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仙 崔恒立 李康麗
摘要? ? 本文主要結合江漢平原氣候實際,首先概括了江漢平原干旱類型包括春旱、伏旱、秋旱以及冬旱,其中發生頻率較高的是春旱、伏旱與秋旱。著重分析了江漢平原干旱對當地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影響,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期有效防御干旱災害、減輕旱災造成的損失。
關鍵詞? ? 干旱;農業生產;影響;防御措施;江漢平原
中圖分類號? ? P429?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195-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江漢平原地處湖北省南部,是湖北省重要的農業區,也是全國聞名的糧棉油生產基地之一。干旱是江漢平原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其經常會給該地區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本文重點分析探討江漢平原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安全防御措施,盡可能減輕干旱給江漢平原農業生產所帶來的各項損失,推動該地區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1? ? 干旱類型
江漢平原干旱天氣具有出現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以及危害性大等特點。根據干旱天氣出現的季節,通常可以將干旱劃分成4類:春旱、伏旱、秋旱以及冬旱。春旱一般在3—5月出現,恰好為農作物播種的時節,此時發生干旱災害,經常會給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伏旱通常在7—8月出現,雖然本階段屬于雨季,降水比較集中,但在較短時間內整體降水量大于同時間段內農作物需水量會使作物對降水的利用率有所下降,同時因夏季溫度較高、蒸發量較大,有時候也會出現干旱災害。秋旱一般在處暑至秋分時間段發生,也經常會對農作物的播種以及澆灌造成不良影響。冬季降雨量較少,有時也會出現干旱災害,冬旱時常會影響到設施作物的生長。在江漢平原發生頻率較高的是春旱、伏旱與秋旱[1-2]。
2? ? 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江漢平原近年來干旱出現頻率不斷攀升,且危害程度逐漸加劇,經常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以荊門市為例,據相關統計資料,2008年春季至2013年春季荊門市連續5年出現干旱災害,其中最為嚴重的年份為2011年與2012年,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少30%左右,年地表水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50%左右。
2.1? ? 干旱對中稻的影響
干旱對中稻抽穗揚花期的危害最為嚴重,此時中稻正在打苞,處于減數分裂期,一旦發生伏旱,會影響其穗分化和花粉育性,使穗子變小,造成中稻乳熟期縮短、逼熟、籽粒不飽滿,降低結實率,影響中稻產量;對于較遲移栽的中稻,不但影響孕穗揚花,而且還影響灌漿,造成中稻產量嚴重下降[3]。
2.2? ? 干旱對玉米的影響
春季干旱會使玉米無法下種,播種期推遲,播種進度緩慢,玉米出苗不齊,導致玉米全生育期縮短;初夏干旱影響玉米苗期生長,延緩玉米發育期;伏旱正值玉米開花、抽雄、吐絲期、灌漿初期,也是玉米需水關鍵期,如遇干旱則玉米幼穗發育不好、果穗小,嚴重缺水時雄穗或雌穗無法抽生,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導致減產,甚至絕產、絕收[4]。
2.3? ? 干旱對其他作物的影響
干旱會阻礙馬鈴薯植株的正常生長,影響其產量和品質。馬鈴薯塊莖膨大期水分短缺會直接減緩莖葉生長,減小植株的光合面積,進而形成極小塊莖,減少產量;結薯期缺水會導致植株早衰,也會直接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干旱會導致棉花開花、授粉以及座鈴受阻,造成單位面積成鈴數大幅下降,不孕籽增多,嚴重影響棉花產量。此外,干旱對蔬菜、瓜果等農作物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5]。
3? ? 干旱災害防御措施
3.1? ? 加強干旱災害的監測、預警
應進一步完善氣象、水文、農業、林業等自然災害預警監測體系,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干旱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水平[6]。對于江漢平原區域內各級氣象部門來說,應高度重視干旱災害的監測預報工作,積極落實土壤墑情的加密監測,建立與干旱災害相關的氣象資料及災情數據庫。利用先進的氣象監測儀器設備和相關技術,建立適應江漢平原各個區域干旱狀況的監測系統,以便及時發現干旱災情,實時捕捉江漢平原各地干旱發生規律,開展干旱災害的監測預警服務。
3.2? ? 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是江漢平原農業抗旱減災的重要舉措。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加強人工增雨作業。為盡可能提升當地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確保江漢平原干旱時農業生產所需用水,江漢平原氣象局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通過全國氣象會商系統、衛星云圖、雷達等實時監測天氣變化情況,強化氣候監測。搶抓有利氣候時機,對空中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以盡可能減輕干旱災害給農業造成的不利影響,確保農作物的健康生長發育[7]。
3.3? ? 注重水利工程建設
應根據江漢平原各個地區降水分布的不均勻性以及干旱頻發的實際狀況,加強水庫以及抗旱提水工程的建設與完善,切實強化當地農田水利建設。積極發展各類投資少、見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以攔沙保土、蓄水,確保能灌能排,盡可能滿足江漢平原各個地區農業生產對水分的需求,以緩解農業旱情。
3.4? ? 加大干旱災害防御經費和技術的投入力度
要緊密圍繞江漢平原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切實加大對干旱災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并將其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使干旱災害防御的投入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協調。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及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對干旱災害防御經費的投入,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氣象災害防御資金的募集,多渠道籌集抗災資金,使干旱災害防御安全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干旱防御預案的有效性[8]。此外,應加大抗旱減災領域高新技術研發的投入,組織相關科研技術人員積極研究、推廣干旱災害防御的新理論、新技術以及新方法,加快氣象科技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4? ? 參考文獻
[1] 武菲菲.干旱災害對濮陽農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4,34(7):206.
[2] 劉強軍.干旱對晉城市農業生產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7(19):233.
[3] 韓蘭英,張強,姚玉璧,等.近60年中國西南地區干旱災害規律與成因[J].地理學報,2014,69(5):632-639.
[4] 張強,姚玉璧,王鶯,等.中國南方干旱災害風險特征及其防控對策[J].生態學報,2017,37(21):7206-7218.
[5] 姚玉璧,王鶯,王勁松.氣候變暖背景下中國南方干旱災害風險特征及對策[J].生態環境學報,2016,25(3):432-439.
[6] 梁哲軍,王玉香,董鵬,等.山西南部季節性干旱特征及綜合防御技術[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6,34(4):281-286.
[7] 胡振鵬,林玉茹.氣候變化對鄱陽湖流域干旱災害影響及其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2,21(7):897-904.
[8] 沈文清,鄢幫有,謝冬明.干旱災害對江西省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2,21(7):9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