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陽 金慧 彭開松 鮑傳和 朱若林 胡云鵬 胡波
摘要? ? 車輪蟲病是魚類重要的常見纖毛蟲病。近年來,對傳統化學藥物耐藥的車輪蟲和小車輪蟲越來越多。本文介紹了復方中草藥聯合苯扎溴銨治療河鲀、黃顙魚和草魚車輪蟲病的典型案例,以期為類似病例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車輪蟲病;中草藥;苯扎溴銨;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 ? S941.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23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rihdiniasis is an important common ciliate disease in fish.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Trichodina spp. and Trichodinella spp. are resistant to traditional chemical drugs.Typical cases of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benzalkonium br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uffer,yellow catfish and grass carp trihdiniasis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It i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imilar cases.
Key words? ? trihdiniasis;Chinese herbal medicine;benzalkonium bromide;case analysis
車輪蟲(Trichodina spp.)屬于寡膜綱緣毛亞綱緣毛目游走亞目車輪蟲科,我國目前發現至少有5個屬近80個種。一些種類的車輪蟲可寄生在淡水、半咸水、海水中生活的各種魚上,主要寄生部位是鰓和皮膚,有時還可寄生在鼻孔、膀胱和輸尿管,全年均可引起水產動物感染[1]。車輪蟲屬(Trichodina)和小車輪蟲屬(Trichodinell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寄生種類,一般認為低倍鏡(物鏡10倍)下,每視野中有30個以上車輪蟲即可認定為車輪蟲病[1-2]。臨床上,筆者發現即使每視野有車輪蟲5~10個,如果不及時處理,適宜水溫(18~28 ℃)下經1~2 d(流行期該蟲無性生殖世代時間約為1 d)后,也會引起嚴重危害,特別是苗種期。車輪蟲以前主要危害魚苗和魚種,但近年來對養成魚和商品魚的危害也日益突出[2]。
國內報道的車輪蟲病治療藥物大部分屬于非國標藥物,部分已經禁用[3-4]。即使國家沒有明令禁止的藥物,其療效也越來越差甚至無效。因此,探索控制車輪蟲(特別是小車輪蟲)感染的綠色環保新方法,對水產健康養殖至關重要。筆者將近2年來采用復方中草藥本草蟲凈和苯扎溴銨配合治療車輪蟲病的典型案例進行了總結,以期為控制日益嚴重的車輪蟲病提供參考。
1? ? 典型案例
1.1? ? 案例一
中洋集團廣東崖南基地。發病池0.67 hm2、水深約2.0 m,水溫25 ℃,鹽度3‰,氨氮1.0 mg/L,亞硝酸氮0.15 mg/L。發病河鲀(100 g左右)偏瘦、攝食差、游塘。鰓和體表鏡檢發現有大量車輪蟲和杯體蟲。
治療方案:第1天,用本草蟲凈1.2 g/m3全池潑灑,同時用本草蟲凈2.5 g/kg拌飼料投喂。第2天,用45%苯扎溴銨0.12 mL/m3全池潑灑。第3天,魚攝食恢復正常,鏡檢發現仍有少量車輪蟲和杯體蟲。第4天,用本草蟲凈1.0 g/m3全池潑灑。第5天,鏡檢體表及鰓均未檢出車輪蟲、杯體蟲。
1.2? ? 案例二
