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斐 譚禾平 韓海亮 趙福成

摘要? ? 本試驗依據一般大田鮮食玉米生產需肥量進行設計,采用復合肥+尿素作底肥一次性溝施、玉米專用緩釋肥作底肥一次性溝施2種處理,并以復合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的“一基一追”模式作對照,比較分析各處理對甜玉米新品種雪甜7401產量及產量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各處理甜玉米在產量和產量性狀上均無顯著差異,說明在本試驗設置條件下,采用一次性施肥模式代替傳統的“一基一追”施肥模式更適合早播大棚和地膜種植,同時可解決破膜追肥不方便的問題。
關鍵詞? ? 甜玉米;一次性施肥;產量;產量性狀
中圖分類號? ? S513.06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23-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ertilizer requirement of fresh corn in common field production. Two treatments(compound fertilizer+urea,slow-released fertilizer specially used for corn)were adopted for one-time ditch application as base fertilizer. The mode of "one base,one topdressing",which using compound fertilizer as base fertilizer and urea as topdressing,was taken as the contro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yield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of new sweet corn variety Xuetian 7401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yield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It′s explained that under the test setup conditions,one-time fertilization can be adopt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mode of "one base,one topdressing",as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early sowing greenhouse and plastic film planting,and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top dressing by breaking the film.
Key words? ? sweet corn;one-time fertilization;yield;yield-related trait
隨著鮮食玉米產業的發展,優質早熟甜玉米新品種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其種植模式也由普通的大田露地栽培轉變成了早播育苗大棚地膜移栽等促早種植模式,在此條件下,對肥料的施用量及高效輕簡施用方法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緩釋肥作為一次性施肥技術中的核心技術,已經在普通玉米種植中取得了較大進展,如陳? 旭等[1]綜述了我國長效緩釋肥的發展進程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張孝瓊[2]研究了緩釋肥在玉米種植及節肥要求的應用。此外,緩釋肥在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種植上也均有研究,結果表明,緩釋肥能更好地適應玉米種植的需肥要求,在省工節本的同時提高產量和品質[3-5]。但是對于甜玉米,尤其是優質早熟甜玉米新品種的一次性施肥技術方面研究較少。本試驗結合玉米專用緩釋肥及普通化肥溝施模式探索在優質早熟甜玉米促早栽培模式下可行的一次性施肥技術方法。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品種
供試玉米品種為早熟優質甜玉米新品種雪甜7401。供試肥料為玉米專用緩釋肥(28-11-12)、復合肥(16-16-16)、尿素。
1.2? ?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各處理施氮量一致,分別為玉米專用緩釋肥(28-11-12)825 kg/hm2于移栽前一次性溝施作底肥(A)、復合肥(16-16-16)600 kg/hm2+尿素300 kg/hm2于移栽前一次性溝施作底肥(B)、復合肥(16-16-16)600 kg/hm2于移栽前一次性溝施作底肥+尿素300 kg/hm2于大喇叭口期追施(CK)。3次重復,采用隨機完全區組設計[6],小區面積145.6 m2(18.2 m×8.0 m)。
1.3? ? 試驗實施
各處理均于3月8日育苗,4月5日移栽。采用地膜覆蓋方式起壟種植,壟寬1.3 m,每壟種植2行。5月16日吐絲散粉,6月8日收獲測產。
1.4? ? 調查內容與方法
在玉米乳熟期收獲計產,每個小區對角線選取3個取樣點,每個樣點取連續10株,共取30穗進行測產、考種。
2? ? 結果與分析
不同處理甜玉米產量如表1所示。對產量結果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A、B、CK之間產量差異未達到顯著性水平。
不同處理甜玉米果穗性狀如表2所示。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A、B、CK之間凈穗率、單穗去苞重、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差異均未達顯著性水平。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與常規“一基一追”施肥模式相比,玉米專用緩釋肥(28-11-1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復合肥+尿素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模式甜玉米產量無顯著差異,果穗性狀也
相似。由此表明,基于本試驗種植品種生育期短、移栽后前期需肥量大的特點,普通大田生產施肥總量已基本能滿足該品種的生長要求,并且在此條件下可以選擇類似的玉米專用緩釋肥或復合肥+尿素作基肥進行一次性溝施,均能解決地膜種植追肥困難的問題,同時省去追肥的人工投入。
4? ? 參考文獻
[1] 陳旭,朱森林,杜慕云,等.長效緩釋肥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現代化農業,2016(11):13-14.
[2] 張孝瓊.緩釋肥和“有機-無機”復合肥在玉米節肥生產上的應用效果[J].南方農業,2018,12(22):16-19.
[3] 趙海霞.玉米緩釋肥應用研究及適用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6(11):53-54.
[4] 王立娜.漢楓玉米專用緩釋肥應用效果[J].現代化農業,2018(8):29-30.
[5] 諸海燾.玉米專用緩釋復合肥對糯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上海農業學報,2009,25(2):45-48.
[6] 施儉,包士忠,郭棟.玉米專用緩釋肥應用技術研究[J].浙江農業科學,2011(4):83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