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毅 王忠 黃雪峰 林梅燕

摘要? ? 為了研究低溫處理對蝙蝠蛾老齡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本文比較了低溫處理(4、6、8、10 ℃)與常態飼養(15 ℃)蝙蝠蛾老齡幼蟲的體重、預蛹時間及化蛹率。結果表明,適合老齡幼蟲的預蛹溫度為6~8 ℃,高于10 ℃時預蛹存活率降低;化蛹期適宜溫度為6~10 ℃,濕度宜設置為70%。
關鍵詞? ? 蝙蝠蛾;老齡幼蟲;溫度;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 ? S899.9?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114-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at moth old larvae,this paper compared the weight,prepupa time and pupation rate of bat moth old larvae treated with low temperature(4,6,8,10 ℃)and normal feeding(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in prepupa stage of the old larvae was 6-8 ℃,and the prepupa survival rate? de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10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in the pupal stage was 6-10 ℃,and the humidity should be set to 70%.
Key words? ? bat moth;old larvae;temperature;survival rate
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屬蟲草科,功效眾多,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蝠蛾幼蟲后使幼蟲僵化,并于夏季條件適宜時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1-2]。冬蟲夏草由于保健效果絕佳,但野生資源有限,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人工培育冬蟲夏草是近年來許多科研人員重點研究的項目,通常情況下關注點都在卵的孵化、前期成長階段幼蟲的飼養研究等方面[3-4]。本文主要探討了低溫飼養對蝙蝠蛾老齡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材料
1.1.1? ? 試驗蟲源。低海拔人工實驗室內孵化的幼蟲飼養到7齡以上的老齡幼蟲。篩選健康活躍的老齡幼蟲輕輕放入玻璃培養皿當中并置于恒溫恒濕試驗箱內,每日9:00、13:00、17:00各觀察1次。
1.1.2? ? 器皿及設備。培養皿(90 mm)、恒溫恒濕試驗箱、鑷子、酒精、滅菌水。
1.2? ? 試驗方法
設置4組溫度(4、6、8、10 ℃),濕度保持在70%左右。每個溫度處理100頭,每個培養皿放入1頭老齡幼蟲,喂食的飼料為切成薄片的天然飼料(以胡蘿卜為主)[5-6]。試驗前需對試驗箱設置溫濕度進行校正,精準校正完成后,進行紫外滅菌消毒。試驗箱內加濕器使用高溫滅菌水,加濕器中的水每7 d更換1次,飼料與飼養器皿每15 d循環更換1次。試驗開展前,老齡幼蟲置于低溫無菌間內飼養,為了誘發蟲體抵抗力,需要進行溫差適應,具體為前2 d 4組試驗蟲統一在溫度10 ℃、濕度75%的環境下飼養;3 d后每2 d降溫1 ℃,濕度控制在70%。常態飼養對比參照組幼蟲置于無菌環境下,飼養溫度保持15 ℃,濕度70%。
2? ?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溫度處理間老齡幼蟲的體重有明顯差異,4 ℃情況下飼養120 d,老齡幼蟲體重增加30.6 mg;10 ℃條件下飼養120 d,老齡幼蟲體重增加 82.1 mg;常態飼養參照組15 ℃條件下飼養120 d,老齡幼蟲體重增加95.2 mg。
隨溫度降低,不同處理間預蛹、蛹的存活率有明顯差異。低溫處理對老齡幼蟲的預蛹時間有延長作用,10 ℃與4 ℃培養溫度下,預蛹時間相差15 d;4~15 ℃條件下,老齡幼蟲存活率基本呈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變化規律。另外,蛹的存活率在10 ℃飼養環境下最高,一是由于該溫度下取食量偏小,二是該溫度下飼養器皿中飼料的存放新鮮度較常溫條件好。
3? ? 結論
在高于10 ℃條件下飼養的蝙蝠蛾老齡幼蟲體重增長較快,預蛹周期較短,存活率低。在6~10 ℃條件下飼養的蝙蝠蛾老齡幼蟲雖然生長速率緩慢,體重增長較慢,7齡以上老齡幼蟲取食減少,伴隨著溫度的降低本身處于半冬眠的狀態,加上臨近預蛹期老齡蟲活動減少,基本不取食;但要注意低溫情況下水分濕度情況,幼蟲如果不取食或濾紙濕度不夠,極易引起老齡幼蟲干縮死亡,影響化蛹質量。保持新鮮含水量大的飼料對飼養環境有一定益處,另外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在臨近預蛹階段適合老齡幼蟲預蛹的溫度為6~8 ℃,高于10 ℃預蛹階段存活率降低;進入化蛹期間適宜溫度為6~10 ℃,濕度為70%。
4? ? 參考文獻
[1] 張孝忠.關注產品:冬蟲夏草[J].標準生活,2011(3):77.
[2] 鄭方毅,王忠,黃雪峰,等.溫濕度對蝙蝠蛾4齡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8(16):104-105.
[3] 黃雪峰,王忠,鄭方毅,等.5種食料對蝙蝠蛾幼蟲生長的影響[J].武夷科學,2016,32(1):65-68.
[4] 張德利,陳仕江,唐毅,等.小金蝙蝠蛾幼蟲及蛹的營養成分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6,44(10):129-131.
[5] 高有華,孔軍.新疆蟲草寄主蝙蝠蛾幼蟲人工飼料篩選試驗[J].農村科技,2012(5):64.
[6] 宋建清,葉萌,張議方,等.三種蟲草蝙蝠蛾幼蟲野生食材的營養成分分析[J].北方園藝,2011(9):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