安徽省合肥市某黃顙魚(體長8~12 cm)養殖池0.6 hm2、水深約1.5 m,水溫18 ℃,氨氮含量0.9 mg/L,亞硝酸鹽含量0.05 mg/L。患魚厭食、體色發灰、黏液多,鰓鏡檢見大量小車輪蟲。
治療方案:用本草蟲凈1 g/m3連續2 d全池潑灑。第3天,使用45%苯扎溴銨0.12 mL/m3全池潑灑。同時用本草蟲凈0.5 g/kg拌飼料內服,連續5 d。第5天,鏡檢未見車輪蟲。
1.3? ? 案例三
河北省三河市蔡官營村,養殖池0.33 hm2,水深1.4 m,2 齡草魚(300 g左右)。水溫10 ℃時,有少量草魚爬邊。水霉凈和碘制劑全池潑灑,爬邊未改善。氣溫上升后,爬邊增加。發病時治療12 d后,每天死亡達到30多尾。
治療方案:筆者介入治療時測定水質,pH值為8.6,氨氮和亞硝酸氮均未檢出,鰓絲鏡檢發現車輪蟲成行排列。第1天,用本草蟲凈1.0 g/m3全池潑灑;第2天,用45%苯扎溴銨0.12 mL/m3全池潑灑;第3天,草魚爬邊消失,死亡2尾。處理5 d后死亡停止。
2? ? 防控體會
健康魚鰓上攜帶少量車輪蟲,不會造成大危害,但若魚密度大、體質弱、環境差、伴發細菌或真菌感染等時,車輪蟲會大量繁殖引起危害,特別是對淡水魚苗和魚種[5-6]。隨著養殖密度不斷增高、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養殖魚類體質普遍下降等因素,導致車輪蟲的危害正不斷增加。
國內報道的車輪蟲病治療藥物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粉、福爾馬林、氯化鈉、過氧化氫、高錳酸鉀、阿維菌素、苯扎溴銨、丫啶黃、代森銨、福美雙、亞汞鹽、乙酸、百蟲清(主要成分有機磷類)、曼尼期堿精素、生物煙堿類、羧酸甲酸鹽、殺蟲單(沙蠶毒素類)、車輪清(主要成分苦楝素、苦參堿)、?印楝素、蒿楝素、車輪指環凈(主要成分亞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銨)、神農168(主要成分氰戊菊酯)等[3]。這些藥物中的某些藥物本身毒性大;某些相對安全的藥物,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車輪蟲病的耐藥性不斷增加,經常導致治療失敗。
本草蟲凈由多種中草藥制成,安全環保,屬于國家倡導開發的綠色殺蟲劑。45%苯扎溴銨是國標漁藥。近年來,將二者結合起來,在淡水和咸水水域,在我國北方、中部和南方,在不同品種中,均得到療效驗證。本草蟲凈1 g/m3殺蟲后第2天或第3天,使用45%苯扎溴銨0.12 mL/m3,兼有消毒和殺蟲的雙重作用。
如果多次外潑化學類殺蟲劑后,蟲體未減少,反而導致患魚厭食和死亡增加,建議先用本草蟲凈外潑(0.5~1.0 g/m3),同時拌飼料投喂(0.5 g/kg),連續處理3 d,一般第2~3天魚的攝食量明顯增加,第3天后,攝食基本恢復正常。很多養殖戶在使用本草蟲凈獲得良好效果后,將其作為常規性預防鰓部寄生蟲的內服藥物,定期使用(每月1~2次,每次3~5 d),全年很少受到寄生蟲的困擾。
3? ? 參考文獻
[1] 唐發輝,趙元莙.基于18Sr DNA遺傳距離與GC含量對游走類纖毛蟲的分子系統學研究[J].水生生物學報,2016,40(2):358-369.
[2] 劉金海,張正,王印庚,等.鹽度對寄主暗紋東方鲀(Takifugu obscurus)存活影響及其對車輪蟲的殺滅作用[J].漁用科學進展,2014,35(6):68-75.
[3] 彭開松.魚類應用藥理學[M].1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4] 王玉堂,田建忠.水產養殖用驅殺蟲劑類藥物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項[J].中國水產,2015(7):60-63.
[5] 梁麗靜,胡銀亨.川南地區養殖胭脂魚車輪蟲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19):118.
[6] 董亞萍,孫晶,胡鯤,等.殺蟲單和殺蟲雙聯合使用對草魚車輪蟲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