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軍
摘要:我國是能源需求產出大國,礦難頻發,安全形勢嚴峻,依法規范和加強行政監管勢在必行。我國現行的煤礦安全監管體制存在不足,本論文借鑒工程監理制,構建煤礦安全監管體系,論述煤礦安全監管的方法及對策。
一 、 安全問題
礦難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公眾事件煤礦事故,煤礦事故頻發的原因何在,如何從根本上杜絕大型和特大型傷亡事故,不斷拷問著各級監管、經營和科研服務單位。點多面廣、規模小、生產粗放是制約我國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癥結所在。由于小煤礦數量眾多,政府監管的難度較大;生產設備及管理體制落后,導致礦難不斷發生。加快煤炭資源整合是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重要對策,對煤炭資源、資金、資產、技術、管理、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重組,淘汰落后、優化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是提高礦井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資源整合,可大幅度減少小煤礦數量,提高辦礦規模和安全、裝備、技術管理水平,從源頭上減少和控制煤礦事故。
二、 環境問題
煤炭開采過程中,造成地面沉降和陷落,因而引發村鎮、鐵路、橋梁和地面管線設施破壞,農田因塌陷、鹽漬化和水土流失無法耕種。礦井開采過程中的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生產用水涌入井下而成為礦井水等。同時小煤礦的亂采也導致資源、能源和環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隨著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綠色開采理念是在科學采礦三原則(安全、環保和經濟)的指導下提出的,強調在現有采煤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與創新采礦科學技術,因此,研究綠色開采技術必須以科學先進的巖層控制理論為基礎,在科學采礦的總體框架體系內,主要包括保水開采、煤與瓦斯共采、充填與條帶開采和離層注漿減沉、煤巷支護和部分矸石井下處理以及煤炭地下氣化等五大技術方向。
三、安全監管問題
煤礦事故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問題的集中暴露,涉及許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為因素以及國家的體制、管理、經濟政策,社會的傳統觀念,煤礦企業的文化素質,等等。小煤礦規模小、財力弱、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再加之竭澤而漁的本性,礦難頻發有其必然性。
1、安全監管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現行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實行垂直管理,這對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促進監察區域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煤礦安全監察、監管的部分職責不明確,協調機制和自身體系建設還有待完善。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的意見》的規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有五項主要職責:一是對煤礦安全實施重點監察、專項監察和定期監察,對煤礦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做出現場處理或實施行政處罰;二是對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工作進行檢查指導;三是負責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頒發管理工作和礦長安全資格、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發證工作;四是負責煤礦建設工程安全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五是組織煤礦事故的調查處理。從其職責來看,監察機構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的主要執行者,監管機構則是市場監管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主要執行者,二者的職能互有交叉、互相滲透。
2、發達國家監管制度的啟示
發達國家的管制機構無論是對煤礦的管制還是其他方面管理,無論是經濟性管制還是社會性管制以及反壟斷的管制,其管制機構大多是獨立的。這種獨立的監管機構具有獨立性強、專一性、專業性、權力的綜合性強等特點。為煤礦事故管理提供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系統管理,有利于降低災難發生頻率和后果。我國煤礦監管落后,至今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系統全面、功能完善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法律體系。雖然我國也制定了煤礦安全的法律、條文、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等一系列煤礦安全法律體系,但較之發達國家公共安全法律,這些法律較粗、可操作性差,而且煤礦的健康和職業安全方面仍沒有形成一套完善、可行的法律體系。
3、我國煤炭安全管理體制的創新構想
安全監理是工程建設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控制重大傷亡事故的一種創新模式。煤炭生產和工程建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是高危行業,都存在安全問題,安全監管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等等。鑒于以上的分析,我國煤礦安全監管體系存在的不足之處正是工程監理制能夠做到的,因此,將工程監理制運用到煤礦安全監管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對于我國煤炭行業的管理,在總體上要實行“集中統一,專業權威,適應市場,宏觀監控”的模式。
鑒于我國安全監管現狀的不足之處,根據煤炭行業管理體制建立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國煤炭行業現行管理體系的實際情況,建議建立新的管理體系總體框架(1)成立獨立的煤礦監管單位。借鑒工程監理制,將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由獨立的監管單位來承擔,或者成立第三方的監管單位。獨立的監管單位必須由專業的人員組成,需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可以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選擇監管人員。(2)制定合理的監管法律法規。監管單位只對相關的法律法規負責,克服多頭管理的問題。(3)各單位只行使監督職能。其他各行政單位及社會各界組織機構只對煤礦以及監管單位行使監督職能,進一步加強監管單位的監管力度和煤礦的安全執行。
總之,煤礦綠色開采是我國煤礦發展的必然方向,是和諧礦區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有著以關鍵層理論為基礎的實施依據,框架體系內主要技術的發展將為我國煤炭開采中實現安全高效、經濟環保提供重要保障,達到煤炭行業“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 考 文 獻
[1] 錢鳴高.綠色開采的概念與技術體系[J].煤炭科技,2003(4):1-3.
[2] 錢鳴高,許家林,繆協興.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的研究與實踐[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4(1):1-4.
[3] 許家林,錢鳴高.巖層控制關鍵層理論的應用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