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煥
摘要? ? 桑、蠶、雞套養可以將桑園生態系統向更有利的方向轉化,能提高園中的閑置空間和資源利用率,可操作性強、經濟效益可觀、生態效益好。桑、蠶、雞套養是實現養殖和種植雙收雙贏的保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本文介紹了桑、蠶、雞套養技術,包括品種選擇、養殖密度、種養安排、技術要點等4個方面內容,并對此項套養技術的經濟效益和循環效益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桑;蠶;土雞;套養技術;效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 ? S888.32;S883;S831.4?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22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我國是蠶桑生產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蠶絲輸出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蠶絲生產過程中,還有很多資源物質是傳統的中藥材[1]。蠶桑產業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等特點。近幾年,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追求更加安全、綠色、自然、野生的食物,其中對肉類的需求更是不斷加大。土雞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綠色、天然食品。桑園養雞是一種立體高效生態模式,能提高園中的閑置空間和資源利用率,可操作性強、經濟效益可觀、生態效益好,開辟了桑園立體種養新途徑[2-4]。根據肥西縣農業發展現狀,結合區域優勢發展桑、蠶、雞套養,是助推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的優選產業。
1? ? 桑—蠶—雞套養技術
1.1? ? 品種選擇
桑樹品種推薦選用強桑、育711等優良品種;蠶品種選用菁松×皓月、華康2號等優良品種;雞品種選擇烏骨雞等土雞種。
1.2? ? 養殖密度
桑園栽植密度為12 000株/hm2,行株距為1.5 m×0.5 m,寬行密植。樹形養成采用低干養成法,主干15 cm,一級支干長10~20 cm,每株養成4~6根一級支干;離地高度50~70 cm剪定二級支干,每株養成8~12根二級支干,并完成定型;新桑園翌年方可放養土雞。為防止雞群大面積的聚集、踩踏和排放糞便,應合理把握養殖密度,保障土壤凈化能力。養殖密度應控制為每批放養土雞1 500~3 000只/hm2。
1.3? ? 種養安排
蠶養殖時間為常年春蠶4月底至5月下旬、夏蠶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中秋蠶8月中旬至9月上旬、晚秋蠶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用方格簇自動上簇技術,加強簇中管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土雞飼養時期(土雞6個月左右肉質鮮美),一般3月上中旬放養,中秋和國慶節供雞;8月上中旬放養,元旦和春節供雞;12月上旬放養,五一和端午節供雞。
1.4? ? 技術要點
施肥按適施春肥、重施夏肥、增施秋肥、普施冬肥的原則,做到分次適施,氮、磷、鉀肥合理搭配;桑病蟲害防治,著重抓好冬季的封園防治、秋季的劃片防治、夏伐后的“白拳”治蟲、春季的“白條”治蟲。注意農藥使用安全,建議使用桑寶系列農藥,推廣以亞迪欣和防病1號為主的廣譜高效消毒劑。采取“六個消”即養蠶前期全面消、養蠶期間經常消、蠶兒眠中四周空中消、殘體蠶座經常消、發現蠶病及時消、上簇采繭回山消,“五個一”即統一消毒時間、統一消毒藥品、統一消毒程序、統一消毒標準、統一防病制度。土雞不用配合飼料,讓其食用桑園中的蟲和草,再喂飼玉米、稻谷、青菜等提升肉質;建立免疫程序,加強消毒和疫病防治,對土雞的放養,前期在土雞飲水中加入VC,放養過程中要進行定期消毒,包括雞舍以及雞舍周圍活動區域。對桑園進行田間管理時,要將土雞趕到雞舍,等管理結束或不影響土雞生長和雞肉品質時再將土雞放養。如果出現病雞,還要及時對其采取隔離飼養和治療,避免病雞在雞群中傳播疾病,出現交叉感染。
2? ? 效益分析
2.1? ? 經濟效益
桑、蠶、雞套養是一種立體高效生態模式,可操作性強、經濟效益可觀、促進農民增收,為精準扶貧提供思路,是產業扶貧的重要手段之一。種植蠶桑0.33 hm2,養蠶10盒,按當前市場價格1 600元/盒計算,收入16 000元;飼養的 500~1 000只土雞重量1.25 kg/只左右,可賣到100~150元/只,效益可觀[5]。
2.2? ? 循環效益
2.2.1? ? 桑、蠶、雞套養可以提高閑置空間和資源的利用率。目前,肥西縣種糧大戶較少,部分農民因為種糧收入低放棄務農,年輕人更傾向于進入大城市工作,因而農村家庭缺少勞動力,土地無人種植擱荒較多。桑、蠶、雞套養可以充分利用農村閑散勞動力,將閑置廠房、倉庫、大棚作為養蠶大棚及蠶室。通過種植桑樹套養土雞提高閑置土地的綜合利用率,節約了成本[6]。
2.2.2? ? 改善雞肉品質。特色農產品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特殊農產品上,而且體現在優良的品質上。雞肉的品質由雞的品種和生長環境綜合決定,烏骨雞品種優良,夏季桑樹遮陽,可降低園內溫度,改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土雞的活動和生長。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土雞活動空間更大,具有綠色、生態、環保的特點,雞肉品質較高,深受消費者青睞,符合市場需求。
2.2.3? ? 利于桑園管理。針對土雞的覓食習慣,土雞喜好扒土覓食,能啄食園中雜草和蟲子,既減少了雜草,也降低桑園病蟲害,同時也能疏松桑園表土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雞糞入園還能增強桑園地力,為桑樹生長提供有機質,促進桑樹生長,改善桑葉品質。因此,桑園養雞兼有滅蟲除草、保肥造肥的作用。桑、蠶、雞套養不僅節約除草、松土、除蟲成本,而且形成桑園與土雞相互作用的良性生態循環系統。
3? ? 參考文獻
[1] 浙江農業大學.養蠶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1-5.
[2] 馬翠芳.果園優質高效土雞養殖新技術[J].農家之友,2015(2):56-57.
[3] 黎靜.果園優質高效土雞養殖新技術[J].北京農業,2016(3):137-138.
[4] 陳天樂.分析果園優質髙效土雞養殖新技術[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21):114-116.
[5] 呂文強.試論林下土雞的養殖技術[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1):99-100.
[6] 徐開華,王猛,王文庶.淺談昌寧縣土雞林下生態養殖發展現狀及對策[J].畜禽業,2014(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