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專政

摘要? ? 有機-無機復混肥消除了有機肥和無機肥的弱點,將有機肥和無機肥各自的優點集中于一個載體,是未來肥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為驗證有機-無機復合肥的應用效果,在桐城市單季稻上開展了有機-無機復合肥應用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水稻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后不僅減施化肥132 kg/hm2(折純),減幅達28.03%;而且還能實現水稻增產870 kg/hm2,增產率9.62%以上。
關鍵詞? ? 單季粳稻;有機-無機復合肥;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11;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17-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桐城市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水稻生產中普遍存在有機肥施用不足,氮、磷、鉀養分比例不協調,部分地區土壤酸化較嚴重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問題,對到2020年實現化肥零增長壓力較大。有機-無機復混肥是一種既含有機質又含適量化肥的復混肥,具有富含有機質、提高氮磷鉀吸收效率、富含生物菌劑等優勢[1-3]。因此,開展了水稻施用有機-無機復合肥效果驗證試驗示范,以期為大區域化肥減量和品質提升提供技術支撐。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示范設在嬉子湖鎮松桂村長生家庭農場,面積0.25 hm2,前茬為冬閑田。土壤類型為下蜀系黃土發育的馬肝泥田,土體構型為APWB。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26.2 g/kg、全氮(N)1.28 g/kg、有效磷(P2O5)6.3 mg/kg、速效鉀(K2O)108 mg/kg,pH值5.1,容重1.26 g/cm2,孔隙度45.61%。質地中壤,灌溉條件好,旱澇保收。
1.2? ?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水稻,品種是當地代表品種鎮稻18,粳稻品種。
供示肥料:36%“嘉有”有機-無機復合肥(14-12-10,有機質15%,黃腐酸8%),26%“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10-4-12,有機質45%),54%“六國”牌復合肥(18-18-18),50%“六國”牌復合肥(25-5-20)。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常規施肥,基肥施54%復合肥600 kg/hm2,分蘗肥施46%尿素150 kg/hm2,穗肥施46%尿素150 kg/hm2、60%氯化鉀75 kg/hm2;“嘉有”有機-無機復合肥,基肥施“嘉有”有機無機-復合肥600 kg/hm2,分蘗肥施46%尿素150 kg/hm2,穗肥施50%復合肥150 kg/hm2;“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基肥施“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750 kg/hm2,分蘗肥施46%尿素150 kg/hm2,穗肥施50%復合肥150 kg/hm2。不設重復,示范面積各667 m2,每個處理為單獨田塊。各處理自然條件和其他田間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4? ? 試驗實施
5月25日播種,基質工廠化育秧;6月25日移栽,機插秧,行距25 cm,株距15 cm,每穴播5粒種子苗,移栽密度為133.5萬株/hm2。6月21日施基肥;6月30日追施分蘗肥,并用除草劑35%丁芐1.2 kg/hm2拌土撒施防治草害;8月20日用75%拿敵穩150 mL/hm2和10%稻騰450 mL/hm2+25%吡蚜酮300 g/hm2防治紋枯病、稻飛虱和螟蟲;9月20日用20%吡蚜酮600 g/hm2+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75 g/hm2防治稻飛虱、稻瘟病;10月20日開始斷水,11月18日考種并采集植株樣,11月25日收獲,分小區單打、單收、稱重[4-6]。
2? ? 結果與分析
2.1? ? 不同處理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水稻施用2種有機-無機復合肥后株高、千粒重、結實率、產量等經濟性狀均表現較好,有效穗數、穗實粒數差異不明顯。其中,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處理水稻穗實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均表現最好,實際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2個處理。
2.2? ? 不同處理的肥料應用情況
施用有機-無機復合肥處理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氮、磷、鉀肥施用量和總施肥量均低于常規施肥,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后減肥量最多,減少132 kg/hm2(折純),減幅28.03%。
2.3? ? 不同處理對水稻莖蘗動態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施用有機-無機復合肥最高莖蘗苗出現較常規施肥推遲5~6 d;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后分蘗消亡速度慢。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水稻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后不僅減施化肥132 kg/hm2(折純),減幅達28.03%;而且還能實現增產870 kg/hm2,增產率9.62%以上。因此,單季粳稻施用“豐仙”有機-無機復合肥,可以實現化肥減量增效、提高水稻品質的目標,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4? ? 參考文獻
[1] 管忠明,李明成.津大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墾殖與稻作,2005(5):41-43.
[2] 夏家武,何代福,胡現榮.不同復合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比較[J].安徽農學通報,2005(4):122.
[3] 王娟娟,錢曉晴,荊國芳,等.集成型化肥增效劑與復合肥混施的增產效果研究[J].江蘇農業研究,2001(3):26-29.
[4] 王昌全,李廷強,夏建國,等.有機無機復合肥對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1(3):241-244.
[5] 宋漢財,高繼杰,孫景芝,等.水稻施用有機無機復合肥效果研究初報[J].遼寧農業科學,1999(3):43-44.
[6] 曹紹書,劉建昌,蔣志謙.有機復合肥稻田肥效試驗初報[J].貴州農業科學,1999(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