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李萍

【摘要】目的 研究小兒肺炎常見護理問題的護理要點及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91例小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兒分為A、B兩組組別,各有患兒45例和46例。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對A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對B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A、B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分別為82.22%和97.82%,B組顯著高于A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小兒肺炎患兒進行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護理要點;臨床效果
小兒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小兒呼吸道感染疾病,該疾病好發于春秋兩季,主要的臨床癥狀有高熱、咳嗽、呼吸不暢,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1]。在小兒肺炎的治療中,護理質量至關重要,臨床上需要針對相關護理問題進行改進,從而采用有效的護理手段來促進小兒的早日康復。以下本文將針對小兒肺炎常見護理問題的護理要點及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91例小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兒分為A、B兩組組別,各有患兒45例和46例。A組45例患兒中男女患兒各有25例和20例,患兒最大年齡4歲,最小年齡5個月,平均年齡(2.25±0.25)歲;B組46例患兒中男女患兒各有27例和19例,患兒最大年齡3歲,最小年齡6個月,平均年齡(1.95±0.45)歲。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中沒有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對A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用藥護理和家長健康教育等。
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對B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患兒構建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所以每天需要定時打掃房間,定時更換床單、被套等,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嚴格控制患兒病房內的溫度以及濕度,溫度以22-25℃為宜,濕度以35-50%為宜。2.心理護理:基于患兒的成長特點,其往往容易哭鬧,所以護理人員需要以溫和的語言與患兒進行溝通,或者通過動畫片以及音樂的方式來緩解患兒的不安情緒。3.病情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嚴密監視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一旦有任何不良情況都需要第一時間處理[2]。4.飲食護理:患兒在住院期間需要接受科學的飲食調理,每天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攝入要足量,同時需要避免脂肪以及鹽分的過量攝入,最后飲食需要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則。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患兒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同時病灶也有效吸收;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同時病灶也有所吸收;無效:患兒病情無變化甚至是出現加重。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當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2 A、B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A組患兒有8例治療無效,治療有效率為82.22%,B組患兒僅有1例治療無效,治療有效率為97.82%,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空氣質量不斷下降,我國小兒肺炎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小兒肺炎具有發病急促、病情發展迅速的特點,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小兒身體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所以對于小兒肺炎的治療需要及時且加以良好的護理[3]。小兒的身體機制尚未成熟,免疫力低下,非常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重視環境護理,其可以有效降低病菌對患兒的影響。同時小兒沒有完善的語言表達能力,其無法良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哭鬧,所以在護理過程中加以心理護理,通過溝通以及播放動畫等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其緩解情緒。最后,小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其良好的飲食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可以促進患兒的免疫力提高,促進康復。所以,通過環境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的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文顯示,B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7.82%,顯著高于A組患兒的82.22%,由此表明,綜合護理較之常規護理更能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小兒肺炎患兒進行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靚靜.分析小兒肺炎常見問題的護理要點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6):118+120.
[2]劉麗.分析小兒肺炎常見護理問題的護理要點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6):121.
[3]胡玉欣.分析小兒肺炎常見護理問題的護理要點及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6(22):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