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佛山制造業的現狀,總結了存在的問題,針對佛山傳統造業存在的若干不足,引入以硬科技提升硬實力的理念,提出以“燈塔工廠”模式,從全流程模式創新、示范引領和打造模板等方面,重新定義“佛山智造”未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建議,具有較強操作性,可為深化數字經濟和佛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加速佛山傳統優勢產業向智能化升級轉型,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字:硬科技;硬實力;制造業;燈塔工廠;佛山智造
1.佛山制造業發展現狀
1.1重點平臺引領,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快速增長。在以三龍灣為創新極核的“一核五平臺多節點”創新體系引領下,佛山在培育裝備制造和家居2個超萬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美的、科達潔能、星徽精密等一批先進制造企業躋身全球行業龍頭企業,佛山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迎來高速發展時代。家用電力器具、家具、建筑材料等家居或泛家居所涉及的產業領域,工業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10%左右,快于佛山全市經濟的增長速度。
1.2制造業門類齊全,覆蓋面廣。佛山的家電全國第一,家具全國前三,陶瓷亦名列前茅,傳統行業優勢突出。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現代工業體系。
1.3產業鏈相對完整,產業協作和集聚發展能力強。佛山現有國家特色產業基地26個,中國產業名都、名鎮41個,形成“一鎮一主品”專業鎮新型形態,各主要行業在本地產業配套率高達90%以上。
1.4民營經濟發達,企業根植性強。全市共有民營企業24萬戶,占企業總數90%以上。全市各區及重鎮各有強勢產業,誕生了美的、格蘭仕、海天、旭瑞、華鴻銅管等一大批民營制造業骨干企業,民營工業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0%以上。
2.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2.1制造業全流程創新不足。作為珠三角經濟重鎮,佛山制造業轉型之路可謂前狼后虎,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是研發和高端的產業核心區,以及最終產品的銷售中心,另一方面,廣闊的中西部地區正承接著主要經濟圈轉移而來的加工制造重任。佛山未來要避免兩線競爭的困局,就必須定位于中國大制造體系的頂端,率先完成產業升級,并成為轉型成功的策源地。而這一突破,必須以制造業模式創新為先導。相關報道指出,佛山高新區部分企業開始試水“共享工廠”智能制造新模式,面向社會共享工廠產能。美的集團旗下的美云智數在為美的集團提供信息化服務的同時,憑借在傳統制造業的多年經驗,為外部企業用戶提供全價值鏈的云服務,推動數字化轉型。以上是佛山制造業在全流程創新方面的積極嘗試。
2.2傳統產業強,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少。佛山2017年工業總產值達到了2萬多億元,為全國第六大工業城市,但低端傳統產業仍然占較大的比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30.12億元,低于深圳、珠海等城市。佛山的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在全國嶄露頭角,但相比之下發展過緩,特別是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導引、評價標準和公共服務平臺等要素驅動,整體依然偏弱。
2.3高端頭部企業偏少,產業帶動效應不強。在強化產業技術創新驅動的兩個源頭中,除了工具驅動,另一個正是龍頭企業驅動。據《2018年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以“獨角獸”企業為代表,廣東共有22家企業上榜,但佛山這方面依然空白。在龍頭企業總數上,目前佛山百億企業僅18家,低于寧波和無錫,直接影響了佛山的原始創新能力和對產業升級轉型的整體帶動效應。
3.建議
3.1用硬科技提升硬實力,從數字化中挖掘制造業新價值,讓一批佛山制造業企業躋身全球“燈塔工廠”俱樂部。佛山工業體系門類齊全,傳統制造業行業優勢突出,其中不乏美的、碧桂園等一批全球頭部企業,但從整體來看,佛山制造業仍以中小企業居多,中小規模企業常常面臨缺乏足夠規模和資源,在外部環境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先進技術高成本效益應用的挑戰。借鑒并對標全球燈塔工廠的評價標準,依靠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硬科技賦能傳統制造業,提升傳統制造業硬實力,從數字化中挖掘新的價值,包括大幅提升資源生產率、提高敏捷度和響應能力、加快新品上市速度、提升客制化水平等,充分釋放發展潛能,打造一批根植佛山的全球“燈塔工廠。
3.2發揮“燈塔工廠”的引領作用,發展標志性數字用例服務平臺,實現佛山智能制造整體進步。
數字用例是“燈塔工廠”成功的數字化實踐,也是硬科技的具體應用。“燈塔工廠”作為領先者,其數字用例可成為其他制造企業的指路明燈。領先者不斷創新,從數字化中捕捉新的價值來源——“燈塔工廠”的決策不是由人們的經驗驅動,而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制定決策,對生產流程和商業模式展開創新,并利用動態的生態系統應對供應商和客戶的變化。由此可見,“燈塔工廠”普遍采用的數字化用例是有規律可循的,雖然它們在做法上多種多樣,有為客戶個性化高度按需定制的,有為縮短產品上市交期協同設計與生產的,有為產品增值服務遠程互聯先進分析的,也有為全供應鏈優化和供應商實現互聯透明的。
3.3向全球推廣佛山“燈塔工廠”模式,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產業樣板的策源地。“燈塔工廠”代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轉折點,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二場開局,其宏偉的目標和使命在于幫助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實現技術升級改造,克服行業領域的實際挑戰。佛山在擁有“燈塔工廠”后,應該開始探索如何利用這些經驗和資產來加速技術普及,對全球發展中的其他工廠提供支持。通過制造端價值鏈拉通、自動化產線改造升級、場內外物流過程自動化、品質在線管控等一系列數字化生產模板的輸出,將佛山打造成為全球智能制造硬科技資源的集聚地,智能制造產業樣板的策源地,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成套解決方案的應用高地,以全球“燈塔工廠”模式全新定義佛山智能制造未來。
作者簡介:
李建輝(1974-),男,博士,教授,廣東東軟學院大數據產業學院院長,校長助理,民盟佛山市委科技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與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