究水稻生產上商品有機肥與化肥的平衡施肥技術,為進一步研究商品有機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8年5—10月在太湖縣天華鎮朱河村進行,耕作方式為水稻—油菜輪作。供試土壤類型為潴育型水稻土,砂泥田土種,土壤pH值5.3,有機質22.3 g/kg,全氮1.56 g/kg,堿解氮110.32 mg/kg,有效磷16.25 mg/kg,速效鉀70.32 mg/kg,土壤綜合肥力評價為中等。
1.2? ?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水稻,品種為Y兩優17,該品種為當地主推品種之一。供試肥料:商品有機肥(顆粒狀),為太湖縣主要推廣使用的有機肥(氮磷鉀≥5%,有機質≥45%);45%復合肥(15-15-15),為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尿素(含純N 46.4%),為市售。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施用商品有機肥和常規施肥2個處理,其中以常規施肥處理作對照(CK)。常規施肥處理基肥施45%復合肥(15-15-15)525 kg/hm2,分蘗肥施尿素180 kg/hm2,穗肥施尿素82.5 kg/hm2;施用商品有機肥處理基肥施商品有機肥2 250 kg/hm2,分蘗肥施尿素162 kg/hm2。試驗采用隨機設計,5次重復,小區面積33.33 m2。處理間設隔離行,盡量消除不同處理間系統誤差。
1.4? ? 試驗實施
試驗于2018年5月5日播種,6月5日施基肥及移栽,6月12日施分蘗肥,7月5日施穗肥,7月9日防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8月3日防治三化螟、稻飛虱、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水稻種植采用人工栽插方式,基肥撒施后與耕層土壤混合均勻,分蘗肥和穗肥采用撒施方式,其他栽培措施完全一致。
1.5? ? 調查內容與方法
試驗于移栽基本苗期(6月5日)、分蘗中期(6月10日)、分蘗盛期(7月2日)調查水稻莖蘗數,9月25日調查有效穗數;試驗期間對水稻的生育動態、經濟性狀進行考察;水稻成熟后,各小區實打實收,記錄水稻產量。
1.6? ? 數據統計
采用Excel統計軟件與配對試驗方差分析方法進行數據處理。
2? ? 結果與分析
2.1? ? 對水稻莖蘗消長及生育期的影響
據田間記錄,與常規施肥(CK)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后,水稻分蘗盛期、始穗期、齊穗期均推遲2~3 d。由表1可知,與常規施肥(CK)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后,移栽基本苗期莖蘗數少0.28個/穴,分蘗中期莖蘗數多0.06個/穴,分蘗盛期莖蘗數多1.18個/穴;通過對經濟性狀考察可知,有效穗數少0.87個/穴。說明商品有機肥的施用對水稻莖蘗數及生育期有一定的影響。
2.2? ? 對水稻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常規施肥(CK)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有利于增加水稻株高、穗長、穗總粒數、穗實粒數和千粒重,但株高、穗長、結實率差異不顯著,穗實粒數差異顯著,穗總粒數差異極顯著;其中,株高、穗長分別較常規施肥(CK)增加2.18、1.02 cm,穗總粒數、穗實粒數分別較常規施肥(CK)多13.76、10.72粒,結實率少1.32個百分點,千粒重多0.3 g。
2.3? ? 對水稻產量與效益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常規施肥(CK)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水稻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均明顯增加(其中,理論產量增加1 246.20 kg/hm2,增幅為14.06%,差異極顯著;實收產量增加767.10 kg/hm2,增幅為8.91%,差異顯著);產值增加2 117.20元/hm2,增幅為8.91%;肥料投入增加189.00元/hm2,收益增加1 928.20元/hm2,增幅為8.88%。施用商品有機肥與常規施肥(CK)產投比分別為10.57、10.61,基本無差別。
2.4? ? 對水稻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由圖1可知,基礎土樣有機質含量為22.3 g/kg,試驗結束后,施用商品有機肥處理土樣有機質含量為25.4 g/kg,常規施肥(CK)土樣有機質含量為23.1 g/kg。與基礎土樣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處理土壤有機質增加3.1 g/kg,增幅為13.90%;常規施肥(CK)土壤有機質增加0.8 g/kg,增幅為3.59%。說明施用商品有機肥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增加。
3? ? 結論與討論
以商品有機肥作為水稻主要的養分來源,水稻吸收利用其所含養分的時間相對較晚,對水稻生育進程有一定的影響[4]。與常規施肥相比,施用商品有機肥水稻分蘗盛期、始穗期、齊穗期均推遲2~3 d,出葉速度、植株生長稍有延緩,有效穗稍有降低和全生育期延長。其原因可能是復合肥中的養分釋放較快,而商品有機肥中的養分(包括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釋放較慢。
在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條件下,施用商品有機肥對水稻有顯著的增產作用[5],水稻穗總粒數、穗實粒數、千粒重及產量較常規施肥有顯著提高,表明施用商品有機肥有利于改善水稻主要經濟性狀,促進水稻增產增收。為了減少化肥用量,促進化肥“減量增效”目標的實現,在土壤肥力中等地區,一季稻以施商品有機肥2 250 kg/hm2、尿素162 kg/hm2為宜。
商品有機肥作為基肥施用操作方便,并且有利于水稻吸收利用,促進分蘗發生和生物學性狀的形成。施用商品有機肥水稻收益較常規施肥增加1 928.20元/hm2,增幅為8.88%;2種施肥方式的產投比分別為10.57、10.61,基本無差別。本試驗是在前期經驗的基礎上設置的2種施肥處理的對比試驗,關于商品有機肥的肥料效應可進一步開展試驗研究。
試驗后采取施用商品有機肥和常規施肥處理土樣,與基礎土樣相比,有機質含量分別增加3.1、0.8 g/kg,增幅分別為13.90%、3.59%,可見施用外源有機肥是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徑之一[6]。本試驗未能對水稻的品質指標進行實驗室測定,但對2個處理的稻米進行蒸煮品嘗對比發現,施用商品有機肥處理的米飯口感較常規施肥處理好,這有可能是因為施用商品有機肥提高了水稻粗蛋白和直鏈淀粉含量[7]。
4? ? 參考文獻
[1] 劉秀梅,羅奇祥,馮兆濱,等.我國商品有機肥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調研報告[J].江西農業學報,2007,19(4):49-52.
[2] 彭娜,王開峰,謝小立,等.長期有機無機肥配施對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9(2):6-10.
[3] 高菊生,黃晶,董春華,等.長期有機無機肥配施對水稻產量及土壤有效養分影響[J].土壤學報,2014(2):314-324.
[4] 蘇瑞芳.商品有機肥對水稻生長及產量的影響[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6.
[5] 陶娟花.商品有機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7(6):111.
[6] 蘇瑞芳,李秀玲,張婉英,等.商品有機肥對水稻生長、產量及稻米品質影響[J].上海農業學報,2008,24(4):127-130.
[7] 于啟閩,羅財榮,廖文強.商品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水稻產量和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J].福建農業,2017(增刊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