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證監會修訂重組制度,擬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將不利于科創板定位的明晰。創業板定位于創新創業型企業與科技型企業,科創板定位于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板與科創板在板塊定位上是有明顯“界限”的。一旦兩個板塊在定位上出現模糊,且創業板也實行與科創板一樣的包容性IPO制度,那么改革后的創業板,就與科創板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了。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易憲容(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當前中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受到了來自資金和技術等方面制約;中國的數字人口素質過低及數字人才供給缺乏都是制約中國經濟數字化的重要因素。此外,數字科技應用過程中衍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同樣可能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中國的數字經濟也會造成數字鴻溝的加深、隱私更容易被侵犯、信息技術風險與安全問題、贏者通吃和國際貿易規則重新洗牌等問題。所以,中國的數字經濟要保證持續穩定的發展,目前面臨著一系列的重大挑戰。
http://weibo.com//2377371197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對于當下的A股市場來說,顯然不是要削弱上市公司退市的力度,而是要加大上市公司退市的力度。目前A股的退市公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至今真正退市公司的數量也還只有幾家而已,4只“面值退市股”目前只是走在退市的路上,還沒有最終退市。因此,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要不要自救是上市公司自己決定的事情,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放寬“面值退市”的規定等安排。
http://weibo.com/phz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