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筱敏 楊飛


摘要? ? 為了摸清夏玉米對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為落實推進“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提供依據,2017年臨渭區土肥站開展了夏玉米氮、磷、鉀肥料利用率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區氮肥利用率為29.8%、磷肥利用率為21.0%、鉀肥利用率為35.0%,常規施肥區氮肥利用率為24.1%、磷肥利用率為16.5%、鉀肥利用率為34.6%,配方施肥氮、磷、鉀肥的利用率較常規施肥分別提高5.7、4.5、0.4個百分點。
關鍵詞? ? 夏玉米;肥料利用率;產量;陜西渭南;臨渭區
中圖分類號? ? S513;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1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位于關中平原東部,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常年種植玉米面積3.33萬hm2。為了摸清夏玉米對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1-2]現狀,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據全國農技中心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試驗的研究要求及陜西省推進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的實際需要,2017年在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開展夏玉米氮、磷、鉀肥料利用率研究。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臨渭區官底鎮左家村,試驗土壤為塿土,地勢平坦,肥力均勻,灌溉方便。播種前取0~20 cm土層化驗土壤養分狀況,結果為有機質15.2 g/kg、堿解氮73 mg/kg、速效磷17.7 mg/kg、速效鉀166 mg/kg,pH值7.9。
1.2? ? 供試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供試肥料為尿素(含純N 46%)、氯化鉀(含K2O 60%)、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 16%),以上均由市場購買。
1.3? ? 試驗設計
選擇當地有代表性的一個農戶地塊,先分成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2個大區,在2個大區中分別設置完全施肥區、無氮區、無磷區、無鉀區,共8個處理。3次重復,各小區隨機排列[3-4],小區面積30 m2。其中,測土配方施肥區純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202.5、75.0、60.0 kg/hm2;常規施肥區純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240、90、30 kg/hm2。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管理措施均一致[5-6]。
1.4? ? 試驗實施
試驗分2次施肥,其中磷、鉀肥于玉米四至五葉期開溝施入,尿素于玉米十至十一葉期開溝施入。2017年6月13日用單粒播種機硬茬播種,行距65 cm。10月13日玉米收獲前各小區隨機選取連續的20株玉米,進行田間測產和室內考種,測定預計產量,收獲時各小區實行單收單打,單獨計實產,并計算肥料利用率和肥料農學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肥料利用率(%)=(全肥區作物的產量-缺素區作物的產量)/100×100 kg籽粒吸收養分量/肥料純養分量×100;
肥料農學效率(kg/kg)=(某一特定的化肥施用下作物的經濟產量-不施特定化肥條件下作物的經濟產量)/肥料純養分投入量。
2? ? 結果與分析
2.1? ?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根據生長期田間觀察,主要表現在缺氮處理玉米生長勢、葉色較差,后期生育進程加快,較全肥區提早成熟2~3 d;無鉀區較全肥區下部葉片早衰;其他各處理對玉米生育期影響不明顯。
2.2? ? 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常規施肥大區各處理比較,以完全施肥處理產量最高,為8 700.0 kg/hm2;其次為無鉀處理,產量為8 305.5 kg/hm2;再次為無磷處理,產量為7 384.5 kg/hm2;無氮處理產量最低,為6 543.0 kg/hm2(表1)。完全施肥區較無氮處理、無磷處理、無鉀處理分別增產2 157.0、1 315.5、394.5 kg/hm2,增產率分別為32.97%、17.81%、4.75%。經方差分析,各處理間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
配方施肥大區各處理比較,以完全施肥處理產量最高,為9 298.5 kg/hm2;其次為無鉀處理,產量為8 499.0 kg/hm2;再次為無磷處理,產量為7 905.0 kg/hm2;無氮處理產量最低,為7 044.0 kg/hm2。完全施肥處理較無氮處理、無磷處理、無鉀處理分別增產2 254.5、1 393.5、799.5 kg/hm2,增產率分別為32.01%、17.63%、9.41%。經方差分析,各處理間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配方施肥較常規施肥增產598.5 kg/hm2,增產率6.88%,經方差分析,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