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勇
“老年人擠早晚高峰”“早高峰該不該禁用老年公交卡”的話題隔三差五就會登上熱搜。
日前,一條刷爆南京人朋友圈的“南京早高峰禁刷老年卡”的消息最終被證實為誤傳,可見公眾對老年人早高峰免費乘公交的負面印象之深。不過,北京市推行了兩年多的“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形成的數億條大數據顯示,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不僅未對年輕人通勤高峰產生壓力,反而有效補充了通勤低谷期的公交運力。(6月2日《北京青年報》)
或許,面向老年人的老年公交卡優惠政策剛剛實行時,一些老年人圖新鮮,會有事沒事出家體驗一下,從而在無形中增加公交車早晚高峰時的運行壓力。而且,即便老年人在一座城市久居,而限于退休前緊張的工作和生活,城市的某些地方尤其是某些景點或景觀,都無暇去領略過,那么有了免費的老年公交卡,乘公交不用花錢,好好滿足一下好奇心,也是應該理解的。
需指出的是,妖魔化老年人擠占公交車早晚高峰資源,根源就在于將老年人統統看成社會閑人,亦沒有認識到人人均有平等的乘車權利,骨子里認為年富力強的青年人、中年人在乘車權上高于老年人,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或事務才是有價值的。于是,看到個別老年人高峰時乘公交僅僅是為了在車上吹空調,要譴責;看到老年人早起去公園晨練、去早市買菜、去商場搶購便宜雞蛋乘公交,也同樣要譴責。把自己凌駕于老年人之上,絲毫沒認識到老年人也是社會獨立的一分子,與其他人擁有平等的乘車權利;沒意識老年人前半生為社會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退休后許多老人仍然承擔著家庭的眾多責任;沒意識到對老年人應當如同對孩童一樣,成年人該付出更多的關愛、包容和理解。
事實上,各級各地政府向老年人發放公交卡以方便老年人出行,就是一項非常利民利老的有效舉措,這極為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數。即便老年人出來乘公交就是為了蹭空調,那也是他的權利,現在城市環境建設得越來越漂亮,老年人一路欣賞城市風景,散散心,有何不可?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當下社會怎樣對待老年人群體,是對這社會文明程度、成熟程度的考驗。北京市利用大數據所統計出的結果,無疑是對妖魔化老年人侵占公交車早晚高峰資源的反撥。
未來,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尊重老年人權益及訴求,切實保障他們的幸福生活指數,愈發顯得重要和必要。但愿我們的政府和社會能夠從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環節或細節,將相關工作做好。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拿出起碼的道德溫情,以人性的寬容對待老年人吧。
童玲/圖