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酷睿時代后,英特爾不僅保留了入門級處理器品牌賽揚(Celeron),而且又恢復了奔騰(Pentium)品牌,作為略高于賽揚的又一個入門級處理器品牌。新奔騰當然也采用了智能酷睿架構,目前最新的奔騰65400、65500等都基于第八代智能酷睿架構,使用3系列芯片組主板平臺。
奔騰G5400/G5500為雙核心、四線程,14nm制造工藝,配有4MB三級緩存,頻率達到3.7GHz/3.8GHz,TDP略低于主流智能酷睿,僅有54W。奔騰處理器標配的HD 610核芯顯卡僅有12個EU單元,因此3D性能明顯低于擁有24個EU單元的HD630核心顯卡,基本上與3D游戲無緣,其2D性能則與主流產品較為接近,可支持4K視頻硬解碼和輸出,但輸出幀率僅能達到30FPS左右。
賽揚是比奔騰價格更低的入門級處理器選擇,目前的主打產品為基于第八代酷睿架構的賽揚G4900。它采用雙核配置,不支持超線程,基于14nm制造工藝,僅配置了2MB三級緩存,頻率為3.1GHz,TDP則為51W,同樣配置HD610核芯顯卡。
需要注意的是,近幾代賽揚與奔騰的型號類似,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例如基于第八代酷睿架構的賽揚被命名為G4900,而基于第七代酷睿架構的奔騰處理器則有G4650等型號,這并不能說明新一代賽揚的核心與上一代奔騰類似,或者型號數字更大的新一代賽揚性能更好一些。
在英特爾恢復了奔騰與賽揚品牌之后,AMD也學習了這,做法,讓速龍(Athlon)這一經典品牌重新“出山”,定位于入門級處理器。新速龍的架構則隨主流產品而變,早已不再是當年的K7架構。
2018年底推出的速龍2006E是一款基于Ze門架構的入門級產品,它采用雙核心四線程配置,14nm工藝制造,頻率為3.2GHz,擁有4MB三級緩存,TDO僅有35W。它內置Vega 3顯卡,也就是帶有3個計算單元的Vega核心顯卡,共擁有192個流處理器,具有一定的3D游戲能力,可支持60FPS幀率的4K畫面輸出,更適合目前的應用需求。

這幾款入門級處理器盡管定位類似,但配置各有特色,當然價格也有一定差距。
這幾款產品采用不同的架構,核心、緩存數量各異,它們的性能究竟如何?又有多大差異呢?在類似的周邊配置下,我們進行了對比測試。由于奔騰G5400、G5500的區別僅僅是頻率相差100MHz,性能差距不大,但價格差距較大,因此筆者并不建議用戶在選購時考慮G5500這款產品,我們的測試也以G5400為代表。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速龍200GE與奔騰G5400的處理器多核性能類似,而賽揚遠低于這兩者;高頻率的奔騰單核性能更好,賽揚G4900與速龍200GE相近。理論上講,在同時運行多個程序,或者使用多線程大型應用的時候,奔騰G5400與速龍200GE的能力很相近;而運行單一小程序的時候,奔騰G5400明顯更強一些;賽揚G4900則在所有方面落后于另外兩款產品。
內置顯卡方面,速龍200G E的Vega 3顯卡在720尸下體驗入門和中端網游沒問題,但奔騰與賽揚處理器的HD610核芯顯卡就要差得多了,是標準的“點亮卡”,并不具備基本的3D游戲能力。4K輸出能力上,兩款英特爾入門級處理器的4K@30FPS輸出能力,用來播放標準的4K視頻沒問題,但無法滿足4K高幀率視頻、4K游戲應用等需求,速龍200GE的4K@60FPS標準顯然更具有實用性。
市場中還有一些舊架構的入門級處理器,如奔騰G4560、A10-9700等,由于廠商的價格政策,它們的性價比、能耗比都比較差,加之配套平臺已經過時,比如需要采用已基本退市的FM2主板、DDR3內存等,因此無論是購置成本還是全周期使用成本可能都更高一些,不值得新購。
另外在整機市場中也有如賽揚J4005這樣的OEM專供產品,其定位類似于移動平臺中的U系列,性能較差,更強調低功耗、低發熱量。因此除了一體機、微型機等對功耗和發熱量特別敏感的設計,筆者同樣不建議選購相應的尸C產品。
