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金良
觀看足球比賽,最賞心悅目的是假動作,最煞風景的是小動作。假動作,展現的是足球運動員或過人、或聲東擊西的精湛技巧,是足球技術的絕妙和獨到之處,是綠茵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梅西、C羅等足球名將出神人化的假動作,猶如芭蕾舞一樣漂亮,使人陶醉難忘。球迷對于精彩的假動作。除了掌聲還是掌聲,當令人擊掌叫絕的假動作一出現,喝彩之聲隨即鋪天蓋地而來。
小動作則不然,那些不光彩球員,往往利用身體接觸之機,或手拉一把,或絆上一腳,或肘擊一下,用防不勝防的“損招”“爛招”,去干擾、破壞對方完成動作,既影響比賽的公平性、連續性和觀賞性,有時還會給對方造成皮肉之苦,嚴重的還會使對方從此告別球場。盡管現在足球比賽有多名裁判現場執法,有先進的錄像回放系統作證,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還首次引入視頻助理裁判系統,即VAR,但仍有個別球員自作聰明、膽大妄為,管不住自己的任性或僥幸,頻頻施展小動作,成為足球賽場上的“殺手”。但小動作再隱蔽,也逃不過越來越完善的現場執法系統,他們或被黃牌警告,或被紅牌罰下,有的還因惡意傷人被停賽甚至終身禁賽。
小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鮮見,如考試作弊、乘車逃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可謂五花八門,無處不在,令人不堪其擾。對于一般人而言,搞小動作成癮,無異于自毀人品、自損形象、自棄信用,人們自然會避而遠之。而對于掌握公權力的官員來說,倘若也沾染上搞小動作的毛病,那就性質嚴重,問題大了。
比如,有的領導干部不如實申報個人事項,跟組織打埋伏、搞貓膩,企圖蒙混過關;有的為防止自己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被人察覺,就編了一套暗語,家里人、身邊人相互說話用暗語,搞得像《潛伏》一樣。又比如,對組織有關內部考慮和決定,有的通過隱喻、暗示等方式向相關人員通風報信,說沒有還就是有,要查吧還查不出來;組織決定提拔某個干部,只要說“過了”“行了”兩個字就夠了;組織決定審查某個人,只要說“注意一點”對方就心領神會了。再比如,投票的時候,個別人打招呼、拉票、助選,也不明著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最后踏雪無痕。還有說情風,有的領導干部對自己曾工作過的地方。有影響的地方,對那里遞一句話,也不直接說要提拔,就說某某還不錯啊、某某還可以啊,意思盡在不言中,但抓還抓不住。除上述外,還有檔案造假、政績摻水、形象包裝
《現代漢語詞典》對小動作作了如下界定:偷偷做的干擾別人或集體活動的動作,特指為某種個人目的在背地搞的不正當活動。對照小動作的現實表現,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為了個人私利,上不了臺面;二是在背地里進行,見不得陽光;三是不正當活動,既違情理也逾法紀,甚至違背公序良俗。歸結起來,就是沒組織、沒規矩、沒格局。為什么一提到小動作,人們常常把它與“小聰明”“小心眼”“小把戲”聯系在一起,就在于搞小動作的人格局太小,撥拉的都是自己的“小算盤”,打的全是個人的“小九九”。事實證明,一個單位或部門如果搞小動作成風,這個單位或部門必然烏煙瘴氣;一個人一旦沾染上搞小動作的陋習,就會小氣加邪氣。決不會有什么大出息。
尤其是為官者,如果嘴上喊著為人民服務,私底下只想謀一己之私,表面上光明正大、一本正經,背地里搞陰謀詭計,把紀律規矩當“稻草人”“橡皮筋”,搞小動作“成精”,讓“私德瑕疵”發展成“公德硬傷”,早晚會像足球比賽一樣,不是被黃牌警告,就是被紅牌罰下,最終“人設崩塌”、聲名掃地。梳理近年來那些落馬官員,當初哪個不是心高氣傲、自恃聰明?哪個不是覺得自己的小動作做得天衣無縫、瞞天過海,“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哪個又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最終栽在自己做的局、挖的坑里?
所以,當你遇到各種誘惑時,面臨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選擇時,特別是正為了個人利益而進行激烈思想斗爭時,當想一想習近平總書記“不耍任何小聰明,不搞任何小動作”的告誡,趕走僥幸,收住手腳,千萬別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