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紀峰
摘要:油田勘探開發對土地的依賴性很強,在占用土地上具有點多、面廣、量大等特性,在建設初期,臨時用地取得的難易制約著油田產能建設的順利進行與否,確權之后又作為資產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響著油田的權益。隨著土地管理工作的發展變化,如何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實現降本增效,本文從當前油氣田土地日常管理工作分析入手,找出了土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建議,為油氣田加強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油田;土地;管理;對策
油田作為沒有圍墻的工廠,油、水井及其生產設施遍布于鄉村農田,隨著油氣田開發時間的不斷深入,生產建設不斷占用大量農民土地,土地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同時,土地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制定的日趨完善,辦理手續的程序和過程相當繁雜,按地類區別從基層村集體開始辦起,直到省土地部門,甚至到國土資源部,各級國土部門逐級把關、逐級審核申報,并按政策標準規定進行補償、繳納相關稅費,工作量非常巨大。
國家相關法規政策情況 從2004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文件以來,國家相繼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更為嚴格的土地政策和規定,在征地補償標準、農用地轉用、占補平衡等方面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些文件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是“高”,一個是“嚴”:“高”就是征地費用越來越高。近幾年來,油田建設項目用地價格基本按10%的幅度逐年遞增,社保每年約按15%的幅度遞增。“嚴”就是用地審批程序越來越嚴。現在用地報批必須同時具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取得當年用地計劃、補償安置足額到位、占補平衡義務落實、符合行業用地標準”五個基本條件才能審批用地和供地。? ? ? ? ? ? ? ? ? ? ? ? ? ? ? ? ? ? ?油田土地管理現狀調查
隨著《土地管理法》的頒布與實施,土地管理已步入法制化軌道,并且國家土地管理的力度在逐年增大,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國家加大了土地宏觀調控力度,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的措施更加有力,用地行為更加規范,審批程序更加嚴格,過去粗放和無序化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適應國家和集團公司對土地管理的要求。
2.1征地難度加大,成本增高
由于油田的長期開發建設,農民人均土地逐漸減少,不同意征地的區域在不斷擴大。同時油田周邊區域內的部分農民存在著嚴重的“靠油田、吃油田”的思想,在征地過程中,為了索要高額補償,經常千方百計進行刁難,嚴重阻礙了油田正常的征地和補償工作,影響了油田勘探開發建設的步伐。
2.2 新增建設用地取得難 2016年月11月,國土資源部修訂后的《建設用地預審管理辦法》規定,“應當由國土資源部負責預審的輸電線塔基、鉆探井位、通訊基站等小面積零星分散建設項目用地,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預審,并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現省國土資源廳要求所有鉆井用地預審報件須落實到各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圖上,并增加各區縣政府出具的每宗土地符合規劃的證明材料,才予以審批。由于絕大部分井場屬于滾動建設,無法落實到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圖上,無法完成上報材料。
2.3用地數量的隨機性
在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開發方案的調整也會影響用地數量的隨機變化,一方面新開發區塊,雖已探明投入開發,并確定了布井數量,但因開發中油氣層品質相對較差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老區塊隨著認識和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重新部署加密井,或打側鉆井等,都會導致開發方案的調整,油氣勘探開發從用地數量上具有隨機性。
2.4地方建設與油田生產的沖突
油氣田臨近城區的井站、管網、油水井等油田設施較多,城鎮化建設(如道路修建、規劃建設等)不可避免地涉及油田設施的拆遷,致使油田或放棄原定施工井位或關停、遷移井站、改建管網,打亂了油田原油生產布局,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
2.4用地實施的超前性
地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地面鉆井及配套設施建設是同時部署、同時實施、同時建產,而在建設用地方面則要求跨前一步、超前運作、提前實施。只有建設用地超前落實,土地供給滿足油氣勘探開發需要,才能確保油氣勘探、評價、開發各階段目標的順利實施。
2.5 地籍管理不規范
由于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機構改革與重組,很多單位或機構已經撤消,但土地權證并沒有及時變更,存在土地權證管理分散、證件遺失等現象,給土地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2.5 隨意侵占油田生產用地的情況時有發生 主要表現在強行在油田進井路、井場及界溝內耕種、種樹,影響到油田正常生產,尤其是在作業等施工過程中,遇到車輛掛樹等問題,老百姓挖路攔車,索要補償,由此產生的工農糾紛在逐年增加,一方面使油田生產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每年多增加一定比例的支出。
3 應對措施及對策
(1)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要繼續深入學習《土地管理法》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以全面提升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為目標,認真總結經驗,采取有效措施,在統籌謀劃上求發展,特別是對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疏理,按照“以點帶面、全面發展、整體提高”的思路,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培訓力度,要把政策規章、業務技能與綜合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2)加強油田土地的地籍管理,維護好油田土地的合法權益,對已經確權的土地通過界溝、界樁、圍欄等不同形式加以保護,對侵占土地的侵權行為進行依法打擊,確保權益不受侵占。
(3)提前進行規劃,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根據國土部門的空間規劃計劃合理安排鉆探井位,做到一次部署到位,避免因土地問題無法實施勘探打井。
(4)加強已有土地的有效利用,通過在已有土地上鉆探新井或利用已經廢棄的油水井進行側鉆或更新,合理利用已征土地,或在一宗土地上多打井,實施“井工廠”模式進行區塊開發。盡最大可能減少新征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