如果不追求極致輕薄的話,配置奔騰處理器的小型電腦價格非常有優勢,比如戴爾成就(Vostro)3470,它采用7.8升mini機箱,空間占用很小,但擁有更多的接口、更好的內部配件擴展能力,其機箱頂部甚至沒有封箱貼,拆機擴展并不影響售后服務。雖然機箱體積不大,但它還是提供了1個3.5英寸硬盤位(支持最大2TB硬盤)、1個M.2 SATA SSD硬盤位(支持最大512GB SSD)以及擴展內存插槽(支持最大32GB DDR4 2666雙通道內存),并且有PCIe×16和PCle×1插槽,甚至可安裝使用獨立顯卡(只能使用小板型顯卡)。
這款產品的各種可選套裝中,搭配21.5英寸全高清的方案性價比最高,也完全可滿足辦公學習、影音娛樂應用。戴爾為其提供了4年整機上門服務,并支持顯示器亮點、花屏、偏色直接換新服務。
處理器:奔騰G5400
內存:4GB
硬盤:1TB
顯卡:內置核芯顯卡
顯示器:可選無顯示器或19.5英寸~27英寸顯示器
處理器:賽揚G4900
內存:4GB
硬盤:1TB
顯卡:內置核芯顯卡
顯示器:可選無顯示器或19.5英寸顯示器
追求更低成本的話,還可以考慮賽揚G4900系統,宏碁商棋SQX4270 140N的價格不足2000元,已經可以滿足日常力、公需求。這款產品采用的9升機箱比常見的中塔式機箱要小巧許多,內部帶有內存和3.5英寸、2.5英寸硬盤擴展位,它采用的B360主板還可支持M.2 NVMe高速SSD或傲騰內存。其前置接口種類和數量較多,其中包括高速的USB 3.1 Gent接口,背部預留位置則可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提供串口接口(可選)。
商棋SQX4270 140N可選單主機方案或19.5英寸顯示器套裝,這款顯示器的分辨率僅有1366×768,不過價格僅增加了200元,對顯示要求不高的用戶也可以考慮。而對顯示要求較高的話,則可以額外采購大尺寸全高清顯示器,主機可支持雙顯示器(VGA+HDMI)輸出。撼碁為這款產品提供了3年免費上門維修服務,為初級用戶、企業用戶解決了后顧之優。
電腦家電化、傻瓜化是目前的一個趨勢,惠普小歐22-c012就是一款以此為設計理念的典型產品。它的外觀靚麗,使用方便,還擁有3年免費上門、3年免費備件等售后服務。
這種家電化、傻瓜化的電腦更偏向于易用美觀,常常不得不使用低功耗產品以滿足輕薄等指標,但會犧牲性能。作為惠普小歐系列的入門級產品,它搭載的低功耗賽揚J4005性能就非常一般,好在用獨立顯卡彌補了顯示方面的不足,且價格比較親民,上網瀏覽、日常通信、影音娛樂等都完全沒有問題,用來給老人消磨時間、給孩子學習簡單的電腦應用都很不錯。
處理器:賽揚J4005
內存:4GB
硬盤:1TB
顯卡:MX110 2GB顯存
顯示器:21.5英寸全高清窄邊框
由于推出時間較晚,目前基于新速龍的PC還比較少,不過它在零售市場的供貨很充足,DIY非常方便。

喬思伯C2是一款外形小巧但空間較大的mini型機箱,可使用ITX和M-ATX主板、ATX電源。它使用M-ATX主板的時候僅有一個3.5英寸或2.5英寸硬盤擴展位,因此筆者選擇了緊貼主板、不占用硬盤擴展位的M.2 SSD,未來可通過唯一的硬盤擴展位安裝大容量機械硬盤或SSD。安裝ATX電源的時候會限制CPU散熱器的高度,不過這對TDP僅有35W、標配散熱器本身就比較薄的速龍200GE來說并不是問題。
新一代入門級處理器在多種存儲方式、多硬盤管理、網絡連接能力、移動設備連接速度、4K視頻解碼與輸出,甚至是視頻處理等高性能應用方面都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除了日常應用外,也很適合組建網絡存儲器、影音服務器等設備。在這,檔次的產品中,購買品牌機可以獲得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專業服務,而選擇DIY則可節省30%甚至更多的成本,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購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