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純
摘要? ? 國槐是一種我國常見的鄉土樹種和蜜源植物,生長適應性較強,耐干旱、耐鹽堿,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一定的觀賞、藥用、經濟、人文價值,可行性較高的育苗方式和造林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國槐的造林成活率和經濟效益。本文重點介紹了國槐繁育及定植技術要點,以期為國槐的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國槐;繁育;定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792.26?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16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屬于干旱半干旱氣候區。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又名中華槐,原產于中國,蝶形花亞科的落葉喬木,高10~25 m,一般5月初至6月中旬開花,是一種我國常見的鄉土樹種和蜜源植物,具有耐寒、抗旱節水、不喜陰濕、根深、生長速度快、對土壤要求不嚴、病蟲害少、壽命長、耐煙塵、易管理等特點。國槐作為我國鄉土樹種,分布廣泛、栽培歷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一定的觀賞、藥用、經濟、人文等價值。可用于水土保持、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適宜進行大面積造林,也可用于城市綠化、園林綠化、行道樹栽植等,其白色的花不僅可供觀賞,還可烹調供人食用,念珠狀莢果(俗稱槐米)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本文將國槐的繁育及定植技術總結如下。
1? ? 繁育
1.1? ? 種子繁殖法
1.1.1? ? 苗圃地選擇。苗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光照充足、排灌條件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或砂壤土為宜。國槐種子對中性、石灰性和微酸性土質均能適應,在輕度鹽堿(含鹽量0.10%~0.15%)土壤也能正常生長,但在干旱、瘠薄、黏重土及低洼積水等地方生長不良或較為緩慢[1]。
1.1.2? ? 種子處理。
(1)浸種法。因國槐種子透水性差,播種前先用75~80 ℃熱水浸種,不停攪拌,至水溫下降到45 ℃以下為止,浸泡2~3 d,待種子膨脹后將其撈出,放在背風向陽處。未膨脹的種子采用上述方法重復1~3次,使其膨脹。將膨脹種子撈出后用濕麻袋或草簾覆蓋,催芽2~4 d,其間要每天在種子上噴水翻動攪拌2次,確保種子溫度和濕度適宜、發芽率一致,切忌用水過多,以免積水導致種子霉爛,25%~35%的種子開裂露白即可播種[2]。
(2)沙藏法。一般于播種前10~20 d對種子進行沙藏。沙藏前,將種子在水中浸泡24 h,使沙子含水量達到55%~65%,一般為手握成團,輕動即散為宜。種子與沙子按1∶3比例混拌均勻,放入提前挖好的坑內,然后覆蓋塑料布。沙藏時間10~15 d,前7 d每天需翻動2遍,8~15 d每天翻動1遍,并保持沙子濕潤,有50%~60%種子開裂發芽時即可播種[3]。
1.1.3? ? 播種方法。一般采用春播方式,播種前施磷肥和二銨750 kg/hm2作基肥,用辛硫磷50%乳油、甲基異柳磷40%乳油、呋喃丹殺蟲劑消滅地下害蟲。播種時間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為宜,播種量150~180 kg/hm2。采用做床播種,床距65~75 cm,床底寬45~55 cm,床面寬35~45 cm,床高15~25 cm,播幅8~12 cm,播種后需覆土1~2 cm。也可不做床,開溝播種,行距40~50 cm,株距4~6 cm。覆土后輕拍壓實,使土壤與種子緊密結合。有條件的也可覆膜。
1.2? ? 扦插繁殖法
1.2.1? ? 扦插時間。扦插時間根據各地天氣情況而定,慶陽市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日清晨、傍晚或陰天)土地完全解凍后扦插較好。
1.2.2? ? 插條選擇。應選取直徑為1~2 cm木質化硬枝,剪成15~20 cm插條,上切口距離芽包1.5~2.5 cm剪平,下切口距離芽包0.5~1.0 cm剪切成45°斜角,分40~60根捆綁成束,用濃度為0.001%的ABT 1號生根粉液浸泡插條下端3~4 h,撈出備用。
1.2.3? ? 扦插方法。扦插地塊應選擇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光照充足、排灌條件良好、土層深厚且較肥沃疏松的土壤。按20 cm×40 cm的株行距將枝條以45°的傾角插入土內,深度以最上面的芽露出地面為宜,然后澆1次足量水,插條上用土或草覆蓋。
1.3? ? 埋根繁殖法
1.3.1? ? 備根。國槐落葉后即可進行備根。需選擇一年生以上且直徑為0.5~1.0 cm、無病蟲害傷痕的根段,用沙土埋藏保存。沙土的濕度很重要,應以單手能握成形為宜。沙土濕度控制不好會影響根系的保存質量,過干會造成根系脫水,過濕會引發根系霉變腐爛。
1.3.2? ? 整地。將育苗地中的樹根、雜草等清理干凈,施畜禽糞肥或施用磷肥和二銨750 kg/hm2作基肥,用辛硫磷50%乳油、甲基異柳磷40%乳油、呋喃丹殺蟲劑消滅地下害蟲,之后對土地進行深翻、旋細、疏松、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