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 王瑞榮 孫愛玲 于凱 杜艷紅 竇德強 方向前
摘要? ? 本文從水稻栽培技術、鴨子養育技術2個方面具體介紹了樺甸市稻鴨共育生態種養技術,以期有效推動稻鴨共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農戶開展生態種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水稻;鴨子;共育;生態種養技術;吉林樺甸
中圖分類號? ? S511;S834?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21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稻鴨共育生態種養技術是一項安全、綠色、高效、實用的新技術。應用此項技術能夠增加土壤養分、防病蟲、除草、發揮中耕渾水對水稻根系生長的刺激作用,達到省工降本和增加經濟效益等效果[1-2]。特別是不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生產出的稻米和鴨產品有利于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和效益農業。樺甸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處第二松花江上游、長白山龍崗山脈北側。樺甸市屬半山區大陸性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水田面積7 500 hm2。在稻作區生產“綠色”和“有機”稻谷的稻田,可以推廣稻鴨共育生態種養模式。現將稻鴨共育生態種養技術簡介如下,為農戶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1? ? 水稻栽培技術
1.1? ? 田塊和品種選擇
為了減少人為干擾、保護雛鴨安全,選擇環境比較安靜、地勢平整、水源充足、排水條件較好、沒有污染的稻田[3]。優質水稻品種是稻鴨共育成功的關鍵,要選擇株高110 cm左右、莖粗葉挺、分蘗力強、抗逆性強的優質品種,如通禾99、通禾886、通禾816等。
1.2? ? 播種育苗
播種至出苗應在床面覆膜密封保溫,防止凍害。出苗85%時揭膜。出苗后白天棚內溫度控制為20~25 ℃,最高不能超過28 ℃,夜間不低于6 ℃,三葉期后轉入自然煉苗,外界氣溫超過18 ℃時晝夜通風。
1.3? ? 移栽
日平均氣溫穩定在8~10 ℃時開始插秧,一般在5月中旬,插秧深度2 cm。為了便于鴨子在田間活動,插秧株行距為30 cm×20 cm,每穴栽植3~5株。
1.4? ? 水肥管理
2.5葉時控制水分,如床面干裂或葉片打卷可適當澆水濕潤床土,2.5葉后不能斷水,缽育苗每天至少澆1次透水。采用淺水灌溉,水層3~5 cm,不能排水曬田。水稻收獲前7~10 d斷水。秧田缺肥時,1.5葉和插秧前4~5 d施硫酸銨3.5 kg/hm2,兌水3 000 kg/hm2,在澆水前噴施,然后用清水沖洗1遍,防止燒苗。耙地前施生物肥1 500 kg/hm2,不施化肥和農藥。
1.5? ? 病蟲草害防治
防治立枯病,用立枯一次凈1 g/m2兌水1 kg/m2澆苗床,或用保秧靈1 000~1 200倍液噴施。播種后,苗床用60%進口丁草胺0.3~0.4 g/m2或丁·撲乳油0.45~0.50 mL/m2,兌水150 g/m2噴霧封閉除草,然后覆膜。
1.6? ? 適時收獲
當95%以上的稻粒成熟變黃,或穗軸有1/3變黃時,即可收獲。
2? ? 鴨子養育技術
2.1? ? 品種選擇
選擇抗逆性強的本地鴨或專用鴨,成鴨后體重為1.5~2.0 kg,注意避免選擇體型較大的肉食鴨。
2.2? ? ?孵鴨
雛鴨在北方春季直接放到田間常因氣溫過低而導致死亡,因而孵鴨時間早于放鴨時間25~30 d,孵鴨后應在室內喂養一段時間。在室內喂養時,設置1個10 cm深的水池,面積以雛鴨數量而定。讓鴨雛在水中鍛煉,為了使雛鴨形成條件反射,選擇用叫聲、吹哨等方式中的一種訓練雛鴨,便于雛鴨放到田間時容易呼喚喂食。
2.3? ? 放鴨
放鴨時間不能過早,插秧緩苗后可放鴨。在6月10日以后稗草長出,選擇晴天在10:00以后放鴨。鴨放到田間后,不用人工看守。放鴨數量應當適宜,平均放鴨密度為150~180只/hm2,母鴨、公鴨按1∶4的比例放養,以便增強鴨在田間的活動能力[4]。
2.4? ? 喂食
一般每天晚上喂食1次自配的精飼料。鴨飼料中禁止添加化學成分和激素類的物質,以保證鴨和稻谷符合產出的“生態鴨”和“綠色稻米”要求。喂食過多鴨子吃草少、不活動,達不到除草效果,因而早晨和中午不喂食。后期鴨子大而草少,出現鴨吃不飽的現象,應當適當添加一些青菜和精飼料,增加喂食次數,加速鴨生長,從而有效提高商品價值[5]。
2.5? ? 搭建田間設施
在放鴨前,為了防止鴨子跑丟或被黃鼠狼、老鼠等天敵侵害,放鴨田塊周邊用高60 cm的細眼尼龍網或細鐵絲網圍合,注意圍網底部要壓實封嚴,一般用400 m/hm2左右即可。在田埂上或稻池邊的空地上建1個小型鴨棚,作為晚上和雨天鴨群休息和避雨的地方,鴨棚面積按照每10~12只鴨需要1 m2比例而定。棚底要用木板鋪地,棚三面和頂部要用塑料布密封,防止棚子進水,但是棚子不能蓋得太嚴密,過嚴通風較差、氣溫高,鴨子不愿進棚,棚子的背風處要開小門。鴨子膽小,每天放鴨或喂食時不要驚動鴨子,不然容易造成其聚堆不吃草。
2.6? ? 收鴨
在水稻抽穗后灌漿初期收鴨,防止成鴨吃稻穗,避免造成水稻減產。收鴨后母鴨育成蛋鴨,公鴨出售。
3? ? 參考文獻
[1] 周梅妹.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J].農技服務,2011(5):15.
[2] 陳俊義,楊東平,解平,等.稻鴨共作技術實踐[J].上海農業科技,2006(2):65.
[3] 石潤保,鄧建中,陳志云.“稻鴨共作”役鴨飼養管理[J].農業裝備技術,2005(1):66-67.
[4] 顧秋麗.察布查爾縣有機水稻稻鴨共作栽培技術規程[J].現代農業科技,2018(7):243.
[5] 崔嶺,張紅葉,方懷信,等.響水縣稻鴨共作綠色高效種養技術研究[J].河南農業,2017(3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